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觉哉是新中国民主宪政思想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继承毛泽东所提出来的新民主主义宪政观的同时,还在多方面对此理论进行了宪法法理化的延伸和发展。他从宪法法理的角度阐发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基础理论、阶级基础和基本原则,并对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历史使命和作用有所揭示。谢觉哉对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的延伸、细化,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宪政理论学说体系,而这也成为谢觉哉宪政思想的精华及重大贡献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政制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政制思想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制是指政治权力的所有和继受取得问题,体现了执掌权力者如何得到权力、是否对他人负责的权力渊源关系.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政制思想建立在反对王权政制、主张民权政制的逻辑基础之上;建立在反对虚假的民主政制、主张真实的民主政制的现实基础之上.毛泽东坚持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民权政制,坚持建立共和国的民权政制载体,阐明了民权政制的基本内涵,提出了民权政制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宪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留给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对今天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作一简要回顾和初步探讨.一辛亥革命后,毛泽东就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反对复辟帝制的主张,他认为君主国是"天下之恶魔",要求制定民主宪法,甚至要求制定省宪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较为全面地探究了毛泽东同志宪政思想的萌芽与形成,通过回顾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宪政思想和实践,认为“人民立宪”是其宪政思想发展演变之主线。其主旨在于,一是建立一个由人民代表组成的立法机关,二是制定出反映人民意志的民主宪法。它如同标志宪法生命的“人民主权”原则一样,是中国宪政史上永具活力的一份宝贵遗产,结合中国实际地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宪政实践和理论,对当今中国宪政建设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提出,“宪政就是民主的政治”,它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革命和建设的始终。毛泽东在此基础上描绘了关于宪政建设的图景:民主是宪政的灵魂、宪法作为根本大法是宪政的法律表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是宪政制度的基本政治组织形式、政府是宪政建设的关键所在等。在这些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开拓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之路。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8年底到1947年初,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住在延安杨家岭。那时的延安没有电灯,夜晚靠蜡烛取光,毛泽东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奋笔疾书,描绘着新中国的光明前景和美好蓝图。这段时间,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总结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  相似文献   

7.
孙光妍 《法学研究》2006,28(5):150-159
1946年《哈尔滨市施政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为建立国家政权积累经验,在中心大城市实行民主政治、建设管理政权的初次尝试,是对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最早实践。该纲领中提出的“建立民主的、法治的社会秩序”及“建设和平、民主、独立、繁荣的新哈尔滨”的构想,对其后相继建立的各解放区的宪政立法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产生了直接影响,是新中国宪政立法的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邓小平同志的民主法制思想基础之上 ,深刻提出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战略。其中 ,民主宪政思想是其依法治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四个方面对这一思想作了探讨 ,并认为正是民主、宪政、法治三者的有机统一折射出第三代领导集体宪政思想的耀眼光辉。  相似文献   

9.
<正> 毛泽东的法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研究毛泽东的法律思想,重温他有关立法问题的论述,是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法学的需要。毋庸讳言,毛泽东晚年在民主和法制问题上犯过错误,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使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偏离了民主和法制的轨道。这是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理论家的一生憾事。但是,历史事实又告诉我们,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史上写下过光辉的篇章,他在领导我国革命法制建设方面,提出过许多正确的主张,作出过伟大的贡献,特别是他在立法问题方面的论述和实践,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对于我国今天的法制建设事业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仍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宪法的根本任务,就在于确认和保障民主.毛泽东同志说过:"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了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当然,民主有资产阶级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之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根本不同于资产阶级民主.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的,是确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现行的1978年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关于劳动改造罪犯的理论,是对新民主主义时期和建国以来改造罪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概括,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成功地指导了对日本战犯、伪满战犯、国民党战犯、普通历史反革命和刑事罪犯的改造工作,也是今天改进各种罪犯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民主宪政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深刻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民主宪政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宪政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方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邓小平的民主宪政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与走向:20世纪中国宪政道路的回眸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宪政?借用毛泽东的话就是“民主的政治”。进入20世纪以来,民主共和的理想之火在先驱者手中一次次被点燃,但又一次次破灭。站在新世纪的门槛,20世纪的宪政历程值得梳理。未来宪政的走向更需要前瞻。一、宪法的懵懂期:从两种思想路径说起 19世纪末年政治维新的失败把一个沉甸甸的话题留给了20世纪。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改良派与革命派之间的那场关于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两种道路的论争拉开了宪政的序幕。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一次典型意义上的宪政启蒙运动。血的教训并没有使先驱者放弃他们所着眼的改良道路。流亡…  相似文献   

14.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的宪法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和阐明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我们党依据这个理论,领导各根据地人民进行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保障了人民民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法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法律思想,对于我们全面地系统地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对于我们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对于我们在新的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之际,重温他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光辉理论,对于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的宪政思想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思想和主张的集中体现,基本内容包括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自由、平等、博爱”的平等观与自由观,“五权宪法”与权能分治,以及“革命程序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他的宪政主张的核心内容。“自由、平等、博爱”是孙中山的一贯主张,也是孙中山民主宪政思想的基本内容。“五权宪法”与权能分治是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在宪政主张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孙中山宪法思想的具体体现。孙中山关于“革命程序”的设计,是力图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探寻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孙中山的宪政思想是近代中国民主主义和民权主义思想的结晶,在中国宪政史上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8.
罗斯特的宪政独裁理论是为了解决现代民主宪政国家所具有的如何在维护宪政和民主原则的同时,又能成功应对危机这一可怕的悖论。他提出合宪的政府也可以是独裁的政府的理论,是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解决危机的传统理论的反动,也与法西斯的独裁理论迥然不同。他的理论是对罗马共和时代以及世界上四个主要民主宪政国家———美、英、法、德应对危机的制度经验的总结,具有深刻的历史基础。为防止独裁权力滥用问题,他设计了宪政独裁的11项标准。罗斯特的理论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危机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紧急权力法制化也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关于民主和法制的理论是对马列主义国家学说的坚持、丰富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本文对于毛泽东思想关于民主和法制的科学理论观点和理论原则,作了概括性的论述.学习毛泽东思想关于民主和法制的理论,对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推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以及推进我国法学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党风建设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同志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重要内容。今天,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之际,正当全党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积极开展伟大的整党工作的时候,重新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党风建设的思想,对于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