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四川知青上山下乡,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结束于80年代初,前后持续了27年时间,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建立后,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实践基本同步。本刊分上、中、下三篇记述这一重大事件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梗概。最初的四川知青上山下乡经历了一个由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奔赴山区、边疆,到组织城镇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再到有计划地在国营农林渔场安置城  相似文献   

2.
正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给四川经济社会罩上了一层阴影,也为四川知青上山下乡带来了新的背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迅速掀起在"文革"初期,四川知青上山下乡受到很大冲击,甚至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氛围中要"推倒重来"。但是,从上到下都坚持知青上山下乡的方向。可以说,知青上山下乡政策  相似文献   

3.
正2008年2月,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知青心中的周恩来》一书。该书由北京早年下乡插队的知青侯隽组织撰写。曾经担任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秘书赵炜、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主任廖心文和原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领导小组的负责人顾洪章等人担任此书的顾问。该书通过对知青历史的回顾、知青亲身经历的回忆和知青的切身感受,比较全面地、客观地展现了整个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过程。当然,通过此书,众多的读者更可以看到当年  相似文献   

4.
万强  林蓉 《党史文苑》2004,(11):34-37
在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曾经多次组织大批的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安家落户,其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实属罕见。也正因为如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共和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从运动的发起到结束的十几年来,邓小平的政治生涯虽几经伏起,但他时刻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一牵动中国百万知青命运的重大运动,也正是由于邓小平举措得力,才使这一运动带来的社会问题最终得以顺利解决。邓小平提出插队为安置知青的主要方向从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起,共和国政府在积极振兴国民经济的同时,努力普及教育,短时间内就取得了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5.
上山下乡的启动湖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叶。其历史背景有三:一是当时有一部分城市中小学毕业生既不能升学,也不能就业。二是由于农业合作社的高速发展,需要一大批财务会计、记工员、扫盲辅导员等。这一大批人到哪里去找呢?毛泽东说,可以动员大批的中小学毕业生去做这个工作。他还说:“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三是实施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需要。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写道…  相似文献   

6.
醒了,沉睡已久的巴蜀古镇。2008年,安仁、上里、平乐、李庄等上千个四川特色古镇都将统一在"天府古镇"的品牌下正式亮剑。天府古镇,清末4000多个,居全国第一,现存且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仍有1400多个,居全国第一!这些散落在全省各地的"珍珠",不仅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7.
王凡 《党史博览》2018,(5):23-27
正中央办公厅"五七"学校最初由13个连队构成在北京,中共中央办公厅"五七"学校人员的挑选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创建初共组成了12个连队。曹全夫在1968年12月下旬回到北京之后,中央办公厅"五七"学校各连队的构架已经基本形成。一、二、三连,是由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学习班的人员组成的。中共中央办  相似文献   

8.
知青问题引起了复出中国政坛 不久的邓小平的高度关注 知青问题几乎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由于其时间跨度大,涉及人数多,一直是个悬而来决的老大难问题。1976年2月,继李庆霖事件后毛泽东再次在一份反映知青问题的信上批示:“知青问题,宜专题研究,先作准备,然后开一次会,给予解决。”可是,直到他老人家逝世,也未“解决”。1978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谈到知青上山下乡问题时说:“社会上议论很多,四不满意是我讲的。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国家也不满意。”国务院直接分管知青工作的副总理陈永贵说:“知青工作很复杂,我们几个副总理一提起这事就头疼。”  相似文献   

9.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始于 5 0年代中期的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导致了新中国历史上两次大规模的人口倒流 ,这可以说是个“倒城市化”过程 ,它使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到 70年代末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很低 ,但与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当然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又有一些重要的、特殊的因素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 ,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 ,正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为今后城市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1929年1月初,黄慕兰以大学生的打扮,口袋里装有江西省委用药水写给周恩来的密函,经九江乘船到上海。她先在李维汉家中暂住,等待周恩来的接见。过了一段时间,慕兰由向导领着,来到闹市中的云南路天蟾舞台隔壁“生黎医院”楼上,进入一间门口挂着“福兴字庄”的房里。这是几个月前,周恩来  相似文献   

11.
正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几乎贯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前30年历史的全过程,已成为党史、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全国累计约有1791.98万城镇初、高中和大学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到广大农村,国营农、林、牧、渔场和边疆生产建设兵团参加生产劳动。1978年12月,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纪要》中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在一定历史  相似文献   

12.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毛泽东农民观指导下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西方学者中流行着一种认为毛泽东是民粹主义者的观点,将俄国民粹主义的农民观与毛泽东的农民观等同起来,知青运动似乎也就成为毛泽东民粹派思想“潜流”的产物。其实,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本质上是为了缓解城市压力,将青年就业出路导向农村。不过,这只是一场不成功的社会实验。 民粹主义是一种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认为发展农村“村社”就可以过渡到社会主义。中国的知青运动前后共有2000万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当农民,与民粹主义的“到民间去”  相似文献   

13.
正勤俭办外交的带头人新中国成立初期,某些留用的前外交人员介绍经验说,外交人员在不同场合要穿不同的礼服,还介绍了一些繁文缛节,使一些刚走上外交战线的老同志感到晕头转向,无所适从。周恩来针对这种情况提出,讲究必要的外交礼节,同时要注意勤俭节约;我们国家初创,以朴素为传统,不要过分讲究,要反对资产阶级的铺张浪费。在1952年召开的第一次使节会议上,周恩来针对当  相似文献   

14.
<正>东欧四国党代会上的反华闹剧1962年11月至1963年1月,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国的共产党,相继召开代表大会。伍修权率中共代表团与会。1963年初夏,伍修权向我们北京外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同学们,介绍了会上与赫鲁晓夫等苏共大员斗争的情景,记得他用"无理取闹,骇人听闻"八个字,来形容会场的恶劣气氛。在前两次党代会上,气氛相对好一些,与会的苏共领导人及一些  相似文献   

15.
志文 《党史文汇》2007,(9):16-23
四、辗转晋西南 1938年春,日军发动晋南和临汾战役,晋南形势危急。2月26日,刘少奇、杨尚昆率北方局和山西省委(对外称八路军总政治部后梯队)撤离临汾帽儿刘村,经蒲县、大宁、吉县向永和方向转移。途中,中央来电要刘少奇回延安,杨尚昆率北方局机关随八路军一一五师陈光旅(即三四三旅)辗转到石楼县义牒镇的圪堵坪村,直接指导吕梁山区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陪同毛泽东观看供销合作社展览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程子华就被调到全国合作联合总社去工作了。当时,无论是城市的消费社,还是农村的供销社,都有一个按什么原则和以什么形式组织的问题。程子华到任后,提出了农村以集镇为中心的建社原则。但是,当时对此认识很不一致。高岗和东北的一些干部极力坚持以村为单位建社。其他地区也有不同认识。城市中,许多地方的工会干部主张按行业或厂矿为单位建社,合作社的干部主张以居民区建社为主。几种意见,争论不休。怎么办?程子华到华东、华中地区,做了20多天调查,心中有了底。1951年4月中…  相似文献   

17.
正"老有所养",中国人长久的期盼是否还遥不可及呢?在经济社会剧烈转型的今天,周遭的一切飞速变化,人口结构也随之悄然变化,养老矛盾日益突出,"老有所养"将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承接上期内容,这期我们仍然以西充为例,剖析变革中的农村养老。关键词:购买新政的颁布——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近年,一系列围绕养老的政政策策出出台,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政政府府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要徐向前去当抗大校长西安事变后,在与国民党谈判中,毛泽东多次令周恩来向南京政府提出,红军要改编为四个师,准备任命贺龙、刘伯承、林彪、徐向前分别为四个师的师长。由于蒋介石限制共产党的军力,最后只允许红军改编成三个师。于是,徐向前被任命为一二九师副师长。  相似文献   

19.
在“文革”中,诞生了许多知青歌曲,其中《南京知青之歌》无疑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首。《南京知青之歌》的作者任毅同他的歌一样,也有一段曲折的经历。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中,一批原中央和省属骨干企业下放重庆,一段时间重庆笑声不断。但这批企业同原重庆地方企业一样,都带着旧体制造成的伤痛,生产潜能受到压抑。因此,笑声过后,重庆市委在中央直接支持和指导下,用改革的思路和改革的方法,率领这支新的企业军团进行了一场走向市场的大规模战略转移,最终成就了重庆现代工业体系的形成。 本文资料翔实,情节生动,各级领导干部为了完善重庆城市功能,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而殚精竭虑、奋发努力的风貌,栩栩如生,读来亲切感人。从文中展示的当年这场战咯转移中,还能看到眼下一些重庆支柱产业的酝酿和萌芽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