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秘书     
《当代贵州》2011,(26):10
贵州看点[新动向]"十二五"将建农村敬老院750所"十二五"期间,贵州将进一步加大农村敬老院建设步伐,提高农村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新建或改造扩建农村敬老院750所。在全省农村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网络,初步满足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供养需求,并逐步开  相似文献   

2.
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是一项重大社会事业,盐津县五保老人大规模集中供养事业开始于2006年,历经十年的发展,探索出敬老院的创新管理"九化模式",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事业日趋完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借鉴意义。跟随发展态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工作应在精神供养上下足功夫,凝聚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尊老敬老、扶残助孤的合力,惠及更多的五保人员。  相似文献   

3.
贵州看点     
《当代贵州》2011,(26):10-10
[新动向] "十二五"将建农村敬老院750所 "十二五"期间,贵州将进一步加大农村敬老院建设步伐,提高农村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新建或改造扩建农村敬老院750所。在全省农村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网络,初步满足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供养需求,  相似文献   

4.
"我老伴早逝,姑娘嫁到惠水,我一个鳏寡老人只有帮人放牛度日,政府把我接到敬老院来,日子过得很舒坦。"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沟亭乡布依族五保老人王朝光感慨万分。 日前,在罗甸县栗木中心敬老院,集中供养的85位五保老人和63个孤儿讲述了自己坎坷人生和政府牵手后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5.
在别人看来,郏县渣园乡敬老院院长孙枝荣退休后,该享受天伦之乐了。可她卸任不卸担,仍不辞辛苦、精心地伺候着五保老人。24年来,她先后服侍过50多位老人,为30多位五保老人养老送终。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快速流入城镇,农村的空巢化、空心化日益严重,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加凸显。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我国国情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政策。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留守老人面临许多养老困境,诸如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不协调;生存条件简陋、家庭生产难以兼顾;经济保障不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选择单一,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等。乡村振兴对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乡村治理和农村养老服务内生力的发展、塑造新型城乡老龄社会关系等方面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通过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统筹兼顾、创新发展;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和农村养老服务业、智慧养老;加快农村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等策略可以有效化解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和矛盾,提升农村留守老人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五保老人生活在社会最低层,是最弱势、最卑微、最可怜的阶层。要使他们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活有尊严,既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职责。近年来,临武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倡导尊老敬老养老风气,把加强敬老院建设和管理作为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8.
正现如今在城里,"小饭桌"已屡见不鲜,它们多开设在学校周围,帮助那些忙于工作的父母接送孩子上下学,并提供午餐、休息、课外辅导等服务,按月收取一定的费用。而在农村,为解决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五保老人吃饭难、无人照顾的问题,也悄然兴起了"老饭桌"。2014年初,泾源县积极推行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模式,在35个村子率先办起了"老饭桌"。"老饭桌"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村级主办、互助  相似文献   

9.
正自打与同村"五保"老人宋志"结对子"后,磁县东光禄村党支部书记常春就经常去探望并送去生活用品。去年冬天,宋志老人家中不慎起火,常春正好前去探望,及时从火场中救出老人,并将其送到县医院进行救治,自己又掏出1000元现金安慰老人。随后,安排老人到县敬老院进行了妥善安置。常春帮扶宋志只是磁县党组织开展关怀帮扶活  相似文献   

10.
正为加快全省养老服务业发展,辽宁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政策规定,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产业,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养老服务领域全部向民间资本开放,同时鼓励境外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政策明确,公办养老机构担负政府保基本的责任,重点为城乡"三无"人员、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供养、护理服务;各市要设立城市"三无"人员供养专项资金,"三无"人员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政策还规定,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养老服务项目委托社会组织实  相似文献   

11.
何佳 《党的建设》2011,(6):53-53
“三月里来三月三,五保老人住新院,吃喝穿戴政府管,我们个个笑开颜。”70岁的孤寡老人罗世格用快板的形式表达着自己喜悦的心声。提及两种生活的差别,老人心酸地说:“我无儿无女,过去的生活无依无靠,感觉也没什么活头了。自从2007年政府把我接到敬老院以来,吃住都有了保证,免费为我看病就医,还按月发给我生活费,没想到现在还享起福来了!”  相似文献   

12.
正为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向"五四"青年节献礼,同时践行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辽宁省彩票发行中心开展了敬老慰问活动。5月5日下午,辽宁省彩票发行中心领导带领青年员工一同来到沈阳市于洪区中心敬老院,慰问生活在这里的五保老人,并给老人们带来省福彩中心捐助的10套精美茶具,用于丰富老人们的晚年业余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3.
正为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向"五四"青年节献礼,同时践行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辽宁省彩票发行中心开展了敬老慰问活动。5月5日下午,辽宁省彩票发行中心领导带领青年员工一同来到沈阳市于洪区中心敬老院,慰问生活在这里的五保老人,并给老人们带来省福彩中心捐助的10套精美茶具,用于丰富老人们的晚年业余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4.
虽然泉州市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存在许多有利条件,但在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包括:农村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养老压力逐年增大;农村医疗设施落后,老人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依然存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人照料护理问题尤为突出;等等。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可采取以下措施:巩固和发展以家庭养老模式为基础的农村养老;因地制宜加大投入,逐步提高农村老人的经济保障水平;建立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料制度;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老年协会,使之成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沈聪 《前线》2010,(8):8-8
<正>1986年,和平里敬老院成立。在街道居民科负责社会救助工作的于艳挑起了敬老院院长的担子,负责照料老人们的生活。那年她30岁,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0多年。当时,于艳就给自己立下了准则:"把小事当大事做,以寸草报春晖的真诚、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对待社救户、对待孤寡老人,为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6.
敬老院是村社集中供养模式的组织载体。在乡村社会场域中,敬老院的建立和运行离不开村集体的组织动员。村集体不仅是资源整合和社会动员的重要主体,而且通过养老服务外包构建了风险共担、分流治理和监督制衡的治理结构,维系了敬老院的日常秩序。因此,村集体是统合地方政府、乡贤群体、农民家庭和养老服务公司等不同主体的核心,由此形成"多元一体"的村社养老秩序。面对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困境,通过发掘基层组织的组织动员能力,立足村庄社会构建低成本、高福利的村社养老模式,是回应当前老龄化形势下农村养老服务需求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汪超  姚德超 《求实》2016,(9):88-96
传统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老人养老保障模式的合理选择,但老人留守农村却是传统家庭养老的瓶颈所在,其问题的症结点在于流动社会中的离散性家庭结构裂解了传统代际支持模式,抑制了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既然农村老人留守与养老问题源自于农村家庭离散式流动,回归家庭应是该问题解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鉴于此,应依循"多赢"思路,将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置于以人为本的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统筹规划,在统筹兼顾与合理预期的基础之上构建起"支持家庭"的融合统一体,有效化解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18.
纪春艳 《理论学刊》2020,(5):140-148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和城乡养老保障间差异的存在,农村养老压力巨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以及农村空心化发展趋势,农村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农村"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倡导农村社区老人之间以劳动成果代际接力的方式开展互助养老服务,在满足老人多样化需求、开发老人人力资本、构建和谐社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等方面综合效应明显。农村发展"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为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提供可行性选择。但"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在农村发展面临着社会认知度不高、制度化和规范化不足、组织和管理不完善、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以及队伍稳定性不高等困境,亟需政府、社会组织、家庭、个人等多方共同努力予以应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医养结合工作的重点是要以居家为基础,将居家老人的医养结合服务抓紧抓好。"儿子、媳妇工作都忙,白天我一个人在家,孩子们不放心,就把我送到了云岩区老年护理院。这里很热闹,还有护理人员24小时贴心照顾。"88岁老人曾维杨说。作为贵州省首家取得老年护理院资质的养老机构,云岩区老年护理院是依托云岩区中心敬老院,与贵阳职业护理学院联合打造的综合养老机构。护理院已建成集专业养老护理、慢病管理、疾病康复、心理慰藉、临终关怀等于一体的多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08,(23):57-57
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贺兰县中心敬老院院长王彦福同志五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真情关心、照料了100余位五保老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昭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