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乱需用重典,要坚持严字当头,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高压态势。2012年2月8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食品安全是关乎人人的重大基本民生问题,依法重典治乱绝不手软,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13年1月2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相似文献   

2.
王少峰 《前线》2017,(8):92-94
<正>生活性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产业,也是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生活的民生产业,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关乎稳增长、扩内需、促就业、惠民生大局。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有效手段,也是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功能定位、做好首都"四个服务"应有之义。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出发点,以提高群众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如何让人民群众点赞,是每一个执政党面临的课题,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根本问题。一个"历史性之问",关乎我们党和国家、民族的未来。"这些年,我们的发展成就显著,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不是党的凝聚力、群众的向心力就同步提高了?"这是一个历史性之问。回答的结论鲜明地写在党的代表大  相似文献   

4.
群众不是挂在嘴上,而是装在心里头,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四风"方面存在哪些具体突出问题?为民务实清廉方面有哪些做得不够?群众心里最清楚。领导干部"四风"问题解决得如何,有没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衣冠"到底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稳定发展,还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监管机制不健全、行业协会作用发挥不充分、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等。为此,全社会成员要共同参与、广泛监督,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互相协作,通过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作用、提升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等途径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以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闫莉  蒋锦洪 《求实》2012,(10):50-53
民生问题是关乎人民群众生活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在影响当代中国社会民生问题的诸多因素中,最直接、最关键的原因是制度问题,我们的具体制度和体制以及在制度建设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民生问题的产生。因此,从制度维度去探究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路径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林方 《湘潮》2013,(2):54-55
食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作为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必需品,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品污染严重、食品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现存问题及其治理的研究对减少食品安全隐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民群众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是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60年的基本经验.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十分特殊、十分关键的历史阶段,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的根本性、决定性意义和要求更加突出.在当前形势下,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关键的是要高度关注民生,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就是要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真正解决好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执掌政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理论观点。周恩来同志继承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观点,同时结合对生活实践的深刻体验形成了他的群众观思想: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关注人民群众,心系百姓生活。周恩来的群众观思想,有利于克服党内"四风"现象,重树党内廉政之风,从而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为人民负责的宗旨意识,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
岳振 《当代贵州》2013,(19):28-29
贵州省"我用良心做食品"活动近日在全省深入展开。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与省文明办下发通知要求,要通过不懈努力,使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的较大幅度提高。食品安全无小事,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需要强调的是,在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实践中,法治手段与诚信教育必须协调使用。治理食品生产销售乱象与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并进行大力度的道德宣传与文明  相似文献   

11.
正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更是生活之本。饮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是人民群众小康生活的基本需求。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指标之一,农村饮水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工程点多、面广、线长,是脱贫攻坚"3+1"保障中最复杂、最难啃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12.
蔡溪 《新湘评论》2014,(23):50-5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今年以来,株洲市以扎实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使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13.
<正>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如何使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切实得到遵守,关键在于执法机关严格执法,加强公众和社会舆论对执法部门的有效监督,从而让执法人员同时具有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压力去严格执法。食品安全已经导致人民群众强烈不安,并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从三鹿奶粉、大头娃娃到"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等事件频发,人们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4.
加强食品管理,保证食品安全,是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职责。为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北京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下大力气研究并实施一套长效的治本之策。 一、北京食品安全的基本状况 北京是特大消费型城市,常住人口近1400万,流动人员超过300万。每日上市猪肉110万公斤,牛羊肉77万公斤,蔬菜1600万公斤,米面300万公斤,鸡蛋250万公斤,食用油50万公斤,供应量的一半以上来自外埠。近年来,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市在推行食品安全生产体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做好新时代的首都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落实首都城市总体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需,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表里兼顾、内外  相似文献   

16.
孟红 《广东党史》2015,(1):17-22
<正>"民以食为天。"而其中最基本的水,更是人们须臾离不开的生命之源。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火纷飞、血雨腥风和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领导广大军民为建立新中国和为人民谋幸福而运筹帷幄、浴血奋战的同时,时刻不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切关心群众冷暖疾苦,积极热心替广大群众排忧解难。这一点,仅从他们所到之处始终关心并热心  相似文献   

17.
如何让人民群众点赞,是每一个执政党面临的课题,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根本问题。 一个"历史性之问",关乎我们党和国家、民族的未来。"这些年,我们的发展成就显著,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不是党的凝聚力、群众的向心力就同步提高了?"这是一个历史性之问。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7,(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的战略目标,全区上下坚持共享发展,紧紧围绕"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战略,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就业、收入、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入手,攻坚克难,着力加大惠民政策力度,着力增加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活水平实现了新提高,各族人民有了更多获得感。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就业和创业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关系着全区人民  相似文献   

19.
杨刚 《当代贵州》2020,(15):16-17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办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等民生实事,多年来贵州一以贯之。"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大,越要履行好政府保基本职责,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这是贵州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21,(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保障关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蓝图,确定了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多层次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新目标。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回应民众诉求,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对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