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平顺县北社乡党委、政府干部转变作风,印制了“问政于民”公开信和征求意见、建议卡 4000余份,由乡党委、政府所有干部和村主干携带公开信进村庄、访农户、坐炕头、话发展,向全乡农户及有关经济实体征求意见。   “问政于民”活动征求的意见和建议有五条: 1.你对自己上项目、办实体发展经济有什么好的想法和打算,目前有什么困难,需要政府帮助解决什么问题。 2.你在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项目方面有什么可利用的关系和条件,需要政府给予怎样的协助。 3.你对全乡以及各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四月的彭阳,杨柳吐绿,桃杏烂漫,一派春意盎然。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扎实推进,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保证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为此,彭阳县坚持调查研究、信访接待、现场办公、政策宣传"四下基层",边查边改,注重实践,推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转作风、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调查研究下基层。把问政于民、问  相似文献   

3.
杜梅萍 《前线》2013,(10):75-77
目前,房山区河北镇正在打造“国际山地休闲示范区——中国美丽谷”,建设“传统产业转型示范镇”,城市化建设已经破冰、棚户区改造项目已经启动。然而转型必然带来阵痛与利益冲突,如何在转型发展中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记者通过实地采访得知,房山区河北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积极开展“三问三送”活动,带来作风转变,  相似文献   

4.
许建国 《学习月刊》2013,(10):83-84
自2012年初湖北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全省深入开展"抓作风、抓环境、抓落实,促跨越"活动以来,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切实转作风、优环境、抓落实,成效十分显著,对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三抓一促"活动切合湖北实际,找准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拥护和踊跃参与。一、地税部门是践行"三抓一促"的中坚力量作为政府重要经济职能部门,地  相似文献   

5.
郭平 《实践》2013,(5):14
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指出:"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它深刻地告诫我们,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事业的胜利之本。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们不仅来自人民,而且要植根人民。时刻牢记"自己也是百姓",这是组工干部应有的心态。我们一定要始终把作风养成当作终生的课题和追求,锤炼党性、修炼人品。做工作办事  相似文献   

6.
沈沉 《前线》2013,(9):69-70,73
每年政府都会投入许多资金为民办实事,但现实中人们常常看到:政府投入不少人力、物力、财力为群众办实事,有时群众还不满意,甚至存在“不买账”等现象。问题出在哪儿?应该如何改进?北京市朝阳区委、区政府从转变作风和改进方法上人手,在居民百姓中广泛开展“党政群共商共治工程”,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办实事儿之前先听百姓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文波  ;杨友  ;杨洪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14,(19):I0001-I0001
正"现在真好,每天都有县、乡的领导干部来村里做调查工作或帮助解难题、办实事,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与以往相比大不相同。"沿河自治县官舟镇木梓岭村村民杨承文感慨地说。这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今年以来积极创新探索民生党建工作体系,采取"四个一线"工作法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纵深开展的生动写照。"为使各级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将工作重心下移,深入田间地头,为民纾困解难,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我们坚持不断探索和完善党员干部常态化联系和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以‘四个一线'工作法为抓手和载体,努力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抓到实处、落到实处,让群众认可、让群众满意。"沿河自治县  相似文献   

8.
《实践》2021,(6)
正呼伦贝尔市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学党史与悟思想融会贯通、办实事与开新局同向发力,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提高能力、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号召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当好群众"贴心人",积极开展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三问"活动、"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相似文献   

9.
2011年,贵州开展"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三个建设年"活动,规范权力运行,以作风建设保障发展,以环境建设促进发展,以项目建设带动发展,一场针对各级领导干部和省直机关的作风建设"攻坚战"在贵州打响。作风建设是保障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干部作风正、精神面貌好,无地域优势也能"借船出海",资源再匮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有位朋友因有事求助"市长热线"予以解决。下午2时许,拨打"市长热线",先是"盲音"打不进,反复拨打后,响了几声自行挂断。原以为接听人在"午休",于是耐心等待到3点多,再次重复拨打时,得到的回答是"你去拨打信访局的电话"。据了解,前一阶段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窗口作风整治时,市长热线也曾"热"了一阵子,而活动过后有些政府部门的"热线"变成了"冷门",不是"肠梗阻",就是处于"休眠状态",要么就是相互推诿"踢足球",或者接听者被动接听没有好态度。"市长热线"也好,"政府热线"也罢,原本都是政府与民沟通、了解民情、疏导民意的"传话筒",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开展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活动为抓手,以此树立起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品牌",动员全市上下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让人民群众更多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2.
于昕 《先锋队》2013,(27):10
不久前,山西省纪委、监察厅下发《山西省专项治理"吃喝不正之风"工作案》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和政府对本地本部门本单位专项治理吃喝不正之风工作全面负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立足于解决问题、改进作风,认真抓好明查暗访、重点抽查、案件查办等工作,各有关成员单位要切实发挥好职能作用,形成合力。同时要求各市、省直各单位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开展专项治理。专项治理"吃喝不正之风"是山西省委常委会作出的重大决定,是全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是着力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具体行动,是巩固和扩大全省连续三年纪律作风整顿成果的有力举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14,(1):33
良好作风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当前,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锲而不舍除"四风",持之以恒改作风,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提振改革的"精气神"。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是创造历史的  相似文献   

14.
任泽民 《求是》2014,(6):31-3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接地气"很重要。可以说,改进作风的关键就是坚持好群众观点、贯彻好群众路线,也就是解决好"接地气"问题,让改进作风的过程成为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的过程。党员干部身上有哪些作风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改进作风首先要在查找问题上"接地气",开门纳谏,请党员和群众来"会诊",力争把问题找准、根源剖透。要下大力气找准"四风"问题。改进作风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作风问题积弊已深,有些深层  相似文献   

15.
在2007年度农村主题教育活动中,临泉县张营乡组织百名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家门开展“问政于民”活动,构建和谐新家园。群众热情地称赞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是熟人,解决困难是恩人,结对变成一家人”。  相似文献   

16.
年末岁首,冬春交接,中央领导和一些省市领导,走进灾区,走进老区,走进湖区,走进城乡结合部,走进群众中去,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对此,人们形象地称为"用脚决策"。  相似文献   

17.
湍水石 《前线》2014,(4):116-116
当下,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作风”二字在各种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现代汉语词典》上对“作风”一词的解释是:一个人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也就是说,干部的作风反映在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8.
<正>"软钉子"是"为官不为"的现实表现。对付"软钉子",仍然需要继承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对照"三严三实"认真整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之后,如何让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常驻?这段时间,人民日报评论版《大家谈》栏目根据读者反映,推出《狠拔作风建设"软钉子"》的系列讨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  相似文献   

19.
正作风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考察时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总书记为作风建设把脉,指出从"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级政府、部门近年来纷纷开设门户网站,建立政务论坛、留言板、领导信箱等互动栏目,通过网络实时交流捕捉民声、了解民意、沟通民情。可以说,"键对键"的网络交流已经成为民意直通车。比如,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网同网友在线交流,温家宝总理走进新华网问政于民,回应人民关切的问题等等。“键对键”的网络交流不仅顺应时代要求,而且拓宽了政府与群众间信息交流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