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家风建设不仅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存亡,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修课,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的必然要求。新时期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教训,全面继承传统优秀家规家训,大力弘扬革命前辈良好家风,开拓创新时代家风建设内涵,不断完善党内家风建设法律法规,以家风建设促进党风建设和政风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党内纪律的形式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作出明确要求。良好的家规有利于孕育良好的家风,对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进而  相似文献   

3.
<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领导干部要正人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亲。家规家风,是民族素质的折射,是社会风气的基础,是政治清廉的条件,是人生成功的保障。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4.
正在金堂县五凤溪杨柳沟边,青山环绕的五凤古镇中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宅,这是被誉为"东方黑格尔之父"的贺麟先生的故居。在今年的四川省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中,贺氏家族"耕读传家"的家规受到大众评选和专家评审的一致认可,荣获十佳"天府好家规"之首。近年来,金堂县把家风家训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抓手之一,引导干部群众树立好家规、培育好家风,以良好家风家  相似文献   

5.
家风连着党风,好的家风可以促进党风的好转。好的家风要靠严格的"家规"来形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被处罚,往往是从家庭变质开始的。本文简要地叙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和陈云等共和国领袖的"家规",希望对当今的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能够有所启示。顺便说一句,这里所说的家规,不仅仅是对自己子女的要求,还包括对亲属、身边工作人员的要求。毛泽东:不搞特殊  相似文献   

6.
<正>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扬优良传统是每个公民、每个家庭的义务和责任。培育优良的家教、家风是传承文化的基础,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立好家规、树好家风、传好家训,做品行端正、讲规守矩、廉政勤政的"继承者""守护者""传播者"。家训家规连着道德品行。山东琅琊王氏的  相似文献   

7.
资讯快递     
正A宜宾市:以"五个"活动助推家风建设为助推家风建设,宜宾市纪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妇联等部门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发放一份倡议书。向全市党员干部家庭发放份"树清廉家风·做最美家庭"倡议书。评选一批好家规。在全市范围内评选产生一批展示廉洁齐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等充满正能量的"戎州好家规"。讲好一个家风故事。发挥好"幸福使者·母亲课堂"作用,以"孝爱亲和廉"为主题进行宣讲。开展一次主题家庭日活动。通过召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7,(4)
<正>"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修好"家风建设"这一堂必修课尤为重要、尤为迫切,对于领导干部个人和党的事业发展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发挥好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按照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同志的指示要求,2015年12月18日,全省召开总结推广"阳光问廉"工作现场会。会上,记者专访了省纪委副书记郑东风同志。记者:巴中市"阳光问廉"全媒体直播节目,在哪些方面作出了比较好的实践和探索?郑东风:一是找准了落实主体责任的新抓手。巴中市委把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论述既亲切温暖又发人深省。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仅要认识到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要率先垂范做好家教家风建设,始终把"三严三实"作为家庭建设的行为准则。着力把严的家规立起来,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家训家规被视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古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产生了无数的名门望族,也孕育了无比厚重且各具特色的家风家训家规文化。这些家风家训家规,是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也是历代江西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全面梳理江西家风家训家规文化的特点,挖掘其背后蕴含的社会价值,然后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换,让古老的家风家训能够从历史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2.
家风是什么     
正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称门风。在我国,许多家庭都有立家规家训的传统,许多法律管不了和别人不便管的事,用家规就迎刃而解。好家规带出好家风,好家风培育出好儿女,这种好家风带入社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延续家兴业旺,普泽后世;实现和谐、文明、健康、富有的的幸福家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清代学者朱伯庐先生的《治家格言》,许多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的家风,是反映党风和社会风气的一个重要"窗口"。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加强党风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十分重视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问题,在多次重要场合阐述了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思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思想。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首次将不注重家风建设列为纪律处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发出的家风建设动员令,为党员干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是党员干部事业发展的"根基",家风不正、家风不严,就会"祸起萧墙""后院失火",败坏民风社风党风政风。"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党员领导干部要用心用情尽力尽责抓好家风建设,莫让家风丧失。  相似文献   

15.
正该市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学好"八婺家风好故事",观看浦江《郑义门》等专题教育片。利用理论中心组、专题研讨会、推进会、集中党日等开展深层次的交流讨论。各县(市、区)通过挖掘整合,拍摄了《盘溪何氏家训纪录片》《山头下沈氏家风家训》等本土微电影25部,编印家风家训宣传学习资料  相似文献   

16.
<正>秦皇岛市以"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为统领,大力开展家训家风建设,弘扬家庭美德,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一、开展好家风建设的主要做法秦皇岛市以"晒家训、立家风、扬美德"为主题,运用多种载体开展好家风建设活动,形成了"人人传家训、家家有家风、户户立家规"的良好氛围。一是培树典型引领好家风。开展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好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将其与道德模范评  相似文献   

17.
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先进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红色家风与当代领导干部家风具有深刻的一致性,对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红色家风蕴涵的以身作则精神有利于涵养领导干部道德情操,其丰富内涵品格有利于拓展家风建设内容,其优秀家教理念有利于优化家风建设方法。有必要结合当代领导干部家风存在的问题,借鉴红色家风资源精华,找准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着力点。这就需要着力提升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拓展家风建设的内容深度与方法维度,还要创新外在约束监督机制,从而优化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相似文献   

18.
黄祐 《党史文苑》2010,(4):13-15
领导干部的家风,是反映党风和社会风气的一个重要"窗口".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加强党风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十分重视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问题,在多次重要场合阐述了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思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思想.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廉政瞭望精心打造,3大展厅,9大展区,1198条家风家规故事和家训名言家风是融入血脉的骄傲,家规是镌刻心底的信仰。11月14日上午9时,川北首个集家国天下情怀与家风家规传承于一体的"川北家风馆"正式开馆。四川省纪委常委荣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广元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隆斌主持。川北家风馆由广元市纪委、广元市利州区委联合主  相似文献   

20.
家风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和重要着力点。领导干部家风事关党的作风,也深刻影响着政风和民风。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全覆盖和抓"关键少数"的战略安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家风促作风、以家风涵养官德、培养领导干部道德自律精神、发挥领导干部榜样示范效应、完善党的监督体系的政治自觉和伦理认同,具有鲜明的政治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