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江苏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的成熟与服务业的发展,服务和制造已经卷入高度相关和补充的阶段。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江苏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度较大,但与现代服务业的关联度低于与传统服务业,因此,随着江苏制造业原有的竞争优势逐步丧失,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韩立明 《唯实》2010,(12):70-71,89
溧阳要增强产业竞争力,必须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高新技术产业和休闲旅游产业“两翼齐飞”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以低成本为主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以高附加值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  相似文献   

4.
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新兴服务业,既与制造业相关,又具有服务业的特性,是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生产效率的提高,还能够延长产业价值链,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地区竞争优势。目前,山东半岛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性还比较弱,为了促进两者协同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优化生产组织方式,提升制造业层次,延伸制造业产业链;加快服务业市场化改革,优化服务业发展软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规范竞争秩序,营造适宜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谢浩  刘忠和 《唯实》2013,(12):58-60
<正>一、从数据看江苏省产业体系发展现状2011年,即使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江苏实现生产总值仍然比上年增长11%,虽然低于2010年12.6%的增长率,仍然高于全国9.2%的增长率。从各项宏观数据看,2011年全省经济基本实现平稳快速增长。1.江苏省三次产业整体发展情况2001年以来,江苏省经济总量不断上升,总产值由2001年的9456.84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9110.27亿元,增长了5倍之多。与此同时,第一、  相似文献   

7.
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波 《唯实》2009,(8):89-93
江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无论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还是与自身发展要求相比,都还存在明显差距。根据江苏的特点和实际,顺应社会大生产分工专业化的要求,应重点从四个方面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第一,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增强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力”;第二,突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地位,增强江苏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第三,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增强江苏现代服务业的“吸纳力”;第四,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增强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辐射力”。  相似文献   

8.
《唯实》2013,(3):36-37
发展临港产业,必须选准产业着力点和重点领域,依托项目带动,以临港产业大繁荣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结合具体实际及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机遇,江苏临港产业的发展重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聚力打造宣城现代产业之城,对于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基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体经济是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上;科技创新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第一动力,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现代金融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血脉,要坚持金融回归本源,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人力资源是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最宝贵资源,必须以人力资源为支撑,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大的人力保障。要把科技,资本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有效组合起来,协同投入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优质高效发展,进而建成宣城现代产业之城。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经引起了国际上众多学者的关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理论问题在我国开始引起关注,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互动机制以及实证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李昕 《前线》2020,(4):60-62
大气污染区域协同治理的常态化,区域环境治理法规体系的具体化,环境污染联防联治的实时化,区域协同治理检查评估的经常化,是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明显提升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还需治本之策,根本在于实现最优配置策略,采取相对最小成本的区域污染防治战略,实现区域环境治理的制度化机制化。  相似文献   

12.
李林 《当代党员》2012,(11):40-41
在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的过程中,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重庆正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更需要利用现代服务业整合资源,推动制造业实现升级。但目前,重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度还不高,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制造业的外包业务少,直接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庆的制造产业发达,产业竞争力2010年在全国排名第七位,但由于大多数工业企业自我服务的情况比较普遍,运输、仓储、  相似文献   

13.
鲁勇威  张颖 《前线》2020,(1):63-65
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肩负着京津冀区域进入发展新阶段特别是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实现区域一体化,对于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整体竞争力,构建全方位的发展规划,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在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应积极作为,努力改变第三产业落后的不利局面,主动做好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准备,推进三地产业一体化进程。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要切实更新理念,塑造好服务和崛起的两大角色;二要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水平;三要创新区域行业合作方式,建立服务业公共平台,达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服务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5.
沈聪 《前线》2014,(8):55-55
<正>本刊讯近日,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就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问题展开了讨论。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教授认为,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对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时期,京津冀地区未来应该从明确功能定位、加速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进程、稳妥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提高首都对周边的辐射  相似文献   

16.
余钟夫 《前线》2014,(6):90-93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头戏,是深化改革的一篇大文章,具有表征和定篇民族复兴大业的深长意味。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关于三地合作发展的各种构想和讨论一直不断。2004年北京第七次修编城市规划时,以首都圈构想为发端的三地一体化发展就曾引起多方的热议,掀起一个小高潮。今  相似文献   

17.
张杰 《前线》2022,(5):53-55
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做减法,天津、河北积极承接首都疏解产业做加法,京津冀区域产业分工与制造业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三地经济实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比重的提升,有赖于区域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主导的区域性一体化大市场的形成。相较于津冀两地,北京具备发展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的基础,优先培育和发展高精尖制造业体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将自身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进一步提高,从而积极发挥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提出,实现了从传统的简化论、还原论到系统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转变。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需要尊重其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特性,不断强化系统科学思维:在理解其涌现性中实现整体协同发展效应;在重视其非线性中强化变革创新的动力学机制;在促进其突变性演进中实现创新引领型发展;在发挥其主体能动性中开发蕴藏的潜能;在把握其复杂性中实现有效控制,推动我国产业体系在持续的动态平衡中成功实现转型演进。  相似文献   

19.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基于以往文献归纳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以及两者互动发展的机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又根据列昂惕夫逆矩阵计算了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这两个指标,对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没有对浙江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乘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也不大。最后,文章对浙江省如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报告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我省已提出到2017年比全国提前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产业发展是关键。只有产业发展了、壮大了,小康社会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