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存在定位不准、缺乏特色、重实践轻素养等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往往是校方单方面的作为,缺乏多方支持,显得力不从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必须建立"政校企"三方联动机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联合政府和企业共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将区域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走一条特色鲜明的文化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2.
国家实施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将政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列为重点建设内容,从中央财政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着力突破政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制约瓶颈。针对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着力探讨加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的多元参与的共生共融体制机制的途径,有效地推动高职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3.
农村进城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2月至6月,教育部职成教司和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就农民工转移培训问题进行了调研。调查发现,转移培训需求旺盛,转移培训效果显著,学校与培训机构的培训机制灵活,转移培训供求矛盾突出。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增加公共财政与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农村由于经济基础较弱、起步较晚等,急需既熟悉农村环境又懂专业技术的电子商务人才。现阶段高职院校针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训经验欠缺,高校与企业对接培训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课题研究工作者首先分析了高校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研究目前开展技术培训过程中的不足,最后结合农村现状,给出改进策略,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各级政府要整合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努力提高培训水平;要整顿服务体系,强化组织程度;要优化工作环境,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向非产业转移,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从贵阳市的实际情况看,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是贵阳市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农民增收、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方面的集中体现,地方政府在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方面起到了规范、导向、协调和推动作用。就如何接牢地方政府伸出的"橄榄枝",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采取了"三步走"战略来推进政校企职业技能培训合作:第一步是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理念,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条件;第二步是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包,构建社会服务平台;第三步是加强政校企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实现多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实施工学结合培养职业教育类人才的重要途径。合作方式根据其合作程度可分为浅表式合作、深度合作与全面介入式合作;合作中存在双方利益不一致、师资能力不协同、政策不支撑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国家政策的倾斜、资源的全面共享上、开拓校企合作的新途径等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近些年来正在许多高职院校推进。然而,实践中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依然面临不少问题。校企合作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还存在问题。而健全的运行机制是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保障机制,运用理论演绎法分析了我校校企合作的成果——华好学院,发现华好学院的发展基本符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同时针对相关不足也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机构建设的调研,查找、分析了制约校企合作发展中的难点、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工作机构改革与建设的若干建议方案,具有可操作性;也提出了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加快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机制,整合优化培训资源,完善经费筹措机制,理顺培训管理体制,强化培训机构监管。同时,要转变培训观念,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供政策支持;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供服务平台;深化制度改革,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供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全国各地正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体系,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 ,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现状、特征、绩效与问题 ,提出了通过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致富的对策措施 ,揭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致富最现实、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浙江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情况在近几年间发生了变化,此文以浙江省为例,依据统计局的相关数据资料,从产业特点、文化水平、转移范围、身份特点等四个方面对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进行论述,找出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规模不断扩大,但农民工的生存环境以及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配套体系尚处于一种缺失状态,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因此,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务工环境,合理、有序地组织劳务输出,并尽可能地为农民工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就成为当前缓解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中之重.本文着重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希望能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农村富余劳动力分析及转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状况的解析,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城市影响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地制度创新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而言,现行农地制度的某些缺陷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效率性、功能性、市场性制约。为此,我们应当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构建农地财产权新框架,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我们研究、操作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从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为基本出发点和视角的。文章通过深入研究发现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更是我们走向现代国家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有必要引起社会各阶层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路径的基本表征。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的地位更加凸显,新形势也给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了创新要求。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应当从科研目标定位、健全科研管理机构、变更科研管理方式、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着手,提升科研管理的层次,以服务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