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人气",就是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威望.领导者的"人气",就是领导者受下属关注、欢迎的程度,是领导者的专业技能、管理艺术、品行操守和个人魅力的综合体现.领导者"人气"指数高,领导工作就能顺利开展,因此领导者必须提升自己的"人气"指数.  相似文献   

2.
"善听",就是要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它是领导者的基本功之一。做到"善听",主要方法是"三辨":一辨动机。就是要辨别说话人或汇报人的动机。一个有头脑的领导者,要审慎地辨别,远小人,近贤人,努力认清搬弄是非的人的动机。有些人常到领导者  相似文献   

3.
提升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干部执行力一方面表现为"自己要行",即领导者个人具有执行力;另一方面则要"使众人行",也就是领导者使部属乃至组织具有执行力.提升领导干部的执行力,一是要提升领导干部的执行能力和素质;二是建立执行的共识,培育执行文化;三是用领导者影响力增强执行力.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夏衍传》再版。在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夏衍不仅是共产党人,而且是特殊的共产党人——他属于周恩来直接领导的中共情报系统的重要成员。……周恩来调夏衍参与筹建左联后不久,夏衍也成了中共特科成员。从此夏衍有了两个身份:公开的作家身份和秘密的中共情报人员身份。""成了中共特科成员"和"秘密的中共情报人员身份",这两个大胆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郭庆晨 《党课》2013,(1):77-78
时下,不少人都很在意“身份”,特别是有些担负一官半职的领导者,更是把身份看得很重。在他们看来,身份就是地位,身份就是权威,身份就是面子,身份就是荣耀,身份就是价值的体现……所以,开会排座次,讲话论先后,吃饭定位次,无不以职位高低而论,就连在公开场合走路谁先谁后都不能乱了顺序。至于上级领导莅临本地,由哪些干部相陪,  相似文献   

6.
领导者和管理者有共同点,又有明显不同。从实践角度看,领导者的角色定位是"帅",是"将将"者。概括说就是管战略的,必须管方向、管全局、管整体,既管当前又管未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而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是"将",是"将兵"者。概括说是实施战略的,必须管  相似文献   

7.
正如今,即使在一些小城镇,电梯也算寻常之物。可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梯仅出现在高层建筑,同时有"洋人"居留的大城市,是十分稀罕之物。物以稀为贵,这个"贵",不仅说物件,也成了使用者身份的某种象征。不够身份,或者不够"洋",那是连乘电梯的资格也不具备的。不仅普通百姓,就连颇有身份的名家,也曾遭到乘电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人》2011,(6):26-28
<正>神华宁煤集团羊场湾煤矿党委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摸索出了"三亮两带创一流"的新路子,全力打造创先争优"32 1"亮牌示范工程,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三亮两带创一流",就是通过党员亮身份、干部亮作风、组织亮业绩,先进带后进、党内带党外,打造神华一流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党员亮身份",就是把党员的身份亮出来,喊出"我是党员,向我看、跟我干"的响亮口号,树立党员形象,保  相似文献   

9.
翁淮南 《党建》2013,(3):29-31
精彩导读"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政治辨别力、工作推动力、持续创新力、自我提升力是领导者核心能力。未来国际竞争实际就是核心能力竞争,更是领导者核心能力竞争。执政骨干队伍是实现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抓住了执政骨干的核心能力,就等于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如果把中国梦看成是一个"靶标",那么"靶标"的中心就是领导者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0.
徐宁 《党的文献》2007,(4):85-86
所谓"加减乘除",就是算经济账.周恩来历来重视算账,擅长"加减乘除",是这方面的典范.他曾说,国家大,这个家不好当,领导者必须注意算账.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人气",是人缘、人脉和人和的集合体,标志着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中所享有的亲和力、信任度和支持率。领导者的"人气",是领导者受到下属关注、信任、欢迎和拥戴程度的直接反映,是领导者的形象气质、才华学识、品行操守和管理能力在人们情感认同方面  相似文献   

12.
古今创业者之所以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除了主见好、会决策外,就是善用人.用人"失当",往往造成事业上的失误;知人善任,才能使我们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领导者识人,首先要透过表象,看清本质,忌以言貌取才.战国时期的赵孝成王,重用了夸夸其谈的赵括,误了战事.一个人的言辞容貌并不能反映其真才实学.有的人本无多少真才实学,但说起话来口若悬河,辩起论来巧舌如簧,喊的尽是豪言壮语,虽然只会"纸上谈兵",成不了大事,却因他能在领导者面前"引颈长鸣"而得以重用;有的人任劳任怨,忠心耿耿,不为名,不图利,虽有"文韬武略",但往往因大智若愚而不能引起领导者的注意.作为领导者,一定不能"或以言少为不足,或以瑰姿为匹伟,或以直露为虚华,或以巧饰为真实".要"识才于未遇之际,拔才于卑微之时";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04,(2)
领导者跟员工在一起时,要适当表现自己的“身份”,在办公室里与员工相处,别人应该一眼就能瞧出,谁是员工,谁是领导者。如果你不能表现出这一点,给人的印象就可能正好相反,那么,你这个领导者就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4.
信用之于领导的重要性,是由领导的特殊身份和行为决定的。首先,从领导责任层面上讲,要求领导必须讲信用。领导者除了权力以外,人格、人品的影响力也非常重要。"信者令也",群体是基于对组织者的信任度来决定是否遵从的。在这里,信任的要义远大于权力的威慑。如果领导者仅靠权力,那只能治其身,靠信用才能服其心。此外,领导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领导者正是以这种影响力来达到目标的。领导者信守承诺,言出必行,言行一致,会使其良好的形象深入人心,于是跟者众。反之,如果领导言而无信,既制定某项制度又破坏某项  相似文献   

15.
上饶集中营的被囚志士中有一个始终没有暴露共产党员身份的女"政治犯",她就是被难友和敌人都认为"好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的林秋若。  相似文献   

16.
宗合 《党员文摘》2021,(3):32-33
人生没有捷径可走,横着省下的路就会变成竖着的坑,早晚都要经过名媛拼单背后的虚荣和浮躁提起"名媛",人们一般最先想到的是豪车、香包、别墅……这些"外衣"使"名媛"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身份,而是人们对她们的外貌、身材甚至财富的认可。因此,在名利的吸引下,不少人对"名媛"这一身份趋之若鹜。有条件的动辄成千上百万地将自己包装成"名媛",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想成为"名媛"。  相似文献   

17.
正领导工作的重点是"出主意",并不意味着"出主意"是领导者的专利。社会的工作、企业的工作、政府的工作可以由领导者去"出主意",也可以由普通群众去"出主意"。"出主意"的人越多,我们的企业和我们的社会也就越有活力,越有希望。更进一步而言,领导者要少出主意,让普通员工去出主意,去多出主意;领导者要出大主意,也让普通群众去出大大小小的主意。"出主意"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也就越和谐,越有活力。按照现代领导科学的观点,领导决策是一个谋断分工合作的过程。首先是"谋",是"出主  相似文献   

18.
"扬长避短"是领导者用人的基本法则.但"扬长"扬到什么程度算合适?这是许多领导者在极力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牢记"持之有度,过犹不及",把"度"把握到最恰当的范围内,你才能像操作空气调节器一样,把一个单位的空气调节到最适宜生长积极因素的部位上来."过"和"不及"都叫失度.失度必失误,失误将会达不到既定目标,甚至走向反面.坚持扬长有度,就是要卡好"分寸",观好"火候",把握好"弹性".具体来说:  相似文献   

19.
刘吉同 《学习月刊》2011,(15):33-34
李娜夺得法网冠军后,在华人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震动,神州大地迅疾形成了一股"李娜热",而她那句极显个性和本色的名言也很快被记者"挖掘"出来,成了各网站和媒体的"新宠",这就是:"不要说我为国争光,我是为自己"(青岛新闻网6月16日)。我注意到"主  相似文献   

20.
对领导者概念,从中外词源、语用和语义上进行追根溯源的解读和挖掘,可以推导出领导者不同于其他社会成员的身份特征,从而揭示领导者在人类社会群体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