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罗凌 《当代贵州》2017,(47):16-17
乡村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我们要把乡村振兴战略放到现代化发展的整体战略中去理解。  相似文献   

3.
严俊 《当代党员》2012,(4):27-27
市场主体的数量,反映了地区经济的活跃度,是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重庆在培育微型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上取得了众多突破,至少有三条重要经验。营造创业氛围。重庆与沿海发达地区市场主体数量差距较大,根本原因就在于观念不同。  相似文献   

4.
田伟  蒋海益 《唯实》2013,(6):51-54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事关江苏未来的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根据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深入江苏发展的实践层面,探讨江苏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更好更快地构建江苏现代产业新体系,从而促进江苏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创先争优活动在推动临夏经济转型跨越、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共同繁荣、生态绿色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总结创先争优活动的宝贵经验和实践成果,把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出来的干劲和热情,转化为推动转型跨越的强大动力,不断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长效化,笔者结合临夏州实际,谈4点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梁曙霞  杨志琴  祖强 《唯实》2013,(10):52-55
当前,江苏开放型经济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必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型经济朝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7.
丁元竹 《前线》2013,(12):42-4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这昭示着中国的治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8.
李宝会  储东涛 《唯实》2016,(4):46-50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本文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供需两侧并着重从供给侧角度,分析江苏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特征,尝试提出"十三五"时期培育和激发新动能的具体方向和对策建议。一、江苏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基本特征1.江苏经济发展旧动能弱化传统产业发展势头有所放缓。一是部分传统工  相似文献   

9.
冯倩 《当代贵州》2020,(1):28-29
在各类改革举措的激发下,贵州经济体格和体质正越来越好,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市场活力、创新动力澎湃激昂,营商环境更加优化。2019年1至11月,全省新设立市场主体57.51万户,平均每天新设立市场主体1721户,其中新设立企业380户。2019年以来,贵州省市场监管系统在改革营商、政策惠商、法治安商方面持续发力,大幅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市场准入更加便利,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全省市场主体量达300.23万户,首次突破300万。  相似文献   

10.
陈传善 《唯实》2005,(8):98-99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空前的成就,无疑与以“自强、灵秀、宽容、守规”等为内核的江苏精神有着重大关联。但是,受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观念、小农意识,以及长期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惰性、依赖性的影响,江苏精神内涵中也掺有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芜杂成分。诸如冒险精神不足、守土恋家意识较重、小富即安、官本位意识较浓等等。  相似文献   

11.
徐一平 《唯实》2014,(9):27-29
江苏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先后三次召开专题会议,顺应发展阶段新变化,做出战略部署,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江苏民营经济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实现了跨越发展、科学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和社会活力的重要源泉。2013年,全省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2万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4%;民间投资2.5万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8.1%;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到73858家,研发投入约占全省企业的2/3;私营企业户数达到145.1万户,位居全国第二位;注册资本总额4.8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一;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占全省直接征收总额的57.1%;民营企业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2.5%。民营经济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实现“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目标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储东涛 《唯实》2013,(2):51-55
城市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扩大内需最深厚的潜力所在,也是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城市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江苏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头20年城市化进程缓慢,  相似文献   

13.
郭建宁 《党建》2013,(12):41-41
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反映我们党思想认识的不断发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4.
《学习导报》2012,(18):10-12
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明确要求: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湘西武陵山片区国家扶贫攻坚示范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四大区域板块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丁晋清 《党课》2006,(11):4-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社会活力问题,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一、激发社会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激发社会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生机勃勃、充满创造力的社会。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内涵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最基础、最核心的内涵,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创造中来,在充满创造活力的进取中实现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朝气蓬勃的创造活力,形成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深厚伟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今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兰州主持召开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李克强指出,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是本届政府的主要任务和努力方向。为此,必须把握好经济发展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当前国际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凸显。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转型期,需要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  相似文献   

17.
周福德 《党的建设》2013,(10):30-30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深化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试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近年来,玉门市坚持以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为主线,以推行党代表任期制、党代会年会制、全委会负责制为重点,积极稳妥地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探索形成了代表资格届期化、代表活动经常化、重大决策民主化、党内监督制度化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8.
"村里有了代表,邻里关系更和睦了,有事找代表就能解决。"沾益县炎方乡西河村村民杨建苍感慨地说。杨建苍口中的"代表",是沾益县在服务群众工作中推行的"一十百"群众代表工作制。近年来,沾益县从新处着手、实处着力,不断创新思路,构建起充满活力的党建工作新机制。"四化"驱动服务群众"基于基层管理难于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村每户,群众广泛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难以发挥的实际,炎方乡推行了‘一十百’群众代表工作制。"沾益县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工作制,就是在全乡各家各户  相似文献   

19.
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决定》提出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各项部署,对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10月17日-21日,我参加市党政代表团赴浙江、江苏学习考察。通过座谈会,现场考察参观以及与当地党政领导、企业家等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耳闻目睹和切身感受了江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贵经验,感触深深,启示多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