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象征。在新媒体时代,党史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便捷,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应该引起党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不容忽视的党史信息传播互联网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微博、微信、博客、拍客等共享信息平台、社交网络的兴起,形成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的新媒体时代。手机等电子产品以快捷、高效的方式传播信息并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5,(6)
<正>鸡西市的微政务悄然兴起于2014年,百余家的党政机关开通了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借助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为百姓办实事、办难事成为微政务的重要任务,微政务开通之来,以"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为目标,促进微政务快速有序蓬勃发展。一、鸡西的微政务成为"两个舆论场"的桥梁平台1."鸡西发布"开启鸡西"互联网+政务"先  相似文献   

3.
正微博作为网络舆情的第一落点,应该承担起舆情引导主平台的功能;政务微信平台的交互功能相对较差,我们应该将平台打造成线下政务大厅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放大,发展成"便民服务小秘书"。2010年是中国微博元年,2011年被称为是政府微博元年,很快,政务微博的数量就攀升至近30万家。然而,2013年被称为是政务微信元年,政务微信的数量也在2016年超过了10万家。和既有的新媒体平台的更迭一  相似文献   

4.
正"市(州)、省政府部门应于2013年内开通政务微博,2014年内开通政务微信公众账号。县(市、区)政府要创造条件积极开通政务微博、微信公众账号。"2013年12月16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实施意见》。意见除要求开通微博、微信外,还要求我省和市政府部门适时开展手机互联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民群体日益壮大、网络社会随之崛起,网络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微信、微电影、微文学、微社区、微支付的发展,促使人们进入了一个"无处不微"的微时代。伴随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的不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110公里外的成都震感强烈,市民纷纷聚集到广场和空地。19分钟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管理的"微成都"微信公众账号发出一条包含地震震级、震源、影响范围等信息的微信,13万关注了"微成都"的人第一时间在手机上收到了官方权威消息,渐渐从广场散去。从写信到电子邮件,从微博到微信,政府与老百姓的沟通方式随着网  相似文献   

7.
<正>"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你最好别来!"这样负气的话,竟出自某官方微信(简称官微)对游客质疑当地旅游乱象的回答。而这,仅是近年官微"雷语呛人"的一个缩影。为积极响应互联网信息化的新标准、新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单位,甚至不少行政村都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大多数微平台都办得有声有色,向大众公开信息动态、传播先进理念、拓宽百姓视野,进一步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文杰 《先锋队》2011,(6):62
2010年是"微博元年",微博已成为日益重要的信息表达和传播通道,并具有"秒互动"的传播优势,短短140个字的"微信息"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力和影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官方微信、微博已成为校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媒体。在回顾官方微信、微博的发展历程基础上,明确官方微信、微博发展的基本理念、基本策略等,并深入思考和谋划其未来发展,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更好地建设和利用官方微信、微博,打造北京大学新闻宣传的新平台、新品牌。  相似文献   

10.
京新 《党建》2014,(8):48-48
正近年来,北京市顺应新媒体传播规律,积极探索运用微博、微信等新抓手,扩大政府声音、服务群众需求。2011年11月,北京市政务微博群——"北京微博发布厅"在新浪网开通。运行两年多来,该发布平台不断拓展,2013年8月在人民网、腾讯网上线,2014年1月整体入驻腾讯微信。目前,"北京微博发布厅"已覆盖全市各区县、委办局74家单位,二级成员超过2000个,总粉丝量超过8500万人。  相似文献   

11.
<正>据大数据分析,2014年,贵州省在互联网上的正面积极信息传播总量达1.26亿条,其中,微博、微信、微视频传播信息量达1亿条。省委网信办建设的"贵州发布"政务微信公众平台被中央网信办评为全国政务微信优秀公号,策划制作的"多娃彩妞看贵州"系列动漫时政报道荣获中央网信办评选的2015全国两会网络宣传创新奖。贵州省积极运用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创新开展宣传工作主  相似文献   

12.
正思南县率先推行"微党建"工作,利用手机"微信"构建服务发展网络、建立服务基层平台、搭建服务群众的便捷桥梁。"开通微信微博平台,在开展工作的时候随手一拍就可以作为每日工作记录,立即发送给县委党建办,很方便。"思南县瓮溪镇"90后"驻村干部佘应其认为,搭建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不仅能够了解党员干部的工作动态,也能了解基层最真实的声音。今年以来,思南县在铜仁市率先推行"微党建"工作,利用手机"微信"传播迅速、操作简便、实时动态、内容丰富、生动直观等优势,探索建立"思南微党建"平台,创新党  相似文献   

13.
正政务APP是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的能量大本营,是"两微"功能塑造的重要支撑力量,而不该是"两微"之外的可有可无的存在。按照政务微平台的现有模式,两微一端是标配,从具体的数字来看,政务微博最高曾达到近30万家,政务微信也已经突破10万家,但政务APP的统计数字却大多语焉不详。这就出现了"两微"平台兴旺发达,"一端"走势飘忽不定的政务新媒  相似文献   

14.
吴笛  朱天博 《党建》2014,(4):48-48
正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确定"群众在网上,就把群众工作做到网上"主题,大力推进政务微博、微信建设工作,为新媒体环境下开展群众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1.多平台运营,多元人群覆盖。北京市东城区目前在新浪、腾讯和人民网微博平台分别开通了名为"北京市东城"的官方微博,立足于政务信息、新闻信息、服务信息发布为主的综合性服务。围绕建设"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定位,区政务微博开设#东城  相似文献   

15.
霍晋涛 《理论导报》2014,(10):15-15
正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传播逐渐兴起,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思维取向也在悄然改变,这对中国梦共识的形成和凝结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影响。这种传播特质是一柄双刃剑。从积极层面看,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的转发评论实现参与和互动,这种平等交流改变了人们的感知模式,较好地促进了公众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同。然而,微传播在提高  相似文献   

16.
《廉政瞭望》2014,(3):9-9
平日里,官员们在公务和日常生活中会客访友;电子时代,微博微信也改变了官员的社交生活。官员在微博、微信上做什么,他们的朋友都有谁呢?  相似文献   

17.
官微政见     
《党课》2020,(2):112-112
@中国警方在线:依据2019年12月2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今后,微信和微博的聊天记录均可正式作为打官司的证据。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陆续出现了以微信微博聊天记录等作为证据进行裁判的案例。此次决定的颁布,标志着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正式在司法解释中确认了微信微博聊天记录的证据地位。  相似文献   

18.
<正>平日里,官员们在公务和日常生活中会客访友;电子时代,微博微信也改变了官员的社交生活。官员在微博、微信上做什么,他们的朋友都有谁呢?  相似文献   

19.
随着"微文化"时代的到来,"微"的应用愈加广泛,文章通过分析"微文化"的特征及其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进而考察"微文化"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微文化"背景下,利用微博、微信、微课堂、微电影等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综合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大学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新媒体对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新机遇,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微博微信来促进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进行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