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进江 《当代贵州》2010,(24):21-22
红花岗区委、区政府秉承"坚持工业强区,加快园区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和工业企业招商引资。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区工业总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把红花岗区打造成黔北地区重要的新材料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2.
《学习月刊》2014,(22):27-28
建设宜居宜业幸福之城是58万宜城人民共同的愿望,是省委、襄阳市委对宜城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工业突破年"为抓手,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活动,切实转作风,抓落实,强力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以工业的突破带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育瑞 《当代贵州》2011,(16):26-26
2011年5月5日上午,锦屏县鼎吉酒店七楼会议室内,一场招商投资洽谈会正在举行。热烈的气氛中,广东省云浮市石材商会和锦屏县人民政府双方代表在投资合同上签字。短短几分钟的签约仪式背后,演绎的是一个生动曲折的"凤求凰"故事。2009年8月,由县委书记陈英华带队的招商引资团赶赴广东省,与格尼国际咨询公司就工业发展道路进行洽谈。10月,以该公司副总裁罗耀新为首的一行人来到锦屏,对这里的工业发展情况进行考察、规划。  相似文献   

4.
郭忠 《学习月刊》2009,(22):96-97
近年来,襄樊市襄阳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实干兴区、争进全省十强"的总目标,着力在招商引资、扩张总量上,在项目建设、产业培植上,在园区建设、集聚发展上下功夫,全区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9年1至7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5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3亿元,同比增长58.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30.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92.9%。  相似文献   

5.
2010年,贵州第一次响亮地提出"工业强省"战略,奋力调整转型,全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工业发展势头,强投资、抓项目、调结构、转方式奏响了贵州工业的时代强音。建园区强产业过去一年,贵州把扩大产业投资作为投资工作的重点,完成工业投资1820.99亿元,同比增长69.6%。随着工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产业园区的推进速度和建设规模前所未有:在贵州87个园区中形成了30个省级产业园区及培育区,  相似文献   

6.
步进来 《实践》2006,(9):33-33
奈曼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基础较差。近几年我旗提出了以招商引资为核心,以工业经济为突破,以推进产业化为主线,大力发展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及自治区加快东部盟市发展等机遇,创新招商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形成了招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7.
肖露  李盈 《当代贵州》2011,(16):16-17
招商引资中我们遵循一条原则:不能够"饥不择食",需警惕"投资饥渴症"。经过大半年招商引资摸索与实践,一支严谨、专业的队伍在逐渐迈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毕节市坚持以增加投资、扩大总量为主线,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以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为动力,积极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增强发展后劲。贵州发展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2010年,毕节市"工业强市"战略强势起步,破浪前行。2012年,毕节市跨越发展不同凡响。这一年,贵州多项发展指标取得位于全国前列的优异成绩,工业经济的助推居功至伟。这一年,按照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见成  相似文献   

9.
马秋平 《学习月刊》2009,(18):128-128
荆州市沙市区面对严峻形势,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千方百计保增长、争速度的同时,不断深化和拓展"百姓创家业"、"居民说事"等工作,着力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稳定,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等4项指标同比分别增长32,6%、21,4%、46,6%、59,2%,各项社会事业平稳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信访维稳、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1,(16):18-19
省委书记栗战书指出,"十二五"期间,谁的投资大,谁发展肯定快;谁的投资小,谁就肯定要落后。自去年8月以来,招商引资成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县长一定要带头出去开展的一项重头工作。一段时间以来,全省各地都在招商引资的实践中积极探索。本期选取一些招商实例,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1.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万山特区,最根本的出路在工业、最关键最迫切的在工业,最有希望最有潜力的也在工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区"之路。抓牢工业,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实现工业经济领跑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晓光 《当代贵州》2011,(16):33-33
为力争"十二五"期间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年均增长60%以上,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额8000亿元以上,2015年当年完成3347亿元以上,我们要做到"七个强化"。强化政策制定。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结合遵义实际,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制定完善《遵义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定》,增强投资吸引力,形成聚集外来资金的"洼地"。强化项目储备。  相似文献   

13.
贾石松 《学习月刊》2010,(12):54-55
2007年以来,襄樊市襄城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发挥区位优势,围绕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新襄城,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文化立区"战略,全区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新局面。2009年,按全市考核口径,全区GDP、固定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14.
“英雄城”能否再现名城效应?兵家必争之地能否演绎成商家竞相投资的热土?松辽平原腹地的四平市,这个传统的农业市近年来坚持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工业立市,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抢抓机遇,大招商、招大商,2005年上半年招商引资增幅居全省第一,去年1至9月全市共引进招商项目695个,计划总投资24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6.14亿元,同比增长202%,完成省下达目标的244.8%。  相似文献   

15.
湘乡作为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县级市,必须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目标、需求、项目"三个导向,坚持"抓增长、促保障,抓项目、促投资,抓统筹、促‘三农’,抓民生、促和谐"四大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开放兴市、产业立市"发展战略,确保"跨越提速,跻身全省十强"的预期目  相似文献   

16.
湘乡作为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县级市,必须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目标、需求、项目"三个导向,坚持"抓增长、促保障,抓项目、促投资,抓统筹、促‘三农’,抓民生、促和谐"四大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开放兴市、产业立市"发展战略,确保"跨越提速,跻身全省十强"的预期目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2009,(19):F0002-F0002,I0001
近年来。吴忠市招商系统按照市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吴忠市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推进吴忠市跨越式发展为第一重点,抢抓发展机遇,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朋引气“三招并举”,牢固树立全市招商引资一盘棋的思想,着力构建上下共谋、齐抓共管、全民共招的大招商格局,重点营造科学、高效、务实的招商引资环境,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抓招商、凝心聚力促招商的局面已经形成,招商引资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加快工业发展实现经济总量新跨越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优化投资环境,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了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一是着力建好发展平台。按照"一区五园"(中心服务区;森工产业园、矿业建材工业园、装备制造工业园、食品医药工业园、新型能源工业园)规划建设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加快"七通一平"建设力度,加紧建设一期10万平方米、二期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促进产业聚集。同时,加快轻工业产业园区建设,为引进返乡创业人员、  相似文献   

19.
崔瑞英 《实践》2013,(1):62-63
近年来,乌海市乌达经济开发区坚持以工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工业经济转型为主攻方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通过招商引资,让一大批具有前瞻性的大型企业纷纷落地并生根发芽,初步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符合乌达实际的工业经济转型之路,在加快产业转型中让老矿区看到新型工业经  相似文献   

20.
郭自彦 《党的建设》2012,(11):23-23
今年以来,金塔县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投资增长、提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工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近日,通过衔接洽谈,积极邀请,天津·温州商会考察团来金塔实地考察,成功签约50兆瓦光伏发电、5万吨葡萄酒生产、400吨洋葱素提取等7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达15.97亿元。这是金塔县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的又一硕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