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曼 《行政论坛》2004,(4):73-74
现在是振兴东北的启动阶段,也是战略思路形成时期。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同东北特殊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巨大的就业再就业压力相结合,既解决近期矛盾又要解决长远的稳定和发展问题。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考虑东北振兴和未来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尤其要遵循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强化政府责任和服务重于管理的思想以及将心理精神因素纳入社会支持体系的思想。由此实现东北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整合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凡 《侨园》2020,(2):26-27
"东北振兴是中国区域发展‘四大板块’之一。辽宁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归根结底是经济的振兴,辽宁经济早日腾飞需营造诚信营商环境、重视债务处理、加快国企混改、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加大金融机构监管力度。"1月15日,辽宁省政协常委、港澳委员、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大连分所暨东北区主管合伙人关兆文先生在辽宁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接受《侨园》杂志记者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十分关心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习近平同志到中央工作后,七上东北,黑吉辽三省均考察了三次。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到东北三省代表团,共商振兴大业。2018年9月25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东北三省进行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从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和深度,着眼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就全面深化改革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提出六个方面的要求。这是东北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根本遵循,标志着东北振兴进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4.
曾燕南 《学理论》2008,(20):47-51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国家实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开局之年,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国有企业发展定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北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老基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前景令人鼓舞。从总体上看,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多、国有企业多,这些特点决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我们必须正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问题,即振兴老工业基地必须解决传统产业改造问题,必须解决国有企业体制和机制问题,必须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稍、新方式进一步提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重要性的认识,要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际出发,推进结构调整,加速新技术的推广与研发,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因此,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国有企业发展定位为突破口,以哈尔滨市为侧进行分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企业再造必须以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体,突出国有企业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5.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及就业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侨园》2020,(7)
正2020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承接产业转移和创新要素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经济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出,辽宁的全面振兴和发展要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和突破口。文章分析了东北国有企业的地位和现状,剖析了东北国有企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振兴东北国有企业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支撑着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构筑未来美好家园的信心和理念。从这个意义而言,文化自信也是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和底气。立足东北区域文化优势,继承与发展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样是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时代命题,也是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历史任务。东北区域大部分城市选择“文化城市”的战略,在城市更新和转型过程中,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变,推动文化赋能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需要从整体上认识其特性、把握其内在规律。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举措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内容的对接,与工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业自身发展对照,"去库存""调结构"与"强科技"可以构建"农业强"的平台、"农村美"的机制、"农民富"的桥梁。在认识上,农业供给侧改革应该坚持"农业的姓"不动摇,深化"工业的名"与"服务的字";路径上,农业供给侧改革应该实现"主体、载体与路径"齐驱并进,培育"农业强"的新型主体、构建"农村美"的综合载体、拓展"农民富"的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5)
<正>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推动"十三五"发展、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大问题。一、认清形势,寻找广电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当前,党中央正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会有一次"重新洗牌"。我们将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生产创作贴地皮儿、接地气儿,服务百  相似文献   

11.
环境问题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成长过程中历史形成的,目前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瓶颈,必须着力加以解决。为此,需要在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意义基础上,针对老工业基地现存的诸多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以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2.
优化东北地区人才资源结构的思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行政论坛》2005,(6):46-47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人才是关键。而东北地区人才资源结构失衡是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亟待解决的问题,积极探索并确立一个有利于优化东北地区人才资源结构的基本思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保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各种深层次原因中,不平等就业违背了不歧视的法律原则,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保障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是有效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键,主要措施包括从需求、供给和匹配三个方面完善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我国"三农"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公共政策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工具,其供给质量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效果。当前,厘清乡村振兴中的公共政策节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治,不仅关系到未来乡村的发展质量,也关系到国家的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更对推动和增进人民利益尤其是农民利益具有直接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法律支持,法治是保障,立法应先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地方立法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围绕投资法律制度、人才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四个方面加速地方立法,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6.
<正>振兴实体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为振兴实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应当看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包括产业、产品供给的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又包括体制机制供给的结构性改革和创新,而后者更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全局性。今后一个时期,为了振兴实体经济,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体制机制供给方面的结构性  相似文献   

17.
中部崛起谋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蕙 《瞭望》2005,(11)
"中部崛起"将成为继"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之后,又一项统筹区域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18.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北三省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指出:"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破解矛盾,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黑龙江省委于2018年10月召开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思想解放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转型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因此,没有思想解放不可能顺利实现新时代的黑龙江振兴,也不可能实现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全省人民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解放思想,凝聚共识,统一行动,推动黑龙江省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走向新的更高阶段。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民工群体就业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即就业需求和就业供给不匹配,一方面是用工地区愈演愈烈的"民工荒",另一方面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赋闲在家,工作难觅。究其原因,主要有:城乡分割的制度体系,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难以形成;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工资福利等就业环境落后致使务工缺乏稳定性;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主体,其诉求多元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到有限供给转变,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央惠农政策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使农民工外出成本增加,区域用工竞争加剧。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于10月11日召开,其中重要议题是涉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问题,本期刊发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文章提出了改造和振兴的思路和建议。 李善同、冯杰:《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的思路和建议》——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在总结和吸取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经济形势和国内外环境变化,采取新的思路和措施。文章提出的六大思路和六条建议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重要参考意义,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