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是首都北京的“门户”,是自北京南下的两条重要铁路干线之一——津浦线的始发站。建国前,青年毛泽东曾两次来北京,回程时均途经天津(赴上海)。1920年4月,他第二次离京赴沪途中,在天津作过短暂停留。建国后,毛泽东几乎每次乘坐火车出巡,或出发时途经天津,或返京时路过天津。因此,天津成了毛泽东离京外出活动(南下)的一个“必经之地”。  相似文献   

2.
1961年3月,毛泽东在广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说,解放后11年,我做过两次调查,一次为农业合作化问题,又一次是十大关系。本文把《论十大关系》形成前后所做的调查,称作建国后第二次大调查。建国后第二次大调查取得的成果,不仅在当时起了重大指导作用,而且,...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一生很少坐飞机。据毛泽东专机组柳昆尚同志的回忆,建国后至1958年,毛泽东乘机42次,共计156小时8分钟。这对于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而言,实在是少得可怜,甚至令人难以相信。当时,党中央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严格控制毛泽东乘飞机出行,于是,火车就成为毛泽东到全国各地考察的主要交通工具。在毛泽东为数不多的飞机之行中,有三次格外值得大家关注,那就是毛泽东有生之年第一次坐飞机、建国后毛泽东第一次专机之行和最后一次专机之行。  相似文献   

4.
1955年下半年,毛泽东周游列国(他自己的幽默说法,即通过看材料了解各地的情况),看了全国各地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几百篇报道,认真而又投入。上个世纪60年代,毛泽东数次提到自己在建国后作过两次大的调查研究,一次是听取中央各部委的汇报,一次便是1955年的周游列国,可见他对此事的重视。为此,毛泽东亲自编辑出版了《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毛泽东特别乐意外出。他说过,在北京呆久了,脑子里就是空的,一出北京去,里面就有东西了。事实似乎正是这样,建国后许多重大决策他都是在外面做出的。 1955年敲定胡风一案的时候,毛泽东正在杭州。在杭州写诗。  相似文献   

6.
一、非同寻常的南巡 建国后,毛泽东在“身体健康的时候,每年都要外出巡视工作,返程时间一般在9月底。”①1971年8月15日,已78岁高龄的毛泽东在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等的陪同下又出巡了。然而,此次出巡既不是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考察工农业建设情况,也不是深入基层进行调研,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1949)记述了毛泽东建国前的生平、经历和实践活动,是研究毛泽东生平和思想以及中共党史的重要参考书。鉴于该书尚有某些缺漏,本文试作补遗,以供参考。1914年2月26日参加四师师生合影,在第5排左2。照片上有“湖南第四师范学校教职员及预科学生摄影民国三年二月甘六日”字样。①照片是毛泽东生平及活动的真实纪录,《年谱》只提到两次:一是1920年5月8日在上海半沙园“雨中拍照”;一是1924年5月5日与上海执行部成员在草坪合影。其余均付缺如。1915年8月3日致信萧子升,述方维夏从家乡平江县返…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与斯大林的会晤邱静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不久,即是年12月6日,毛泽东登上专列,开始对苏联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访问,也是毛泽东和斯大林两位历史巨人唯一的一次会晤。毛泽东这次访苏的目的,主要是同斯大林就有关中苏两国重大的政治、经济问...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一生很少坐飞机。据毛泽东专机组柳昆尚同志回忆,建国后至1958年,毛泽东乘飞机42次,共计156小时8分钟。当时,党中央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严格控制毛泽东乘飞机出行,于是,火车就成为毛泽东到全国各地考察的主要交通工具。在毛泽东为数不多的飞机之行中,有3次格外值得关注,那就是他有生之年第一次坐飞机、建国后第一次专机之行和最后一次专机之行。第一次坐飞机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这一次集中读书的时间是从1959年12月10日起到1960年2月9日结束,历时两个月。主要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下册,即社会主义部分。此后,毛泽东再没有过这样的读书活动。可以说,这是毛泽东"空前绝后"的一次读书活动,因此,十分特殊。"使自己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毛泽东为什么要在那个时间组织那样一次读书活动?为什么专门读那本书?这还要从1958年说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1,(13):40-40
1959年下半年,为了澄清党内存在的混乱思想,毛泽东建议中央和全党下部开展一次读书活动,并身体力行,用两个多月时间通读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下册)。这次读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付出的努力和探索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需求。  相似文献   

12.
领袖形象初现舞台 文艺作品对领导人形象的塑造南来已久。不过,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之前的近30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形象极少出现在电影和舞台剧中。1951年,在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李伯钊编剧的歌剧《长征》中,于是之饰演的毛泽东虽只有一句台词“祝同志们胜利”,却是建国后毛泽东舞台形象的第一次亮相。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一个月内接连对海军作两次指示,海军党委突击上报<十年规划> 1975年5月.毛泽东在一个月内接连对海军作了两次重要指示. 一次是在5月3日夜.此前.毛泽东因患白内障等疾病.先后在武汉、长沙、杭州等地治疗、休养了近10个月.  相似文献   

14.
宴会进行中间,毛泽东小声问王稼祥:“能不能早点告辞?喝了酒,头有点昏。”建国后,王稼祥担任新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来到莫斯科,开始对苏联进行长达两个月的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重大外交活动,举世瞩目。王稼祥提前一天来到位于莫斯科东北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车站迎接毛泽东。由于天气寒冷,毛泽东在车站发表了简短的书面讲话和检阅了仪仗队后,便由王稼祥夫妇陪同,驱车前往下榻处———莫斯科南郊的斯大林在战时的乡间别墅。吃过午餐,稍事休息,王稼祥便向毛泽东汇报了大使馆建馆以来的情况,并请示这次访苏…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和“为人民服务”刘益涛今年9月8日是毛泽东的名著《为人民服务》发表50周年纪念日。这篇文章原是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所作的演讲,建国后,经过整理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时,定名为《为人民服务》。张思德,是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一名警卫战士。1933年参...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这一次集中读书的时间是1959年12月10日起,到1960年2月9日结束,历时两个月。  相似文献   

17.
1949年9月19日下午,天坛公园。一群特殊的人在这里信步漫游,谈笑风生,显得十分轻松、愉快。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再有两天就要开幕了,毛泽东忙里偷闲邀请前来北平参加政协会议的前国民党起义将领程潜、陈明仁及前清进士、文化巨人张元济先生等到天坛游览。陪同前来的有我军著名军事将领刘伯承、陈毅、粟裕等。1918、1919年,毛泽东曾两次来过北平,但始终未到天坛一游。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游天坛。(一)1949年8月4日,国民党湖南绥靖行署主任兼湖南战区司令程潜,国民党军第一兵团司令兼湖南省政府主席陈明仁毅然…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与遵义会议张烈一、参加长征1934年1月至4月,博古、李德脱离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把第三次"左"倾路线错误发展到顶点,招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干1934年10月10日晚,率中央机关及红军主力86859人(1934年10月8...  相似文献   

19.
赵占豪 《学习导报》2013,(14):39-40
1958年,毛泽东在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我看所有的‘长’——军长、师长等,都至少当一个月的兵,头一年最好搞两个月,要服从班长、排长指挥。一年你管人家十一个月.人家管你一个月还不行吗?有些过去当过兵的现在多年不当兵了,再去当一下:”总政治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作出了《关于军队各级干部每年下连当兵一个月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且行“秦塞”漫吟哦——毛泽东《五律·喜闻捷报》臆说杨胜群毛泽东建国前创作的诗词作品中,许多都是和战事联系在一起的。最近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第一次正式发表的《五律·张冠道中》和《五律·喜闻捷报》,又是两首“马背诗”。五律张冠道中一九四七年朝雾弥琼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