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纳凉旧话     
纳凉旧话史维则记得儿时,电扇罕见;空调、冰箱更是闻所未闻。每到盛夏,溽热难耐,天刚黑,大街小巷就摆满凉床,纳凉者胡吹神侃,手里不时舞动大蒲扇,拍打蚊虫。年轻的母亲轻轻摇着身边摇篮里的婴儿,一边替孩子一下一下打着扇,孩子额头汗水渐渐干了,而母亲额头却布...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腰带     
陈凤珍 《前进论坛》2008,(12):38-38
在母亲的床头,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腰带.有布做的、皮做的,有带药理的、磁性的.还有可按摩的……最显眼的一根是用旧棉布搓成绳样的腰带,这是母亲二十几年前使用的。历经多次清理.依旧没有扔弃。看着这些腰带.辛酸往事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3.
电扇的故事     
黄媛 《今日上海》2011,(6):30-32
中国第一台国产电扇诞生于1915年,即大名鼎鼎的华生电扇。在1924年华生电扇的广告上,醒目地标有“保用十年”“修理免费”字样,质量之优诚言自信,瞧瞧在世博会的获奖名录中也赫然列有华生电扇,足见那时声誉之隆盛。  相似文献   

4.
田军 《人民公安》2006,(18):11-11
喜欢相声的人一定还记得侯宝林的经典相声《猜谜语》,里面有这么一个谜语:“远看是电扇,近看是电扇,电扇是电扇,就是它不转。谜底是:没电。”这是标准的侯氏逗乐方式,谁也不会套用现实来较真儿,假如有人抬杠:“发动机坏了”或者“开关失灵了”也可以作谜底呀!笔者只能说,如此较  相似文献   

5.
杨银禄 《同舟共进》2011,(12):33-35
康生早年就认识江青?传说江青的母亲李栾氏曾给康生家当过佣人,就在那时,康生认识了江青。汀青的母亲是否给康生家当过佣人无从考证。即使当过,那也是江青五六岁的时候。1972年夏天,江青与美国女作家维特克夫人谈话时(当时我在场)说:“有一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我父亲因一件小事毒打了母亲,母亲忍无可忍,一气之下带着我离开了家门。”“我母亲要出去工作,因此我可以上学。”“诸城县一个有一妻几妾的姓孙的地主收留了我们俩。不久.母亲又找到了一份工作。这是一家‘破落地主’。”“在我只有五六岁的时候,我就试着走夜路去找我母亲。”  相似文献   

6.
有一天.我终于对母亲把我的愧悔说了出来。我说:“那时候我实在不应该一个人吃鸡蛋,过后啥时候想起来都让人心里难受。”我想,母亲也许会对我解释一下让我吃鸡蛋的原由.不料母亲却说:”都是过去的事了.你这孩子,还提它干什么!”  相似文献   

7.
《上海支部生活》2006,(7):56-56
大家好!“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这充满深情的旋律,对我们大家来说,真是再熟悉不过了。特别是几天前,我们刚刚迎来了伟大的党85周年的生日。让我们从心底里唱起这首歌,为伟大的母亲献上衷心诚挚的祝福。  相似文献   

8.
何素子 《今日广西》2007,(22):69-69
母亲没有工资,因为她一生都是家庭妇女。煮饭.洗衣,操持家务,抚养我们兄弟姐妹4人。家里的经济收入全靠父亲在地质队煮饭的工资,除此之外便是自留地上的几棵果树了。穷家难当,但母亲仍用她纤细的手、细密的心,让我们吃饱穿暖.从未让我们受过饥寒。即使是在最艰难的年月,那些双职工父母的小伙伴还很羡慕我们。但我们想,要是母亲也有工资,我们家的生活不是更好吗?  相似文献   

9.
全国最大劫钞案侦破始未本刊记者罗炳益“12·22”番禺特大劫钞案侦查破霎示意图1905年12月22日清晨7时25分.刚刚撩去雾纱的番禺市市区市侨镇像往常一样,早已车人匆匆。北郊储蓄所几名当班的女职员像平时一样一大早便起来,忙着上班时的各项准备工作。稍...  相似文献   

10.
母亲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立即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地赶往我所在的监狱。那是一个离家几百公里的城市郊区,夏日的骄阳肆意地将空气烤得火热。母亲驼着佝偻的身影和一身的沉疴旧疾。凭着一丝世间母爱所独有的顽强意念,冒着烈日当空,在门口硬是坚持守候了整整一个上午。这也许在旁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然而母亲却奇迹般做到了。烈日见证了母亲的殷殷渴盼之情。  相似文献   

11.
退休一族     
伸出手.我独自端详,发现这双每天都在劳作的手有了几分粗糙.失去了往日的细腻与娇嫩。这是一双曾经美丽的手,修长、柔软而又光洁,每日用它梳理长发,用它接过母亲洗好的衣物,用它捧读席慕蓉的诗集,一页页地掀翻,恍惚间,少女时光一去不复返,我已为人妻、为人母。我的一双柔弱的手开始支撑起一个家的温馨与和谐。  相似文献   

12.
也许你并不知道,一些平时看似不重要的生活习惯,或是你曾经的生活环境,都会影响你的寿命。美国《预防》杂志3月13日刊文列出了以下几个确有科学依据的长寿迹象。 1.出生时母亲很年轻。美国芝加哥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出生时母亲年龄如果不到25岁,他们活到100岁的几率是出生时母亲超过25岁的人的两倍。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手杖     
在暗无天日的穷乡僻壤,老实本分务农为生的父亲突患急症无医而亡。在他留给孤儿寡母的全部财产中,有一根他修理好还未来得及装上锄头的木棒.母亲用它做了手杖.时常握住这手杖,似乎擎天柱的父亲还在身旁。一个小脚妇女,拉扯着几个嗷嗷待哺的儿郎,在欲哭无泪的道路上艰难地跋涉着。靠着这根手杖,一次次把坑坑洼洼的深浅测量,终于没有让一个孩子陷入没顶的泥浆;  相似文献   

14.
黄中柱 《世纪行》2008,(6):15-16
在5月份的抗震救灾募捐活动中.武昌区政协委员、湖北汇东置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黎增东先后通过武昌慈善总会,紫阳街和白沙洲街办事处向灾区人民捐献了15万元.6月中旬.吴天祥带领“汇东”吴天祥小组的成员,带着大米、食油、鸡蛋、水果、凉席及电扇等礼物到武昌区户部巷看望慰问了四川灾民晏兴辉。  相似文献   

15.
喻向午 《政策》2008,(12):50-51
7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我跟母亲打电话。还没有等我说什么,母亲就焦急地对我说,麻烦了,电视机坏了,马上就是奥运会了.这可怎么办?母亲对奥运会很上心,奥运火炬开始传递,她就一直在关注。有一次,我告诉她,在武汉传递的时候,奥运火炬要从我们办公楼临近的东湖路上经过。听了我这话,她一度打算来武汉看火炬传递.她说,我一个老太婆,不能挤,就站在你们楼上看。  相似文献   

16.
初春的一天.我所住小区有个小伙子及其母亲一起来我家.小伙子穿着厚厚的羽绒衣.还显得缩手缩脚。其母亲说:“胡医生,你看我儿子总是怕冷.一年四季手脚冰凉.是否有大毛病?”我先观察小伙子的舌头,舌质淡,给他搭了脉,脉弱而迟缓,并询问他其他症状。小伙子说:“我就是怕冷。没有精神。”我坦言,这就是中医说的“阳虚”。  相似文献   

17.
还有几天就是母亲的生日了,送母亲什么好呢?这几年,诸如衣服、鲜花、保健品什么的,我都已经一一送过了,可每次母亲不是嫌贵就是嫌不实惠,总是不合母亲的心意。其实,这之前我曾征求过母亲的意见,问她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礼物?母亲却没好气地对我说:"我不愁吃不愁穿的,什么礼物也不稀罕,只希望你能有一颗宽容的心就行了。"母亲之所以这样说,我知道是因为她还在生我的气。  相似文献   

18.
还有几天就是母亲的生日了,送母亲什么好呢?这几年,诸如衣服、鲜花、保健品什么的,我都已经一一送过了,可每次母亲不是嫌贵就是嫌不实惠,总是不合母亲的心意。其实,这之前我曾征求过母亲的意见,问她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礼物?母亲却没好气地对我说:"我不愁吃不愁穿的,什么礼物也不稀罕,只希望你能有一颗宽容的心就行了。"母亲之所以这样说,我知道是因为她还在生我的气。  相似文献   

19.
徐学丽 《人民公安》2008,(17):61-61
我牵过爱人的手,牵过儿子的手,可我很少牵着母亲的手。她年轻的时候,总是忙忙碌碌,为一大家子人的生活操持着.很少静下心来和我们几个子女做倾心的交谈。当她有时间了,子女们一个个成家立业.很少有时间和她拉拉家常.做些看似消磨时光的事。  相似文献   

20.
我的感受     
伊人 《半月谈》2005,(9):71-71
在我年幼的时候.家对我来说不是温馨的避风港.而是随时都会硝烟弥漫的战场.父母经常会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个不休,脾气暴躁的父亲急了会对母亲抡拳脚.母亲早就受不了这种折磨,但考虑到我还小.就只好忍着。在我上中学的第一年,母亲松了一口气.很快提出了离婚.我被判给了母亲。当时的我心里有一种很复杂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