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印度为突出在南亚次大陆地缘政治版块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重新调整,由“追随前苏联外交”转向到与俄罗斯建立“徘徊发展中的俄印新型外交”,印度也因此成为俄罗斯与美国争夺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2.
2014年初以来的乌克兰危机充分反映出美俄两大国的地缘战略优势与劣势。美国认为克里米亚入俄是俄罗斯对冷战结束的报复,但美国在诸多限制条件下不敢轻易对俄罗斯进行军事打击,暴露出其海权的有限性。俄罗斯虽然在冷战后国力下滑,但应对乌克兰危机这样的周边地缘政治博弈仍游刃有余,体现出其传统陆权的优势,并希望利用本次危机阻止甚或扭转冷战结束以来西方不断在东欧压缩其战略空间的态势。由于军事冲突得以控制,美俄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战略博弈发展到地缘经济领域。俄罗斯利用乌克兰对其经济依赖的加强,对乌东部地区实施援助。美国则派出专家帮助乌克兰实施经济改革,促使其进一步倒向西方,同时与欧洲共同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面对乌克兰危机中大国地缘战略博弈的新态势,中国应当积极谋划自身周边外交,落实新一届政府提出的一系列周边外交和经济倡议,扩大经济影响,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作为昔日大国,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和政局的稳定,对其外交战略也不断做出重大调整,以适应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今年以来,从俄乌天然气大战、积极参与伊朗核问题、邀请哈马斯访俄到普京出访被美称为"邪恶"国家的阿尔及利亚,俄在外交上接二连三地做出了令美、西欧及全世界震惊的举动,有迹象表明,俄罗斯正在告别过去,大国外交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俄罗斯对里海能源外交政策做出调整,体现在调整对里海法律地位的立场,由坚持不分割到有限划分;与他国合作建立里海油气外运管道;加强军事力量,用武力捍卫石油利益;增加经济援助,以期达到笼络沿岸国家目的。这些政策显示了俄罗斯在里海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但是,俄里海能源外交也存在问题: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结合不够;咄咄逼人的外交攻势让邦交国心生畏惧;国内和国际的不确定因素会削弱其能源外交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由于地缘的、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因素,使得双方的关系复杂且易变.在冷战后双方的身份与地位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俄罗斯面对地位沉沦与美国侵入中亚的严酷现实,表现出了一种不解的中亚情缘.中亚国家则在美俄争夺中亚的角逐中做出了时而靠美,时而依俄的外交选择.  相似文献   

6.
强势崛起、金融危机与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俄格冲突和金融危机对俄罗斯对外政策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俄格冲突体现了俄罗斯的强势崛起,表明实力复苏的俄罗斯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金融危机则对俄罗斯带来了多方位的冲击,暴露出俄罗斯复兴进程的脆弱性与不确定性。俄罗斯就是在俄格冲突之际的冲动和亢奋与金融危机时的无奈与失落之间度过2008年的。这种落差体现了俄罗斯内政、经济与外交之间的密切关联,展现了俄罗斯对外战略中的内在矛盾,也影响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尽管俄罗斯外交政策出现 过一定程度的调整,但其总体外交战略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实用主义是哲学基础 几年来,普京总统外交战略的哲学基础就是实用主义。现在的俄罗斯外交已经完全摆脱了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期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特点,采用多方位的外交手法,以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总统普京历来以坚定灵活应对外部世界见长。俄罗斯对外战略走势,体现在信守初衷、秉持原则、弘扬特色和应对变局。俄罗斯多方位外交的基础一是国家利益原则,这与俄罗斯作为欧亚大国的地缘因素有关;二是对世界多极化的认识,这与俄罗斯自身在当今世界中的定位构想有关。俄罗斯未来对外战略旨在应对变化中的周边国家关系、大国关系、地区热点及其在多边组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章波 《当代世界》2015,(12):37-39
<正>冷战后的世界秩序中,美国的霸权使得俄罗斯和伊朗之间形成事实上的战略联盟,俄罗斯和伊朗的关系有明显的战略意义。俄伊两国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在地缘政治、能源战略等方面有密切的合作。伊朗是俄罗斯重要的市场,是继中国和印度之后俄罗斯国防工业的第三大客户。俄罗斯和伊朗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可增强两国把能源作为外交武器的分量。更重要的是,伊朗需要俄罗斯在地区和国际层面上给伊朗支持,以应对两国共同的安全担忧。2015年7月14日,  相似文献   

10.
<正>乌克兰危机是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与西方长期较量的最大危机。危机虽然由乌欧关系引起,实质是美俄地缘政治争夺。美国的战略考虑是,通过策划乌克兰政变削弱俄罗斯复兴的关键性基础、离间俄欧(德)关系及俄中关系,防止欧亚大陆走向一体化,以便重返亚太、集中精力应对中国的崛起。危机将对国际格局和国际规则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带来重大掣肘,是对美国霸权诚信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1.
吴大辉 《当代世界》2010,(12):52-54
2010年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乘坐小型飞,机登上南千岛群岛中的库纳什尔岛(即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中的国后岛),成为从苏联时期到现在的俄罗斯第一位踏上与日本有争议领土的国家元首。梅德韦杰夫的登岛举措为俄日之间长达300多年的岛屿之争增添了新变数,同时也牵动了复杂的东亚地缘政治局势。南千岛群岛之争将长期成为俄日关系中难以破解的外交“死结”。  相似文献   

12.
从退让到抗争——试析俄罗斯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俄罗斯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建设与合作",在与美国的利益博弈中基本呈现一种"步步退让、有限抗争"的外交姿态,极大地损害了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但以美国2007年初执意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为转捩点,俄罗斯的对美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和变化,从言词到行动,俄罗斯开始以一种积极进取的姿态来切实维护其国家利益。俄罗斯对美国的这种政策变化,既是美对俄长期"挤压"政策所造成的,也是俄罗斯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并对俄美关系的下一步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9·11"之后的中美俄三边关系,总体保持了此前的格局,但出现了较大调整.就美国而言,一方面显现了强劲的进攻现实主义和帝国态势,另一方面基于国家利益而调整了对俄和对华政策,对俄关系出现了较大进展,对华关系则渐趋常态.就俄罗斯而言,一方面通过"西进",与美国和北约建立了新型战略关系,另一方面基于国家利益而继续开展全方位外交,保持并发展了传统的对外关系.就中国而言,一方面坚持和平外交,发展中俄关系,改善中美关系,同时坚持自己的国家利益,强调多极化,坚持同美国的霸权主义进行斗争.  相似文献   

14.
孙洪波 《当代世界》2008,(11):40-4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拉美实施战略收缩,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几乎陷入停滞状态。随着国力逐渐恢复,俄罗斯积极谋求重返拉美,并得到了拉美国家的响应。近年来,俄罗斯高层领导频繁出访拉美,不断加强与拉美国家的政治、经贸及军事合作。特别是俄格冲突后,拉美与俄罗斯的外交互动更为紧密,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俄罗斯重现拉美以及拉美的外交回应,毋庸置疑,必将催生西半球国际关系的新棋局。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的俄罗斯外交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的俄罗斯社会处于改革和转型过程中,其对外战略也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最初的全面倒向西方,逐步演变为全方位、多极化和实用主义的外交取向,最终目标是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与西方的关系由热变冷,逐步拉开距离;与东方的关系则由冷变热,逐步修复传统友好关系.普京上台后,俄罗斯的外交战略更加清晰,实用主义色彩更加浓厚,基本确定了未来俄罗斯外交的总体走向.  相似文献   

16.
王伟 《当代世界》2008,(6):16-18
2008年5月,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统后不久,梅德韦杰夫访问了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并将于6月初访问德国,这是一幅经过精心选择的外交路线图。按照俄罗斯的外交传统,国家元首的首次出访务必圆满顺利,因此一般首选关系较好的国家,而出访路线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其外交优先方向。梅德韦杰夫通过首访明确表达了对普京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延续:独联体是俄罗斯外交的最优先方向;亚洲合作需要加强,中俄战略合作关系将进一步深化;俄欧关系亟待改善。它表明俄罗斯将在东西方之间采取更加平衡的外交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战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新变量相互交织,诸如俄乌冲突、全球性通货膨胀等“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叠加出现。美国拜登政府不断调整外交战略,重点在新兴技术等领域不断加大对华遏压力度;通过“桥接”跨大西洋联盟和远东的“轴辐式”同盟,同时加强同中、俄的战略竞争。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给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造成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铁路轨距是带有地缘政治属性的技术标准。亚欧大陆的铁路网可分为准轨区、俄轨区、印轨区、米轨区四大轨距区域,俄罗斯、欧盟和印度都在巩固和扩展各自的轨距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是被俄轨区、印轨区、米轨区包围的东亚准轨铁路"孤岛",准轨发展空间严重受限,面临严峻的轨距地缘政治环境。中国的跨境铁路运输和建设都饱受轨距差异困扰。新建多条跨境铁路中,有些已达成准轨共识顺利推进,有些因为轨距分歧停滞不前。俄罗斯、欧盟、印度等大国和国家集团的轨距战略均凸显了轨距的地缘政治价值,中国集二线改轨教训值得汲取,即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战略价值。轨距问题的战略含义值得重视,但要考虑到相关国家的安全关切。中国制定未来的"轨距战略"要因地制宜,遵循"一国一策""一线一策"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方案。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学者B.Π.古林教授近日在俄http:// geopolitika.narod.ru网站发表了题为《新世界格局中俄罗斯的安全问题》的文章,对当代世界的地缘政治状况、俄罗斯在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中所处的位置、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现将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柳丰华 《当代世界》2009,(12):41-43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和美国在俄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俄美博弈的焦点先是东欧,在东欧沦为美欧的势力范围之后,又转向了独联体地区。俄美在东欧和独联体的地缘政治博弈是两极格局坍塌的必然结果,它不仅关乎冷战后欧亚大陆上“地缘政治真空”的填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