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审前羁押的期间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办案机关利用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变相延长审前羁押期限的现象,极大地侵害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人权。比较国外审前羁押期间的有关制度,我国立法规定和实践操作既有可取之处,也有不足的地方,应从立法和监督救济两个方面完善审前羁押期间制度,以改善审前超期羁押的状况,贯彻及时审判原则,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2.
中日刑事羁押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羁押是限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身自由,保证侦查和审判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同时羁押也是最严厉的一种强制措施.保障人身自由权是保障一切人权的基础,应当借鉴日本羁押法律制度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的羁押法律制度:设立羁押司法审查制度,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辩护权,缩短羁押的期限,建立我国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3.
教育保护是少年司法的基本理念之一,在审前羁押中同样需要体现。在目前审前羁押率过高的情况下,对未成年人教育维度的保障具有独特意义。在比较法视野中,国际社会均强调审前羁押状态中未成年人的教育需求,但从实践中来看,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在我国存在着相应的教育困境,分别为羁押理念的困惑、逮捕条件的异化、风险评估的忽略与教育支持的缺失。对此,需要转变司法理念、界定羁押条件、规范羁押适用、强化教育支持,实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保障。  相似文献   

4.
审前羁押是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适用该措施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丧失。审前羁押体制中的司法官员是否适格,即是否独立和公正是审前羁押裁决是否公正的关键。在两大法系国家,决定审前羁押的司法官员是法官。欧洲人权法院的判决认为,无论决定审前羁押的官员是法官还是其他官员,只要该官员独立于行政权和诉讼当事人,他就是独立和公正的。在我国,决定审前羁押的司法官员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有必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转变观念、树立人权保障意识●加强学习、提高执法水平●完善内部监督检查责任制●加强公安侦查部门与检察机关的配合与制约羁押是指对被依法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放在法定场所,予以强行囚禁看管的方法。羁押是与拘留、逮捕密切联系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经依法逮捕或拘留就不可羁押。拘留、逮捕是羁押的前提条件,羁押则是拘留、逮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羁押的任务是由公安机关的看守所承担的。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9条、第124条、第126条、第128条对羁押的期限有详细规定。然而,从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的情况看,在侦…  相似文献   

6.
黄菲 《传承》2010,(3):130-131
我国审前阶段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呈现"高羁押率"的特点,给未成年人权利造成损害,尝试公诉环节建立新的刑事强制措施适用机制,运用公诉裁量,根据未成年人不同个体条件和案件情况合理性确定刑事强制措施不同层次的适用,逐步缩小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范围,扩大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范围,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保证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审前阶段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呈现"高羁押率"的特点,给未成年人权利造成损害,尝试公诉环节建立新的刑事强制措施适用机制,运用公诉裁量,根据未成年人不同个体条件和案件情况合理性确定刑事强制措施不同层次的适用,逐步缩小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范围,扩大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范围,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保证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8.
从立法上完善我国的未决羁押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未决羁押制度存在着羁押适用率高、超期羁押现象普遍、逮捕未与羁押实行分离、看守所未能充分保障被羁押人合法权利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该制度的规定欠缺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立法机关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未决羁押期限,实行捕押分离制度,进行看守所体制改革,使未决羁押制度既能保障司法办案,又能保障被羁押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9.
全国检察机关超期羁押案已清理完毕,高检院于去年11月25日公布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防止和纠正超期羁押的若干规定》,其中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承诺,在每年年中和年底两次向全国检察机关通报检察机关办案中执行法定羁押期限情况。检察机关要全面、正确掌握逮捕条件,慎用逮捕措施,对确有逮捕必要的,才能适用逮捕措施。对于已经逮捕但经侦查或者审查,认定不构成犯罪、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当及时依法作出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的决定,释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实行、完善听取和告知制度。…  相似文献   

10.
危险驾驶罪不能判处有期徒刑或其以上刑罚,并不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逮捕条件,这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由于不能逮捕,实务部门往往想方设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羁押,甚至出现了超期羁押、违法羁押的情况。有观点认为可以通过适度提高法定刑、灵活运用拘传措施来解决问题。然而,轻罪不羁押,至少尽可能不羁押是国际通行的原则,上述做法并不符合我国刑事诉讼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究其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缺乏相配套的轻罪处理程序、审前羁押程序门槛过低。应当设立相应的轻罪程序,同时将到案与羁押相分离、提高羁押的程序门槛。唯此,方能根本解决危险驾驶罪中出现的程序问题,使轻罪程序走上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规范了强制措施的适用,加强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其中,对逮捕的必要性进行了细化,同时增加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讯问犯罪嫌疑人和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程序。但是,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审前羁押制度的规定还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2.
法律问答     
对逮捕后取保候审又再次收监的,应如何办理法律手续,羁押期限如何计算编辑同志:某犯罪嫌疑人因强奸被逮捕,后在看守所患严重疾病被取保候审。在尚未移送起诉时,此人病已痊愈,我局欲将其再次收监,但不知如何办理法律手续。请问:对逮捕后取保候审又再次收监的,应如何办理法律手续?羁押期限如何计算?河北阜城县公安局法制股阜城县公安局法制股: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2000年8月28日高检会〔2000〕2号)第32条规定,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对于已经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相似文献   

13.
关于未决羁押期限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未决羁押”,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院做出生效裁判之前被剥夺人身自由的状态。在我国,“未决羁押”通常也称“审前羁押”。本文中所讲的羁押不包括由于拘传或留置措施导致对人身自由短暂限制的状态,而是专指具有特定内容、专门程序、能够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较长时间内失去人身自由的一种状态。它最大的特点是:拘留、逮捕后仍将保持继续剥夺人身自由的一种持续状态。这种可能持续至法院作出生效裁判之前的剥夺人身自由的状态,就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侦查羁押期限的含义,法律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的种类以及侦查羁押期限的折算和例外。对于侦查机关依法办案,正确和严格执行办案期限,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逮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逮捕率居高、畸形,逮捕功能被异化,逮捕、羁押制度尚未完善,行政化逮捕审查影响审批程序的开放性。因此,我国立法对旧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完善,主要体现在细分规定了逮捕条件、完善了逮捕审查程序、规范了逮捕执行程序、增加了逮捕羁押的审查程序。新《刑事诉讼法》对逮捕制度的完善保障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权,确保了我国司法的公平与公正。  相似文献   

16.
刘迎春 《前沿》2007,(8):94-95
取保候审与拘留、逮捕相比,其既可以不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其能照顾家庭或者从事原来的工作和劳动,又能减少国家用于在押犯的生活、管理方面等费用的开支,从而减轻羁押场所的压力。司法实践证明,取保候审的正确适用对于司法机关依法查清案情,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顺利实现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剑峰 《求索》2013,(2):196-198
我国99%的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处于被持续羁押的状态.羁押必要性审查能够缓解这一状况,并缓解社会矛盾.节约司法资源。30%左右的犯罪嫌疑人不应当被羁押.而60%左右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不被羁押.司法机关应根据“三段四审”的规定,遵循利益权衡原则、比例原则、参与和尊重原则及优先适用原则,切实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逮捕是刑事诉讼中严厉的强制措施,它的严厉不仅体现在要完全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而且对被逮捕人的羁押时间较长,往往要持续到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为止,因此,逮捕的适用必须慎重。司法实践证明,合理适用逮捕可以有效地防止犯罪嫌疑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行为,而滥用逮捕则会严重地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损害司法机关公正办案,司法为民的形象。因此,对无逮捕必要作探讨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审查起诉中倒签期日与预借期间侵犯犯罪嫌疑人期限利益,讯问形式化侵犯犯罪嫌疑人诉前申辩权利,滥用延长审查起诉期限及退回补充侦查的规定变相延长羁押期限,限制律师与犯罪嫌疑人会见侵犯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强化人权保障的立法工作,为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提供规范保障;强化司法者现代法治理念教育,为犯罪嫌疑人权益的保护提供主体保障;强化部门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做好犯罪嫌疑人权益保护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房国宾 《理论月刊》2010,(6):111-113
审前羁押替代措施的适用,利于消除审前羁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被追诉人的合法权利。文中分析了该项制度的价值,比较了各国立法对此问题的具体规定,同时提出在我国构建该项制度的具体设想,冀益于完善我国的审前羁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