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昌起义后,各地保路军包围了成都。赵尔丰控制不住四川的局面,只得将政权交给四川保路运动的领导人蒲殿俊等立宪派人士。1911年11月27日,四川这个大清帝国人口最多的省份,终于宣布独立,建立“大汉军政府”。尹昌衡出任军政部长,被推为都督后,立即着手组织军政府。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后,四川就出现了成、渝两个军政府并存。尹昌衡曾打算武力统一,  相似文献   

2.
陈云向共产国际所作有关长征的汇报,对于促成共产国际认识转变以及对于长征和中国革命的支持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陈云有关长征的文献主要涉及《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报告》《随军西行见闻录》《英勇的西征》。在长征文献的研究中,陈云有关长征文献的发现及价值已有充分研究,不过有关《随军西行见闻录》著述时间地点的论述存在不同的说法,分析探讨此疑问,对于学界深入了解陈云有关长征文献的价值意义,加深对红军长征的认识了解,有着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邵予奋 《共产党人》2006,(21):48-49
1936年5月18日,中共中央组建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向甘肃、宁夏进军,进行西征作战。西征红军在今宁夏南部地区转战半年之久,进行了10多次重大战斗。由于红军指战员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仅取得了西征作战的伟大胜利,开拓  相似文献   

4.
魏国营 《共产党人》2011,(18):52-53
1936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发布西征命令及西征战役计划。由红军一方面军第一、第十五军团和红二十八军、红八十一师、骑兵团等共1.7万余人,组成"中国人民抗日红军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作战。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任  相似文献   

5.
第一,海伦作为北满抗联部队西征的目的地,是《红灯记》创作的历史背景。沈默君曾经说过,《革命自有后来人》的历史背景就是北满抗联的西征。1938年初,北满省委开始组织抗联主力部队西征,到1938年底,北满抗联主力部队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军都先后到达海伦地区,完成了战略转移。艰苦卓绝的西征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部队的战斗故事,有地方党组织和群众支援抗联的故事,也有地下交通员的故事。《红灯记》所描写的就是发生在西征期间,抗联地下党、游击队和交通员的英雄故事。海伦作为抗联西征的目的地,是敌我双方激烈斗争的旋涡,英雄事迹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6.
宁夏是红军西征时期的重要地区,毛泽东眼中的宁夏与“宁夏战役”,显示了当时宁夏特殊的地理空间。红军西征与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之间的联系,山城堡战役的胜利,促成了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红军西征与西安事变,其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依旧昭示着后人。  相似文献   

7.
宋石男 《廉政瞭望》2011,(18):23-24
每种命运只吸引它要降临的人,每种人也只吸引他耍迎来的命运。尹昌衡.这个在保路运动后收拾兵变残局。27岁即任四川军政府都督的大胆军人,最后仍难逃被乱世消磨英雄气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杨靖宇所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一军曾在1936年6月和11月,先后进行了具有影响的两次西征,这在抗联一军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一、两次西征之比较第一次西征的具体目的是为了开辟新游击区和贯彻“六三指示信” 的需要.1936年5月中旬,抗联一军领导人杨靖宇在本溪县草河掌山区的汤池沟,召集师以上干部军事会议,会议决定由一师西征,以本、桓抗日游击根据地为依托,向西发展,将抗日游击区扩展到辽宁中部以至于辽宁西部,并逐步与关内我党领导的武装力  相似文献   

9.
红军西征是上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为打通国际交通线,巩固扩大西北革命根据地,开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局面而向西征战甘肃、宁夏的重大战略军事行动,习仲勋在红军西征期间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地做了大量工作,为巩固和扩大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再立功。  相似文献   

10.
《党建文汇》2011,(3):38-38
饿极了拽衣服上的棉花吃 1938年7月31日,时任东北抗联第五军政治部主任的宋一夫在西征途中携款叛变投敌,供出了东北抗联第二路军的西征地划,日本关东军随即调集大批部队对参加西征的各支抗联部队进行堵截。  相似文献   

11.
1937年5月,红军干部林月琴与红军著名将领、后方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在延安喜结良缘.林月琴本来有丈夫,由于丈夫随张国焘的“西路军”过黄河西征.这次西征,不仅损失惨重,传来的消息说西路军全军覆没,噩耗无情地撕碎了林月琴团圆的美梦.  相似文献   

12.
白启辉 《共产党人》2006,(14):48-49
红军西征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争取、团结东北军,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早日形成。西征初期,我们在东北军中的工作目标:第一,不是瓦解东北军,分裂东北军,而是使东北军成为坚强的抗日武装力量;第二,不是把东北军变为红军,而是使东北军变为红军的友军。“争取东北  相似文献   

13.
郭小涛 《共产党人》2006,(10):48-49
1936年6月11日,西征红军右路军红十五军团包围豫旺县城下马关后,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决定,派红七十三师一部和马青年为师长、欧阳武为政委的回民独立师进攻王家团庄,扩大红军西征在宁夏回族中的影响,打击马鸿逵的反动势力,进一步巩固、扩大陕北革命根据地。王家  相似文献   

14.
一、红军主力突围西征湘赣省委坚持斗争一九三四年八月,红六军团被迫离开省委和湘赣军区所在地——江西永新的碧江州,十月间开始突围西征。那时,我所在的红军老五团,是江西泰和和永阳游击队编成的,有六、七百人,武器弹药很少。我们全团奉命去井冈山,在黄  相似文献   

15.
傅兴国 《共产党人》2012,(16):12-13
在革命战争年代,宁夏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是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地方,是红军西征的主战场。在红军长征、西征期间,红二十五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都曾先后途经、转战宁夏。数万红军将士在此浴血奋战,我们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06,(18):48-49
邓小平一生曾先后四次到过宁夏。1936年5月,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与左权、聂荣臻、朱瑞等同志一起率部西征,第三次来到了宁夏。西征战役打响后,红一军团一路势如破竹,阜城一战,击溃马鸿宾三十五师主力,于6月中旬进抵宁夏固原清水河畔,分驻七营、马莲窝子、吊嘴子、  相似文献   

17.
形成西北抗日新局面是西征的重要战略意图,西征期间党和红军统战政策的制定和有效实施为形成西北抗日新局面孕育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军事环境,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执行为形成西北抗日新局面奠定了广泛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各地的建党建政活动为形成西北抗日新局面提供了牢固的组织保证和社会根基。  相似文献   

18.
卢振国 《党史博览》2005,(11):24-26
1934年8月,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由中共中央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治委员王震率领,从江西遂川突围西征,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转战,冲破敌军重重封锁线,行程2500公里,于10月24日在黔东地区与贺龙部红二军团胜利会师。红六军团先期突围西征,拉开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  相似文献   

19.
布青沪 《共产党人》2012,(Z1):99-100
1935年8月至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红一、二、四方面军先后长征来到宁夏,期间,红一方面军发起西征战役再次转战宁夏。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不仅取得军事上、政治上的伟大胜利——在三大主力红军的会师、会聚,红军胜利结束长征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将陕甘苏区扩大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对民族宗教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酝酿红军西征和出兵陕南计划,周恩来请张学良为红军提供必要的现金和军火帮助1936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酝酿红军西征。同时,决定派红二十八军出陕南.与陈先瑞部第七十四师会合,转进河南,争取在鄂豫皖三省间取得新的发展条件。5月12日,周恩来与张学良秘晤于肤施。会谈中,周恩来向张学良通报了正在酝酿中的西征和出兵陕南计划.着重地请张学良提供红军必要的现金和军火帮助,提出了七九子弹10万发的单子.要求将其中6万发运送至肤施城,另4万发送给将出陕南之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