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部分学者认为由于欠缺法律信仰生成的土壤,我国传统社会根本不存在法律信仰。而事实上,我国传统社会是存在法律信仰的,不过在信仰程度、信仰方式上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信仰是一种伦理价值型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人的生命的信仰,是对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的信仰.它因人的生命有三重维度而也相应的有现实性、理想性和超越性三重维度.在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解读中存在两种误区,其本质都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关怀生命终极超越性的否认.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理性信仰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容忽视的维度。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坚持理性解读,从宗教批判、理性根基、理性维度着手,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行理性剖析,找准信仰的内涵偏差、内在缺乏、外部困扰,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否定和怀疑的根由,以理性的目光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问题,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核心定位,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其成为大众不能脱离的生命信仰,真正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充实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性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4.
法律得以被信仰并不必然存在逻辑上的支持,西方式法律信仰是在特定历史时空下自发形成的。中国语境的法治建设不能简单地期待于西方式法律信仰,而要立足于本民族实际,探索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法治道路。  相似文献   

5.
法律信仰存在与否是一个广受争议的问题,实质上是关于对信仰能否脱离神意的定位差异以及其与理性是否能够相容的争议。信仰形成过程以及践行都不排斥理性,这和信仰对象的性质密切相关,真正法律信仰应该突出“法律”所特有的品质,对“法律”内在品质的层次分解而非“意识”的结构为划分对象并重新界定法律意识的结构,才能分解出现代法律信仰的必要构成,即权利意识和规则意识,培养真正科学、健康的现代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6.
法律信仰存在与否是一个广受争议的问题,实质上是关于对信仰能否脱离神意的定位差异以及其与理性是否能够相容的争议。信仰形成过程以及践行都不排斥理性,这和信仰对象的性质密切相关,真正法律信仰应该突出“法律”所特有的品质,对“法律”内在品质的层次分解而非“意识”的结构为划分对象并重新界定法律意识的结构,才能分解出现代法律信仰的必要构成,即权利意识和规则意识,培养真正科学、健康的现代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对全国20所高校的20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大学生存在一定的信仰缺失、对主流的指导思想认同度低、价值观念功利化等问题。建议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信仰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营造浓郁的信仰教育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大学生信仰自我教育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员的信仰是其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强烈信奉热爱崇敬之情。在一些党员中,信仰模糊、信仰淡化、信仰动摇、信仰缺失、信仰异化、信仰危机等各种程度不同的问题,都始终存在着。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之进行治理,着眼于从“党员要时刻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全力做好信仰的日常维护工作、注重在实践中锤炼信仰以及党组织要抓好对党员的信仰教育”等视角入手,科学设计、整体谋划党员坚守信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信仰无论对个人和社会都非常重要,不同的信仰会带来不同的人生。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好的,但部分学生也存在严重的信仰问题,这向我们提出了大力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性。本文试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进行信仰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福州市台江区九案泰山信仰为例,分析了小区域民间信仰保持活力的因素,探寻城市化给其生存和发展带来的挑战和冲击,同时以民间信仰的视角寻找城市化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