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乏弹与损伤     
乏弹 (spentbullets)是指人们朝天射击后落下的弹头 ,由其造成的损伤称为乏弹伤。尽管乏弹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几率仅为枪弹伤的 4 /10 0 0 0 ,但可能造成严重的损伤 ,甚至可致命。鉴于其研究绝大多是案例报告 ,系统研究甚少 ,本文复习近年来有关的文献 ,对损伤的特点及发生机理进行综合分析 ,以供同仁参考。一、历史回顾自从使用枪支以来 ,人们普遍认为不能预测射向天空的子弹落在何方 ,直到目前 ,仍有部分人认为子弹会留在天上 ,永不落下 ,这就是为什么时至今日人们在紧急的情况下仍会向天鸣枪的原因之一。Beajanin于 17…  相似文献   

2.
枪弹直接射击造成人体损伤在法医实践中常见,但向天射击后落下子弹(乏弹)对人体损伤在国内法医文献中还未见报告,本文就案例的发现,结合近年来有关的文献复习,就乏弹对人体的法医病理特征进行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1 案 例   某男, 40岁,某年 11月 5日早晨 7点左右,被警察追击罪犯时鸣枪后落下的子弹击伤头面部,伤后 1小时被送至某医院就诊,查体: T36.2℃, P90次 /min, R20次 /min, BP17/11kPa,神清,检查合作,右眼眶下外有一类园形创口,直径约 0.5cm,右眼睑瘀血肿胀,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水肿,前房深浅正常,前…  相似文献   

3.
霰弹火器所造成的损伤比较复杂,且在“二伤”鉴定标准中没有专门条款,故在损伤程度的评定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介绍19例评定的资料,将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法医同行进行商榷.1.资料:我们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特点、并发症及后遗症、鉴定时间和评定结果等,将19例资料列表介绍如下(见表).2.案例:刘某某,女,28岁,某县金水乡农民,1995年5月19日在石咀村,被人用猎枪击伤.临床检查:神志清楚,右手及腕部多弹眼,约20余粒;右臀部约50余粒.右手活动受限,部分弹眼出血.  相似文献   

4.
1990年12月27日,某县500多村民因“宿怨”诱发,动用了100多支土枪、土炮及少数猎枪,乘某村不备之际,攻击该村。烧毁房屋近百间,死3人,伤27人。法医对其进行检验,在伤者27人中,除8人重伤外均为轻伤和轻微伤。死(伤)者致死或成伤原因,均由委弹火器所致。法医学检验法医学检验包括对尸体和伤者的检验,前者主要查明死因和分析损伤特征;后者则参照“二院二部”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对伤者的损伤程度作出初步评定。对于弹丸等异物残在胸腔、肺组织内或肩、流膝等大关节需手术者,且可能造成后遗症者均定为重伤。通过对死(伤)者的检…  相似文献   

5.
法医尸体检验鉴定中,头部受强大的钝性外力作用下头皮裂伤,颅脑严重损伤致死案例较多见,其中个别案例头部虽受较大的钝性外力作用造成颅脑严重损伤致死,但头皮肉眼观未见损伤,其成伤机制值得分析研究.本文就此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520起铁路路外伤亡事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发生路外伤亡事故与时间、线路状况、人为因素以及其他客观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在路外伤亡事故中,撞击和碾轧两种致伤方式最为常见,由此造成的撞击伤和碾轧伤是该事故损伤的典型表现,颅脑损伤的多态性也是其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7.
根据损伤形态准确判断拽头磕碰致伤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拽头磕碰伤是指行为人拽着被害人头发使头部往地面或墙壁撞击所造成的损伤。其力的作用方式属减速运动型,与坠落伤和摔跌伤相同。拽头磕碰伤常见于刑讯逼供、非法拘禁和虐待伤害等类案件。致伤现场常无目击证人,或目击者不作客观反映,当造成严重后果后,行为人多谎称伤(死)者系因摔跌所致。由于拽头磕碰伤与摔跌伤的暴力作用方式相同、损伤形态相似,因而,从法医学角度往往难对其作准确判定。现报道2例。  相似文献   

8.
在法医学鉴定的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需要推断致伤时间及损伤是生前或是死后造成的问题。本文通过实验对大白鼠皮肤在钝器伤后1小时内其损伤组织中的组织胺与5—羟色胺(5—HT)的含量变化进行观察,同时对生前伤与死后伤中组织胺与5—羟色胺的含量变化进行比较,探讨钝器损伤后局部组织的组织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胡新全 《证据科学》1999,6(4):173-174
在法医学活体或尸体检验实践中,由多人(有二人或二人以上致伤者)对同一人体所造成的损伤(简称为多人伤),评定其严重程度或进行死因分析,可能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眼球的位置暴露,结构极为精细脆弱,为此眼外伤很常见.在法医临床学鉴定实际检案中,眼损伤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笔者就法医临床学中遇到的视力损害鉴定难点进行分析讨论. 1眼外伤特点 (1)伤者多为男性,青少年或壮年,多为一眼外伤,或一侧较重;(2)眼球钝挫伤、眼球穿通伤、球内异物、酸或碱化学伤等常见,严重的可以造成眼球屈光间质的混浊或视网膜或视神经的损伤,引起视力丧失;(3)眼的单一损伤较少,往往造成多种组织或结构的损伤;(4)伤后并发症多见,如创伤后眼内炎症、感染、眼内增殖性病变,可继续威胁视功能和结构的恢复;(5)一侧眼伤后对侧健眼可发生交感性眼炎.  相似文献   

11.
在司法实践中所常碰到的自伤大多数都是行为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己或授意他人运用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方法造成自身损伤,称为造作伤.造作伤和自杀性损伤有不少共同之处,但是由于进行自杀和造作伤者的目的不同,因而又可表现出某些特殊的规律性,尤其时用锐器性的器械作为造作伤的工具时,其规律性更为突出,在一般的情况下是比较好认定的,但在特殊的情况下还需要参考案情、现场、精神状态和其他的旁证材料综合判断认定.对于基层法医工作者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损伤是指被鉴定人在就诊前机体所遭受的损伤,绝大多数属机械性损伤,包括钝器伤、锐器伤,爆炸伤以及交通事故损伤等;"医源性损伤"则是指由医疗因素所造成的机体损伤,即由于医务人员诊疗护理不当造成治疗必需而导致的损伤。后者并不完全等同于医疗事故所造成的损伤,因为某些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样会给机体造成一些难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3.
法国对活体损伤机体痛苦的评定廖志钢我国制定的轻重伤鉴定标准,是根据损伤对组织器官造成器质性损害或功能障碍程度确定,而从未考虑某一损伤对人机体和精神造成的痛苦,这在事实上是不合理的。法国的活体损伤鉴定,其中有一项任务即是鉴定人必须评定某一损伤对受害者造...  相似文献   

14.
利用霰弹弹杯损伤推断射击距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国产12号、16号商品猎枪及相应霰弹,以不同距离射击实验靶纸,研究弹杯损伤变化与射击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射击距离在30cm以内弹杯损伤不明显(P>0.05),30cm~70cm其损伤直径随射击距离增大而明显增加(P<0.001),呈显著正相关性,70cm~3m弹杯翻转与射入口重合,3m以外弹杯逐渐偏离中心弹道而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Yu YH  Peng H  Chen YQ  Zhang LF  Peng B 《法医学杂志》2011,27(5):358-60, 364
目的 探讨经临床行剖腹探查术的腹部穿透伤的损伤特征,归纳其损伤程度的鉴定要点,为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及修改相关鉴定标准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笔者于1990年7月-2011年2月受理的57例腹部穿透伤后行剖腹探查术的损伤案例,根据致伤物、腹腔积血、器官损伤、鉴定结论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对于腹部穿透伤行剖腹...  相似文献   

16.
创伤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造成人口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近40年来,创伤成为城市中第五位死因,农村中第四位死因.生产事故造成的损伤,直接影响着操作员工的生命安全,本文就煤矿井下伤、亡的803例进行损伤分析,期望有益于井下事故的防范、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救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大鼠原发性脑干损伤早期脑干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自制的簧片打击装置弹击大鼠枕骨结节,造成严重颅脑损伤或原发性脑干伤,取其脑干(中脑、桥脑及延髓)常规包埋、制片后作LSAB-FN染色。结果表明,在严重颅脑损伤及原发性脑干伤,可见FN沉积于血管周围间质、部分神经纤维内及一些神经细胞内,且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FN沉积量增加、范围增大。LSAB-FN法可用于生前原发性脑干伤与死后伤的鉴别和推断在3小时内损伤经过时间。  相似文献   

18.
<正> 拳击伤属徒手伤,是最常见的一类钝器损伤,在法医学活体检验中尤为常见.为探索拳击伤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掌握其损伤特征,便于作出拳击伤的客观结论,现将90例拳击伤案例作一分析,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创口形态及成伤机制分析损伤性质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运用各种手段 ,故意损伤自己或授意他人损害自己的身体 ,造成自身损伤者称为造作伤 (或称自残 )。法医学实践中以锐器造作伤多见 ,且绝大部分是自己亲手造成。作者检验 1例 ,现在报道如下。1 简要案情2 0 0 1年冬季的某日早晨 ,张某 (男 ,4 5岁 )报称 :1小时前 ,在一树林中 ,三个男子抢走张某 4万元人民币 ,并用匕首猛刺其右大腿后逃离现场。接案后 ,办案人员调查未果 ,并对伤者经济情况产生疑问 ,怀疑报假案 ,遂委托对张某进行损伤鉴定。2 检 验2 1 损伤情况张某右大腿前侧中段有纵行裂创一处 ,有少量活动性出血 ,未缝合 ,长 3 2cm …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钝性损伤的发生率虽低,但死亡率高,易发生于交通事故、扼勒、缢吊、颈部直接外力作用和高坠等案例中。颈动脉钝性损伤有5种基础成伤机制:颈部直接外力作用,颈部过度伸展和旋转,颅底骨折碎片切割,口腔内扁桃体窝处直接外力作用,头胸部复合伤造成颈动脉被牵拉。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和个案报道较多,而国内未见系统研究,不多的个案报道中,也有错误鉴定案例。本文对颈动脉钝性损伤的致伤方式、解剖学和生物学基础、成伤机制和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进行综述,希望能引起国内法医技术人员的重视,并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