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鸣牢牢地记着曹禺对自己的嘱托,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努力排观众看得懂的戏,有人艺特色的戏。也不知是刻意安排的还是某种巧合,这次北京人艺来沪演出的五部戏,其中三部都是任鸣导演的,包括《我爱桃花》、《知己》和《关系》。从年少懵懂与舞台结缘到现如今的戏剧导演,任鸣有着自己特别的故事。就在与《新民周刊》记者聊天的过程中,这位颇...  相似文献   

2.
上海的话剧观众是很有热情的,他们更需要有担当、有责任、有未来、有分量的艺术作品。说起中国话剧,离不开曹禺、郭沫若、老舍,也少不掉焦菊隐、欧阳山尊、夏淳,更不能忘怀于是之、林连昆、朱琳……而这所有的名字,汇聚而成的,就是北京人艺。岁月荏苒,北京人艺迎来了自己的60岁生日。一个甲子的时光,见证了多少中国话剧的沧桑更迭。6...  相似文献   

3.
戏作是日本近世诞生的以滑稽戏谑或风流情趣为主要特征的通俗小说群。戏作在形成之初受到孔子"游于艺"思想、以及唐宋年间"戏作诗"的深刻启示,既是文人在本业以外的学问或艺术领域的精神寄托,也是其涉足通俗文学的遁词或曰免责之词。戏作借鉴了庄子"寓言"的表现方式,试图在虚诞外表下寄托深刻的讽刺内涵,不过,戏作的讽刺并不尖锐而且呈现出逐渐消退的趋势。戏作者通常都怀有既骄傲又自卑的复杂心态,这与李渔等中国戏曲小说家如出一辙,其根源都在于将小说戏曲视为难登大雅之堂之作的儒家文学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海外华人与潮剧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陈历明也称潮州戏,这是中国一种历史渊源久远的地方戏,流传在广东省潮汕地区及闽南、台湾一些地方,在人民群众中很受欢迎,唱段随口而出,根深蒂固。成为潮人社会的一方特色,成为潮州文化的突出标志。(一)潮州戏源远流长,军在明...  相似文献   

5.
忆文漪     
如今她走了,也不过是先走一步,我们就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仍然会是一起学戏,一起排戏,一起演戏,我们仍将终身以昆曲为业,坚定不移!2022年是个难忘的一年,元旦刚过传来了我的师姐、同窗、舞台搭档、挚友华文漪病重的消息,心情顿时沉重起来。我与她从12岁开始在昆曲演员训练班学戏,她的老师朱传茗,我的老师沈传芷,两位老师也是同窗挚友,舞台伴侣,几十年如一日把昆曲视作自己的宝贵生命。  相似文献   

6.
苗炜 《新民周刊》2022,(21):93-93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场重头戏是“墙边忏悔”,就是"要么忙于生,要么忙于死"那段一安迪有句话说,是我运气不好…厄运无处不在,总会击中某个人。墙边忏悔这段戏张力十足,我以前看这段戏的时候,喜欢那些比较华丽的台词,不太留意安迪这句。  相似文献   

7.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22,(21):94-94
北京人艺的元老之一,著名表演艺术家,共和国“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先生近日以95岁高龄辞世,令人怀念不已。蓝天野先生一生,主演、导演过《茶馆》《蔡文姬》《渴望》《封神榜》等众多舞台剧、影视片,其演技被誉为“在舞台上流露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一生中最钟爱的却是国画,而且造诣颇深,还是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油画系的高材生,与李苦禅、许麟庐、黄永玉等许多丹青大家有缘,特别是他与海派画坛大师程十发的君子交、翰墨缘,堪称佳话。  相似文献   

8.
阙政 《新民周刊》2022,(29):44-45
我当了三年耶稣会的学生,那三年他们把我吓得够呛。现在轮到我吓别人了。他是紧张大师,害怕警察、害怕失控、害怕眩晕;他也是悬念大师,用经典的蒙太奇、神秘的麦高芬、对罪案的痴迷,让全世界观众为之尖叫——他就是希区柯克。法国电影新浪潮代表导演特吕弗曾说:希区柯克拍谋杀戏就像拍爱情戏,拍爱情戏则像拍谋杀戏。  相似文献   

9.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12,(14):64-66
演员在"戏外戏"中的抱怨,甚至相互质疑自己在剧中的存在等等看似"笑果"十足的处理方法,无一不是编剧有意为之,他故意削弱了剧中的政治成分,目的并非歌颂爱情,而是作为一个现代人,提出在阅读莎士比亚原著时所面临的困惑与质疑。  相似文献   

10.
荒诞戏的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时代的荒诞戏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法国剧坛上出现了一批惊世骇俗的新剧目。这批剧目,以其支离破碎的戏剧情节,莫衷一是的舞台形象,语无伦次的人物对白和令人费解的题目、主旨,震惊了一向以猎奇附新著称的巴黎观众。人们议论纷纷,褒贬所致,犹如天壤之别。不过引人深思的是,大部份人虽然在口头上叫苦不迭,认为“不知所云”,但在心灵深处却引起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共鸣:“真是荒诞的时代,荒诞的戏剧!”  相似文献   

11.
张国强 《当代韩国》2010,(4):96-106
本文以中国的"还坛神"和韩国的"东海岸别神祭"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中韩两国仪式剧进行比较,寻求其普遍性和特殊性。从演出形态来看,中韩仪式剧主要集中在仪式的娱神酬神阶段演出,其基本形态是祭夹戏;但中国仪式剧较多的是以戏代祭,韩国仪式剧一般是先祭后戏。从艺术品格来看,二者具有拙朴、风趣、即兴的艺术品格,均包含了一些游戏的特质。但中国仪式剧较多的具备戏曲萌芽的特征,韩国仪式剧较多的具备原始演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林奕华 《新民周刊》2012,(39):86-86
有人说当与具震慑性的美人四目交投时,我们往往嘴巴说一套,眼睛又说另一套,不知当时林青霞可有在空气中听到我的某种"和盘托出"?那天,在一光线柔和的大厅里,我见到了林青霞。当然,这次的"见到了",再不是过往的"这么近,那么远"——如很多年前在放映《江山美人》的戏院里,散场后,发现她就坐在我的前几排。感觉真特别,因为大银幕...  相似文献   

13.
哇扬戏是马来西亚有名的传统民间戏剧,它在剧目、表演、人物和故事等方面都既有自己的特点,又与泰国和印尼的皮影戏有共同之处。探讨东南亚影戏之间的异同,也可以看出一些文化交流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正>责任是她人生牢固的基石,真爱是她人生前行的动力,奉献是她人生永恒的追求。三十多年如一日,省人大代表吴和枝用一颗赤诚的心,一头挑着家庭的重担,一头担起社会的责任,关爱特殊人群,温暖众人之心,把人生之戏演绎得精彩纷呈。风雨之后见彩虹30多年前,花样年华的常德市鼎城区姑娘吴和枝与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致下肢瘫痪的汉寿县残疾青年陈宏坤喜结连理。  相似文献   

15.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12,(13):66-69
我不想改变任何事,所有的困难是我们变成现在这个人的重要元素,如果改变其中任何一步,你可能会跟现在不一样。就像戏里所说的那样,不要害怕面对困难、失去、改变,这些磨炼可以让我们成长。  相似文献   

16.
"遇上对的人,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或许在《这是真的》里,我们可以发现丁乃筝导演自己的爱情故事。张爱玲、赖声川、丁乃筝,这样神奇的组合会迸出怎样的艺术火花?2012年8月,一部由赖声川担任艺术总监、丁乃筝编剧导演的2012年表演工坊年度大戏《这是真的》即将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这部戏的灵感来源于张爱玲的极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7.
装睡     
张佳玮 《新民周刊》2022,(21):90-90
装睡的人叫不醒。大多数时候,是为了利益。《三国演义》里,群英会周瑜戏蒋干,要利用蒋干带一封假书信回去曹操处,行离间计让曹操杀蔡瑁张允。所以晚间周瑜与蒋干共睡,还得装睡,说梦话。蒋干盗书,盗得胆战心惊,生怕周瑜醒了;却不知周瑜为了让他盗书成功,势必装睡到底;哪怕遍天雷霆,金鼓齐鸣,都叫不醒周瑜呢。  相似文献   

18.
林奕华 《新民周刊》2015,(21):76-76
现在英美正在流行一种"现场戏剧",在某空置的大仓库,或一座废弃的酒店里,观众买了票,但不是走到已给你预备的座位,坐下来等灯光一暗,戏便开演。所谓的"现场",指戏剧不再只是发生在固定的舞台上,"舞台",化身为流动的"情境":杀人,通奸,强暴,什么都可以在观众的身边上演,只要观众遵守这种戏剧与传统戏剧的相同规则——目击可以,参与免问。也就是,眼看手勿动。按道理说,这项规矩本身就已大大减少了所谓打破舞台界限与"维护既有戏剧模式的距离"——管他站在演员身旁抑或隔了多远看戏,观众仍然是观众。  相似文献   

19.
何映宇 《新民周刊》2013,(33):32-34
在她眼中,孔雀,不仅仅是鸟,也是人,是有情世界的芸芸众生。可以说这出戏汇集了杨丽萍40年舞蹈艺术的精粹,是她艺术生涯的人生总结。济南,山东剧院,大型舞剧《孔雀》一票难求。都是冲着杨丽萍来的。《孔雀》,自去年9月开始巡演,一直要演出两年,杨丽萍说光是订单已经订至明年年底(这还不包括国外的演出邀约),可见此剧的火爆程度。  相似文献   

20.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12,(29):63-64
他是《失恋33天》里的高富帅,他是"非常林奕华"舞台上的"千面小生"、"御用男主角",十几年闯荡影视剧江湖,却从不看自己演的片子。他就是王耀庆。从2006年的《水浒传》到2011年的《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6年之间,王耀庆几乎演遍了林奕华近年来所有的戏,而且一演就是将近200场。可以说王耀庆所创下的舞台剧演出场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