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2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宣布解除对越贸易禁运.越南外交部立即表示欢迎,并称这一决定“适应了美国人民和越南人民的愿望”,是“积极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美国解除对越禁运,表明越美关系将进入一个新时期,其对东南亚乃至整个东亚政治、经济形势将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由于意识形态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越美关系的发展将是一个充满斗争的、曲折的过程.一美国对越实行贸易禁运,若从1964年美国空军轰炸越南北方并禁止战略品生产技术输往北越时算起,已长达30年;若从1975年越南实现统一后,美对越实行严厉的贸易禁运制度算起,也有19年之久。越南并不欠美国什么东西。相反,是美国在侵越战争中给越南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侵越战争失败后,美国没有向越南提供任何战争赔偿,却对越南实行旷日持久的贸易禁运,这是典型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强权政治的表现.现在,美国终于决定解除对越禁运,也并不是美国对越南发善心的表现,而是出于经济利益的需要并为其对越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2.
今日萨达姆     
海湾战争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始终坚持对伊拉克的禁运和制裁,旨在推翻其政权,以保障自己在海湾的利益。经过长达10年的封锁后,伊经济几乎陷于崩溃,老百姓缺医短药,生活贫困不堪,但是萨达姆却能化解危机,顶住了西方国家策划的各种阴谋,使美国的倒萨计划屡屡落空。在前  相似文献   

3.
目前,证据明确地表明苏联政府从最近中东危机中得到了好处,它把石油卖给美国和西欧而赚了超额利润。苏联把阿拉伯的石油以高达百分之三百的价格转售给欧洲,而得到一部分超额利润。此外,苏联无视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和荷兰的石油禁运——尽管苏  相似文献   

4.
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的战略,主要发展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但是, 中国并没有放弃资本主义市场,关闭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大门,而是在美国禁运的夹缝中竭尽 所能地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贸关系。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政府的重点是尽可能地从资本主 义世界抢购抢运物资。战争爆发后,面对更严厉的禁运,中国政府利用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采取 重点突破、以民促官、以货易货等策略,发展了与英国、日本、法国等多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关系, 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的封锁。  相似文献   

5.
张力 《南亚研究季刊》2011,(1):11-17,58
美国自1998年起对印实施高科技贸易制裁,涉及军民"双用途"的高科技项目禁运成为影响印美关系的重大障碍。随着近年来印美战略关系日益升温,印美民用核能合作启动,美国支持印度以特殊身份参与国际防扩散和军控机制,印美双方从各自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出发,力图通过讨价还价推动高科技出口解禁的进程。奥巴马政府新近宣布对印度国防与民用航天部门解除制裁,表明印美双方围绕该重大问题的利益协调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多年的对印高科技禁运接近尾声。尽管印美围绕印度战略核发展的矛盾继续存在,但高科技贸易解禁将为印美战略关系提供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古巴共产党是现在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执政的共产党之一.古巴是亚洲以外唯一的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执政党,古巴共产党遇到的困难是巨大的:从外部来看,近在咫尺的美国一直对古巴实行敌视政策,从经济封锁、贸易禁运、外交孤立、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到军事威胁;从内部来看,困扰古巴的主要是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7.
苏芬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安全利益而置芬兰国家主权利益于不顾,主动挑起的一场先发制人的侵略战争,是苏联民族利己主义的表现。美国介入苏芬战争有其政治、经济以及政治文化上的根源,美国针对苏联提出"道义上的禁运",使两国贸易关系受到很大冲击。  相似文献   

8.
一、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以后,美国对古巴采取敌视政策,从经济封锁、贸易禁运、政治孤立、军事入侵与威胁到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手段和利用各种机会对古巴进行打压,以颠覆古巴政权和社会主义。1960年美国开始对古巴实行全面禁运,1961年同古巴断交并支持古巴流亡分子1000多人从猪湾入侵古巴。1962年,美国利用古巴导弹危机武装封锁古巴。  相似文献   

9.
能源问题被美国新政府列为最重要和最紧迫的任务,布什入主白宫的第二周即建立了由副总统切尼牵头的国家能源政策发展小组(NEPD),负责制订全国性的能源生产和分配政策。5月17日,布什发布了《国家能源政策》,待国会表决通过后,将付诸实施。这项精心规划的新政策显示了布什政府对传统能源工业的关注,也体现出经济决策的新思路。从该政策的覆盖范围和执行力度看,是美继减税方案后又一重要经济决策,如得以实施,必将对美国内经济和国际能源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一、出台新政策的背景 美国能源供应的紧张形势是促使美政府改变能源战略的直接原因。美政府认为,美正面临70年代石油禁运以来最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国内能源供给和需求之间已出现根  相似文献   

10.
“红十月”糖果厂安装了生产夹心糖果的第一条流水作业线。苏联贮藏食品的冷库总容量为66.14万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略物资”禁运。安加尔斯克、杜金卡(泰梅尔)建城。1月 有工资和其他收入来源的获得勋章的公民以及军人(列兵、军士和准尉除外...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制裁恐怖主义的制度包括决议中的规则和机构中的规则两部分。决议中的规则由综合名单、冻结资产、旅游禁令和军火禁运组成;机构中的规则指机构的职能与运行程序。有别于针对某一国家的制裁制度,联合国制裁恐怖主义的制度具有全球性、非国家性、长期性的特点;制裁制度的建立者和人员构成体现了西方国家所居的主导地位;制裁制度运行的动力则来自于美国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和制度性霸权。联合国制裁恐怖主义制度具有非国家性,不会与国家主权原则冲突.中国应在联合国的制裁恐怖主义制度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南南合作中,阿拉伯产油国的资金所起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拟就阿拉伯产油国资金的形成和流向、它在南南合作中的作用、遇到的问题及前景作一初步的探讨。一阿拉伯产油国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长期以来石油资源被国际石油垄断资本所控制。随着阿拉伯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时,阿拉伯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对西方工业国实行石油禁运,并从国际石油垄断公司手中夺回了石油生产、标价、销售等权利,逐步将外国石油公司股权收归国有。以后又多次提高石油价格,给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以沉重的打击。由于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伴随而来  相似文献   

13.
章波 《西亚非洲》2000,(6):31-35
二战结束后,苏联的威胁、美国的拉拢和对援助的需求使土耳其向美国接近。在对抗苏联这一共同目标下,土耳其和美国最终在1952年结成战略同盟关系。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土美关系中的矛盾日益显现,1975~1978年美国对土耳其实行武器禁运是两国关系的最低点。解除武器禁运后,土美关系趋于缓和,但土耳其更加注意维护本国和民族的利益,而决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相似文献   

14.
卡斯特罗和古巴的社会主义实践徐世澄在距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只有90海里的加勒比海上,屹立着西半球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自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以来,无论是美国长期的经济封锁、贸易禁运、派遣雇佣军入侵,还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15.
日本对华高技术出口政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日本对华高技术出口 政策的形成  在历史上,西方国家出于政治目的,曾经限制对华高技术出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二战后成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COCOM),主要目的就是限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出口,尤其是高技术的出口,该组织下设专门小组负责对华禁运。日本作为西方阵营的重要成员和美国政策的追随者,在冷战的“遏制”链条中,与中国之间不仅延续了自近代以来地缘政治的对峙,更形成了意识形态上的对抗。这一时期日本对华高技术出口政策的特点是条件苛刻,管制严格。后来面对苏联的威胁,双方摒弃了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结…  相似文献   

16.
美国对古巴制裁已为强弩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为压古巴改变社会制度对古实施制裁已有40年 ,给古巴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困难。面对超级大国的高压政策 ,古巴人民坚持历史的选择 ,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 ,同时进行经济改革和积极开展争取国际社会支持的外交活动 ,摆脱了冷战结束后失去前苏联援助的困境。美国制裁政策未能奏效 ,面临国内外要求解除对古禁运的压力 ,开始放松对古制裁。但是美并未放弃对古巴的敌视 ,古巴人民彻底打破美国的封锁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7.
半年多以来,里根政府对尼加拉瓜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政策:军事威胁、政治恫吓、经济封锁、贸易禁运,乃至重新恢复对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组织的援助,进一步加剧了美尼两国之间和整个中美洲地区的紧急局势。  相似文献   

18.
日本是我国对外关系中的一个重点国家。中日两国有两千年的传统友谊,但在甲午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日本大举侵略我国,破坏了国家关系。第二次大战后,日本又追随美国、敌视中国,参与制造“两个中国”,参与对中国的封锁禁运,阻碍了中日往来和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国人民和政府,为了恢复和发展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和中日两国的国家关系,作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日关系从民间往来到正式建交,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周恩来总理作为新中国的外交首脑,对中日关系有许多卓有远见的分析和判断,他为中日友好亲自做了大量的工作。值此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际,笔者就  相似文献   

19.
从美对古新立法看美古关系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 1 0月 2 8日 ,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一项允许向古巴出售食品和药品的立法。对此 ,西方舆论认为美国正在松动对古巴的封锁。路透社说 ,这可能是在美国对古巴 40年禁运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化。古巴政府则说 ,该立法实际上加强了对古巴的禁运 ,数十万古巴群众上街游行抗议美新举措。笔者认为该立法具有两重性 ,既有对古巴封锁松动的一面 ,又有强化封锁的一面 ,是美国内对古巴缓和派和强硬派较量的结果 ,它在美古关系的改善方面仅具有象征意义。从该立法的艰难产生过程和附加的许多限制性条款来看 ,美反古势力略占上风 ,预示着美…  相似文献   

20.
马六甲海峡等能源运输通道的现实风险主要来自和平时期的海盗、恐怖主义和运输事故,而不是战争状态下大国的军事封锁和石油禁运,且这类风险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总体影响相对有限。对中国而言,海上能源运输风险防范的重点在于加强相关设施建设、增进多边战略对话与合作、改善运输通道管理及共同研究海上替代路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