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信用建设是我省“八八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循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正确方向,宁波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又出新招。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宁波市社会信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然而,随着"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人们的诚信意识受到强烈冲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等屡见不鲜,可以说,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软肋"。  相似文献   

3.
叶慧  沈雁 《今日浙江》2020,(8):48-49
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称心、用得舒心,是省委、省政府对浙江人民作出的承诺.自2016年12月浙江启动“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以来,累计培育发展各类放心消费单位14.9万家,创建无理由退货单位6.5万家.如今,从小店到商超,从销售到生产,从服务到监管,浙江构建起一套日益成熟的市场监管体系,营造了一个放心有序的消费环境,老百姓的消费体验感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4.
陈红 《重庆行政》2008,(3):58-59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孔子曾云:"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存,诚信是立人之本、是执政之基、是处事之要。"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要讲诚实、守信用。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信用保障法律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代表国家对自由经济、民事活动进行适当干预,确保各类经济、  相似文献   

5.
《政协天地》2016,(4):7-8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信用体系怎么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其中,政府以身作则带好头,引领社会诚信建设更是重中之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住闽全国政协委员张帆代表民进中央在大会上作题为《诚信政府领跑诚信中国》的发言,道出了建设诚信政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赢得热烈、持久的掌声。现将发言刊登,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6.
一、为政以信:社会信用的基石 信是立身之本,更是立国之基.个人失信,害在数人;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而政府缺乏信用,则德治难行,权威不立.因此,打造"信用政府"则是构建信用中国的关键.政府失信,对整个社会信用问题的负面影响极大.现今的信用危机与一些政府行为的失范有密切关系,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要从政府做起.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重义守诺的民族。著名的商鞅变法,就是从树立信用赢得民众信任开始。所谓“民无信不立”,“人无信不知其可也”。“仁、义、礼、智、信”的“信”,就是信用。中国人世代奉行“一言重九鼎,泰山反为轻”的准则。“得  相似文献   

8.
孙永平 《政策》2002,(9):33-33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信用,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对一个地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良好的信用环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温州市龙湾区以新型模式为依托、以"数智"平台为支撑、以信用监管为补充,进一步创新药品安全监管方式、整合安全监管力量,有力促进了药品安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2020年,该区执业药师在线监管做法入选浙江"互联网+监管"地方优秀案例.  相似文献   

10.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 总理对信用建设这一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引起“两会”期间会内会外的强烈共鸣! 是啊,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存,社会无信不安,信用实在太重要了。正因如此,在  相似文献   

11.
正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创新推进社会信用建设,对于提升国家治理有效性,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2月28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论坛杂志社、国家治理周刊、人民智库主办的"国家治理高峰论坛信用中国峰会"在京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12.
易映森 《当代广西》2006,(21):53-54
信用环境对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影响越来越大。信用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成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通行证”,被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信用缺失将无法在国际竞争中立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应对加入WTO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发展企业和个人征信,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共同打造诚信广西。一、加强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俗话说,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难兴。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对诚信的呼唤,已经成为社会舆论和社会思…  相似文献   

13.
《政协天地》2011,(12):48-48
“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因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有信则立,市无信则废”。信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仅仅靠道德教化,还需要社会信用体系来维护。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诚信理念是当代大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安身立命之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作为一项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已经成为社会文明、经济繁荣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我国的市场竞争能力不仅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价格上,还应凸显在信用美誉上。由此,高校倡导诚信教育、培育诚信观念、强化诚信意识、重铸诚信品质,以建构当代大学生的信用文化体系业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研讨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自古以来,诚信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2019年5月28日,在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首次提请常委会审议。这标志着河南的社会信用立法进程已经跨入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信用立法问题是社会信用体制搭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信用立法为市场经济运行下的信用体系提供法律依据与制度保障.因此,社会信用立法问题的研究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从法理上分析,信用立法在模式选择上有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两种路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方向、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两种权限划分方式.建立信用立法体系,应由全国人大率先制定信用基本法,严格授权立法,建立严格的征信监管法律责任制度,坚持信用立法的可诉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朱得旭 《中国保安》2006,(21):36-37
我国的保安服务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历经了22年实践探索发展,已经形成集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秩序维护、安全咨询、安全防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多种保安服务共同发展的新兴国民经济朝阳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保安服务企业也面临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人无信不立”,“业无信则败”。企业信用是最好的竞争手段,将成为竞争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的规划。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相继制定信用建设目标。开展信用建设对保安服务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  相似文献   

18.
读者俱乐部     
《小康》2005,(9):9-10
“人无信而不立”,信用问题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如果一个人丧失信用,将会寸步难行。而构建和谐社会,信用更是不可或缺,政府要讲信用,个人也要讲信用,小康社会同时也是个诚信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何洪周 《人大研究》2006,(11):30-32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诚信对社会的正常运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经济和社会极大发展的21世纪,我们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重塑中国信用体系,加强诚信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一、诚信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一)诚信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规范。真诚是“美德的首要和基本部分”,明礼诚信是公民道德乃至一切道德的基石。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把“承诺的兑现”(信用)看做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三大规律之一。我国更…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8,(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多个方面强调诚信、公信力和信用建设的重要性,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视。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用不断显现、价值不断被认知、地位日益重要,但依然任重道远。进入新时代,必须洞悉既往、立足时代、把脉未来,深刻把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方位和发展趋势,从而登高望远、统领全局。(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由窄到宽、由浅入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