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晓春  童晓峰 《求实》2012,(Z1):289-290
乔吉散曲的主要内容乔吉是元代后期散曲作家,籍贯是北方人,生活和创作都在南方,有散曲集《文湖川词集》、《惺之道人乐府》等编,曲辞优美,明人李开先曾高度评价散曲家乔吉为"曲中李杜"。[1]乔吉散曲的思想内容大致分为叹世、怀古、写景、言情四类。叹世散曲表现乔吉的世界观,尤其是对现实生活的不  相似文献   

2.
正《新华每日电讯》8月14日刊登字强、易艳刚的文章说,备受关注的云南"李心草案"有了新进展。中国检察网近日发布"一句话通报":8月12日,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罗秉乾涉嫌过失致人死亡案向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如果不是媒体转发时补充相关信息,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罗秉乾"就是"李心草案"嫌疑人。对于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热点案件,如此"惜字如金",显然不能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引发网友议论。  相似文献   

3.
《党建》2015,(6)
<正>李荒99年的人生道路、80年的革命生涯,让人看到一位高级领导干部的成长之路、追求之路,读到一位老共产党人的信念之歌、忠诚之歌。无论哪个年代,无论什么岗位,无论顺境逆境,李荒始终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表现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风范。心有所向,行有所动;心有所守,行为世范。纵观李荒的一生,真正做到了用"严"字正身,以"实"字处事。而"严"和"实"是共产党人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的集中体现。李荒的"严",表现在他从严律己,讲政治规矩,  相似文献   

4.
赵淑琴承租了一处公产房,与李福禄再婚后以两人的共同工龄将房子买断变成私产,房屋所有权人登记为赵淑琴.2002年,赵淑琴给李福禄5万元钱,李福禄在一张"收条"上签了名,并表示从此放弃房屋产权,同意房产归赵淑琴的女儿所有.  相似文献   

5.
霞飞 《党史博采》2009,(5):39-46
"九一三"事件后.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很顺当地按姓氏点出林彪手下"五大将"——黄、吴、叶、李、邱.其中的李.指李作鹏。但人们对李作鹏的历史,了解得不多.只知道他是林彪的死党。那么.李作鹏又有怎样的经历呢?他怎么成了林彪的死党呢?让我们翻开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雅量>载:"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从此"道旁多苦李"似乎成了一条古训.  相似文献   

7.
张德苏 《理论学刊》2008,(4):100-104
孔子的人欲观是极有特色的.在对人欲的认识上,孔子不以是非看人欲,而把它当成客观存在.孔子主张的对人欲的治理途径不是如现代社会所主张的那样制定繁密的法律"治行",而是走"治心"的道路,且孔子的"治心"又不是宗教思想的"禁欲".孔子的人欲观可概括为:承认"人欲"而"治心",提升人心而不"禁欲".孔子治理人欲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层次:满足欲求,节制欲求,提升欲求,达到欲与矩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正>李悝荐相李悝为国君推荐宰相的故事一直为后人称许。一次,魏文侯对李悝说:"先生曾经教导我说:‘家贫就想得贤妻,国乱就想得贤相’。如今要安排宰相,不是魏成子就是翟璜,这两个人您看怎么样?"李悝回答说:"我听说,卑贱的人不替尊贵的人谋划,疏远的人不替亲近的人谋划。我的职责在宫门以外,不敢承担这个使命。"文侯说:"先生面对此事就不要推辞了。"李悝说:"这  相似文献   

9.
正针对目前书画市场的评奖乱象、展览乱象、收藏乱象、交易乱象等诸多问题,2012年8月,在与著名诗人边国政、何永利、王昆等人策划筹建"河北文化名人公益联盟"时,李革新提出了文艺工作者要做"文化雷锋"的口号。这一倡议得到大家的热烈响应,并被列为公益联盟的宗旨。近年来李革新与河北文化名人公益联盟和河北"毛体书法研究会"的艺术家们深  相似文献   

10.
正古语云:"心为人之本","心为思之官"。"心"对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理学认为,"心"即人的心脏,是生命之本;心理学认为,"心"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们意识倾向之源;管理科学认为,"心"泛指人的心理行为状态,是人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思维起点和行为向导。在领导活动中,领导干部要调控领导行为,实现科学领导,首先要调控好自己的心理行为,即"治心"。所谓"治心",简言之就是要理顺心绪、调适心态、平和  相似文献   

11.
中共党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佳话。"陈"是指陈独秀,"李"是指李大钊。"南陈北李"之并称,彰显了陈独秀和李大钊在当时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两人的姓前之所以冠之以"南"和"北",并非单指陈为安徽安庆人,属南方,李为河北乐亭人,属北方,而主要是指建党时期陈独秀在上海、广东,而李大钊在北京,从事一项共同的伟大事业:两人一南一北,交流往来,研究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名称、纲领、组织筹备等问题,最终建立起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2.
达县龙会乡张家山村是个穷山村,可村里有一位很受人尊敬的老汉--李洪才.他虽年近花甲,身子骨却很硬朗.李老汉祖祖辈辈都是本本分分的庄稼人,在山村倍受敬佩是因为他在庄稼地里有本事.他虽有一身种田的"绝活",但在这个偏僻、落后的山村,他的家里也比其他农户强不了多少.去年,李老汉"让位"了,补位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小儿子李春富.  相似文献   

13.
学成不忘报桑梓,《有生不泯报国志》,这是许多负笈远行,求学海外终有所成学子的共同心声。正是这种悠悠乡情、拳拳爱国之心,支撑着他们在国外以自身实力跻身世界一流学者之列,展示了中国人的实力。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李薰院士,就是其中之一。他"怀璧"而归,带着享誉世界的研究成果和满腔热忱,带着渊博学识和报国之心,主持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冶金研究所,为我国金属物理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马乐 《红岩春秋》2022,(2):52-55
"嘉乐君子"李劼人 嘉乐纸厂为文学家、翻译家李劼人创办. 李劼人1891年生于四川成都,著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三部著名长篇小说.1924年留法归国,任《川报》主笔,后因嘲讽时政,被杨森所拘.经友人卢作孚多方游说,李劼人获释.此后,李劼人决定不依附于军人、官吏,转而走向实业救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正第四章123.(潮州酒店外,街道秋日外)潮州府街道。老王和李梨英急促地走在街道上。124.(潮汕监狱,门前拐弯处,秋?日?外)他们二人来到潮汕监狱附近拐弯处。老王:"时间不多了,快去快回,我就在这里等你。"李梨英点点头,正要迈步离开,老王叫住了她。老王悄悄地:"别忘了问金成,上级文件的下落?这可事关重大。"李梨英:"知道了。"她向监狱方向走去。125.(潮汕监狱,大门??秋?日?外)李梨英来到监狱门口。门警大声问:"探监?探谁?""刘金成。"李梨英回答。门警吓一跳,从头到脚打量了李梨英:"他是你什么人?""他是我女婿。""不行,上级有令,任何人不得探视刘金成,你有特别许可证吗?"李梨英不紧不慢地拿出纸条交给门警:"我有。"门警忙仔细检查,无奈地:"你真有办法,你怎么弄来的?"门警想了想故意刁难地说:"你得到墙边排队去!"李梨英看了看一串人排着长队:"这么长?要排多久?"门警:"这不好说,快的一两个小时,慢的要等半天。"李梨英急了:"这可不行啊!老总,我家里还有孩子,等着我回去做饭呢。"李梨英掏出两个大洋,塞给门警。  相似文献   

16.
李沆,北宋第十三位宰相。他在位期间,重视吏治、始终“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尤注意抑帝奢心,“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每谓人曰:“人主年少,当使知四方艰难。”故有“圣相”之美誉。同时,他又以克己奉公、清正廉明著称于世。且事迹颇多,真可谓处处摒私,以终其身。其一,不谋私利。北宋定制:宰相执政有“避亲”之规,其亲属不得担任朝廷重要职务。李沆身体力行。据《宋史·李维传》记载:其弟李维,颇有才气,因献赋,以节度推官之职试于中书,“擢直集贤院。”李沆遵章,着其“避知歙州”,直至沆逝,故而人们赞叹李沆:“动遵条制,人莫干以私。”  相似文献   

17.
胡学祥 《共产党人》2007,(16):45-47
自唐兴以来,边帅皆用忠厚名臣,而且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立大功者常入朝为宰相,如李靖、李勣、郭元振、张嘉贞、张说、李适之等人。其少数胡人为将者,虽才略如阿史那社尔、契必何力(二人均是唐朝著名番将)等人,犹不使其专任大将之任,皆以大臣  相似文献   

18.
享有"全国食用菌生产基地先进镇"美誉的中江县玉兴镇,有一个被村民称为"菇王"的人,他就是现年43岁的玉屏村党员、村主任、农技师、镇食用菌协会理事长、县食用菌协会副理事长、市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李昌武.  相似文献   

19.
汤涛 《党建》2021,(3):39-40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他一生为党、国家、人民和人民军队建立了卓著功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是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的光辉典范. 早在青少年时代,周恩来就十分看重思想品德修养,并在如何看待名誉、如何立志等方面提出"思深笔健,议论明通"的见解.他在天津南开学校求学时,曾在《论名誉》《尚志论》等作文中明确提出应该把名誉视为"人生第二生命",强调个人不能"存邀名之心,当以正义以绳其轻重",还提出人应该立志高远,即"立志者,当计其大舍其细,则所成之事业,当不至限于一隅,私于个人矣".在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之后,周恩来更是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并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思想理论观点.其中,他按照整风精神撰写的《我的修养要则》,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党性修养要义.  相似文献   

20.
面对王学末流域等之弊,刘宗周提出诚意学说.他从对阳明良知论的辩难中提升诚意为根本的道德修养工夫,并论证诚意与有心性合一、天人合一的特点.诚意是"一以贯之"的工夫,它围绕哲学最高范畴"意"展开,并将心、意、知、物统起来,提升了"诚此之意"的城的地位,使其具有了工夫与境界合一的道德理性品质.诚即信,它是刘宗周诚意学说在天人合一与心性合一中将人内在的道德至善外显而确立的一种理想的社会道德规范,构成刘宗周诚意学说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