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辟番  李红勇  王莹 《求实》2007,(6):93-95
农民医疗保障是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和农业问题紧密相联,了解并掌握农民医疗保障的基本状况,是推进农民医疗保障工作的前提,从目前来看,家庭、家族式的医疗保障仍然是我国农民医疗保障的主要形式,这种医疗保障形式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既有其积极作用,也存排斥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医改问答     
《支部生活》2009,(4):44-44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新医改方案,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确立了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立医院改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等5项改革的工作目标,预计3年内各级政府将为此投入8500亿元。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普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吉生 《求实》2006,(2):91-94
审视当前农村医疗保障的立法现状可以看出,我国一直以来对农村医疗保障的功能定位存在模糊认识,这进一步导致政府的主导责任不明确、医疗保障体系结构失衡、立法层次低等一系列问题。医疗保障是农民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第一保障要求,要真正实现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康运行,政府必须承担起建立农村医疗保障的首要责任,积极推动农村医疗保障法律体系的构建,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4.
鲁锐 《奋斗》2011,(1):53-5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能否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医疗保障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而现有医疗保障体系的不足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5.
正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是指在医疗保障制度的设计和运行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障是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的重大民生问题。为了率先实现"中国梦",研究统筹江苏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目标、步骤和具体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运用价值。一、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1.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农民自愿参加的互助共济医疗保障制度,是未来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雏形。改革开放30年来,宁夏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社会问题需要解决。如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有些问题已成为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鹏程  陆丽芳 《唯实》2005,(10):56-58
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的缺失、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过度市场化等原因导致了农村居民看病难;只有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问题,促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健康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医疗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国家医疗保障局坚决扛起"解除全体人民疾病医疗后顾之忧"的政治责任,持续推动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司(以下简称待遇司)承担着统筹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健全统一规范的医疗保障制度等重要职能,在医疗保障领域起着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上情下达     
稳步推进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本刊讯国务院总理朱基日前就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有关问题发表谈话。他说,确定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目前的筹资标准还是定在工资总额的6%左右为好;要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开支,确定社会统筹医疗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解决基本医疗保障外的医疗需求,要靠商业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社会救济;要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方针是“低水平、广覆盖”;机关的医保筹资标准可与企业一样,但具体做法应有所不同;职工医疗帐户和社会统筹医疗基金相结合,可参照住房公积金的办法进行管理。卫生系统要实施区域规划,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创建了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两种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它们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后,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在改革试验中,逐步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取代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实现了制度创新。梳理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脉络,我们发现,传统医疗保障制度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单位自保"是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过渡的关键环节;对医疗改革的评价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过程。理清这些问题,对于公正地评价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贡献,化解当前医疗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医疗保障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医疗保险覆盖面小;城镇医疗保障费用迅速上升;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与医疗资源浪费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城镇与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着不合理差距.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社会保险、合作医疗、商业保险三位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开发社会化医疗保障,为城镇职工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繁荣商业保险,满足国民不同层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神木医改”自实施以来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该医改方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通过理顺管理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医疗服务供给等措施切实解决了全县近40万城乡居民的医疗问题,率先实现了全民医保。神木的改革为我国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样本。本文从分析和总结神木的改革经验出发,提出了我国“十二五”时期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想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安腾飞  杨彬 《世纪桥》2009,(7):40-42
当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仍然比较落后,乡、村级医疗服务质量低,农民医疗负担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影响到农村和整个国家长期和谐的发展。因此,中央政府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并明确表示于2007年在全国全面展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施行。本文并不旨在寻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本身设计存在的问题,而力图把其放在国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进行一些探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施行已经存在或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本身的缺陷及如何更好的建立综合性的、全面的医疗保障制度,从全社会多角度出发提高农民乃至全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是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作用的“混合型”的医疗保障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政府主导的医疗保障模式。也就是说,政府力量构成了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框架,而市场作用被严格限定在特定区域,这对于我国医疗保障改革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以直接纠正我国目前医疗保障改革中的极端思潮,为我国医痔保障制度改革理清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破解看病难题,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需求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看病难题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各种综合因素,需要从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以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等多方面加以综合破解.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未成年人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现实法律和制度为建立未成年人医保制度奠定了基础,我们已基本具备了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建立由政府主导的、全国范围的未成年人医疗保障制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具有现实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7.
精准扶贫构成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工作的基本方略。揭示主要致贫原因及其背后的体制因素对于我国的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因病致贫构成了农民致贫的主要诱因,从而使支出型贫困构成贫困的主体。此种贫困的产生固然与贫困户自身因素有关,但更与农村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农村医疗体制功能履行中“重治疗、轻防治”的倾向、三级服务网络运行中各种问题的存在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健全,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因病致贫的发生。而反观当前地方政府主要从增加贫困户收入入手进行精准扶贫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之举。我国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大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在精准预防的基础上切实减少贫困户的看病成本,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8.
独具特色的印度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截至2008年7月,印度人口已达11.480亿,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5.2%,农村人口为72%。独立50多年来,印度政府致力于实行公平的医疗保障政策,逐年加大对农民和城市贫民群体医疗保障的力度,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人均寿命预期不断增加,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一些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等。这一成就的取得是与印度政府实行以全民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医疗保障制度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1,(7):44-46
“十一五”时期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工作高度重视、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完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提高医疗保障能力、提升卫生科技水平、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五年,是采取综合措施重点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五年。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疾病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不断...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缺陷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仍然存在着二元性、断裂性以及分散性等特征,使得民众对医疗资源的享用存在着不平等性,从而不利于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管理及持续发展.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没有形成自己的医疗保障理念,医疗保障制度只注重短期效应而缺乏长远规划,医疗保障各种利益关系没有理顺,各个医疗保障项目无法进行有效地整合.为此,我们应当努力建立中国自己的医疗保障理论体系,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尽快建立阶层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同时着力建设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机制,理顺各种利益关系,促进医疗保障制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