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正确理解吃苦精神的时代内涵“苦”字,词典上有四种含义:①像胆汁、黄连的滋味;②痛苦、难受;③艰苦,有耐心地,尽力地;④因外部环境恶劣,或某种情况工作起来感到痛苦或困难。传统意义上的“吃苦”就是指能忍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极度匮乏,能承受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如今时代进步了,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提倡“吃苦”精神,并不是要求人们过苦日子,不去享受生活。我们应该从更高的层面上来理解新时代“吃苦”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上课前,我先请大家谈一谈对工作和生活中苦与乐的认识。三级士官、党员孙继勇:"现在部队条件越来越好,吃苦的地方越来越少,与自己的过去和在艰苦地区工作的战友比,我们应该感到乐。苦与乐是相伴相而生的,苦过并不一定就有乐,但没有苦就不可能有乐。"  相似文献   

3.
正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少数领导干部自认为我们的事业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就不用再吃苦了,于是,变得不愿吃苦、不敢吃苦、不能吃苦了。显然,这与党章的要求相悖,与党的宗旨不符,必须予以克服和纠正。作为领导干部,要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和发展的"领头雁",就必须学会吃苦,勇于吃苦,特别是以下这"四种苦",更要常吃,吃出滋味,真正把吃苦当成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4.
古人说:“吃得苦中苦,方知甜中甜。”应该说,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具备能吃苦的精神。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高尔基苦难的童年为人熟知。安徒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验时也说:“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的生活才会有些成就。”  相似文献   

5.
陈国才 《广东党史》2008,(5):49-49,48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深情地叙述了红军艰难困苦的牛活:“现在全军5000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一样。”“从军长到伙夫一律吃5分钱的伙食。”  相似文献   

6.
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苦与乐是一对矛盾,两者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我们共产党员对待苦与乐的态度,鲜明地体现着我们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与风格,体现着我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阔胸怀。 回忆改革开放以来走过的历程,那些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在事业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共产党员,无不是敢于吃苦、不畏艰难、在荆棘丛生的山路上  相似文献   

7.
许多人都以为人民币上的人物是画家“杜撰”的.殊不知真有其人。这些我们熟悉的陌生人是怎样上了人民币,背后发生了什么故事,现在生活得如何?  相似文献   

8.
杂技追梦人     
陶一晨 《当代党员》2022,(10):54-55
<正>“总有人问我苦不苦,但我觉得三百六十行,你想做好的话,行行都苦。吃苦耐劳、勇争第一,在任何行业、做任何事,唯有这样才能走得长、行得稳。”当被问起杂技训练的艰苦时,重庆杂技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涛如是回答。从艺30余年,这种不怕吃苦的杂技精神浸润了陈涛的内心世界。作为演员,他勇当负责惊险动作的“尖子”;作为团长,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句老话,叫作“有啥别育病,没啥别没饯”,道出了人生的两大苦事。然而我却觉得,这句古语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相似文献   

10.
刘伟 《世纪桥》2010,(14):50-52
<正>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保存着5000多件毛泽东在中南海生活、工作时的遗物,这些遗物真实地记载了一代伟人丰富多彩的生活,通过解读其中一些物品,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体味毛泽东生活中的苦与乐。毛泽东的苦乐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人民的苦乐为苦乐,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密切联系起来;二是不怕吃苦,以与人民同甘共苦为乐;三是警惕乐中有苦,防止乐极生悲。  相似文献   

11.
王晶涛 《新长征》2006,(9):58-58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人们在困难中激励自己的这句格言体现的便是长征精神之一——肯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杨胜茗 《当代党员》2009,(11):12-13
“以前什么事情都是村支书一人说了算,现在不行了,我们普通党员也有话语权了。”城口县沿河乡文峰村老党员杨应美说。  相似文献   

13.
军人的最高奉献是什么?有人说是吃苦吃亏,有人说是抛妻离子,有人说是战死沙场……这些都是奉献,但不是最高奉献。军人的最高奉献是胜利!金一南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胜利是无可替代的。”作为军人,我们不能不佩服邓世昌“撞沉吉野”的勇气,不能不惊叹僧格林沁骑兵的血性。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支部生活》2013,(3):31-31
虽然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律令严苛,但在他治下的时代却是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最好的时期,免费养老院、免费医院和免费公墓统统出现了。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格外重视民间疾苦。从小吃够了苦的他,一登基就出台了各种政策,试图让老百姓不再吃苦。他的三大福利政策分别是“养济院”“漏泽园”和“惠民药局”。  相似文献   

15.
正什么叫吃苦?当你抱怨自己已经很辛苦的时候,请看看那些透支着体力却依旧食不果腹的劳动者,在办公室里整整资料能算吃苦?在有空调的写字楼里敲敲键盘算是吃苦?认真地看看书、学学习,算吃苦?如果你为人生画出了一条很浅的吃苦底  相似文献   

16.
关于坚持,中国人有句口号式的标语,“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德国诗人里尔克也遥相呼应,“挺住意味着一切”。这些年来,我是深受其害,啥事都告诉自己要坚持,遇到挫折就警示自己要挺住,身边也不乏熟识不熟识的人加油打气,“一定要坚持住呀”……现在明白过来了,坚持什么?有什么好坚持的?挺住什么?挺到最后也不过是烈风中一根倔强的火柴,再挺就“嘎巴”一声拦腰折断了。  相似文献   

17.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财富,吃苦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当把实现自身价值和为国家为军队争光融合在一起时,所有的苦都会变得意义非凡。”——王堂林  相似文献   

18.
无意苦争春只把春来报———记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文明职工”、白银公司“职工明星”、优秀共产党员马四代○王华民代西宁潘萍马四代是白银公司氟化盐有限公司氟化盐反应炉的一名操作技师,朴实、忠厚、勤劳、吃苦是他的写真。在烟熏酸呛、条件极其艰苦的制酸反应炉旁,...  相似文献   

19.
吕梦 《党建》2013,(6):39-39
最近,笔者下乡调查,一位老党员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一些干部把什么都往自己口里扒,什么都往自己荷包里装,思想留级了,不能算是党的干部。 ”  相似文献   

20.
<正>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成为组工干部已经有五个年头,从刚刚踏入乡镇组织办公室(今为党建群团办公室)的满眼好奇到现在的无比熟悉亲切,从刚入职时的“毛手毛脚”到如今“吹毛求疵”的“强迫症”,从什么业务都不懂的“门外汉”到逐渐有了自己心得体会的“老组工”,五年的组工生活有辛苦有委屈亦有感动,有付出有收获更有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