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奥秘就在于它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起来,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这是党的事业胜利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一个重要前提。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不断推动历史的发展,就必须坚持思想理论的不断创新,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苏绍荣 《桂海论丛》2003,19(5):9-11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之所以在人类思想史上实现了划时代的伟大变革,首先在于它是一个新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来源于它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正是当前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特别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也是对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吕寒松 《创造》2002,(3):24-24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句句是真理”,而在于它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把科学态度、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统一起来,始终强调物质第一、实践第一,强调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联系性、发展性、矛盾性。它不仅批判唯心主义及各种形形色色的伪科学,而且以批判的精神对待自身,反对把自身看成科学思想的顶峰,不断用新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发展自身,从而保持了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5.
王蔚 《湖湘论坛》2003,16(6):36-37
15 0多年来 ,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 ,归根结底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其根本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 ,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科学。既然它是一种在客观实际中产生并得到证明的科学 ,而客观实际又是错综复杂 ,不断发展变化的 ,因此 ,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一成不变 ,停步不前。它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 ,不断地丰富、发展自己的理论。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妙所在。   一、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6.
实践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最为重要的深刻根源,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是以实践为根本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厉忠教 《创造》2001,(7):45-46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鲜活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要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地从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中寻找其固有的原动力。本文试图从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辩证思考中,探寻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有力印证了理论掌握群众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强大的阶级基础,即蓬勃发展的工人阶级群众运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着眼点,也恰恰在于它从根本上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相似文献   

8.
论理论创新     
创新 ,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 ,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创新体系中 ,理论创新是基础和前提。坚持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 ,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一、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品格在人类思想文明史上 ,马克思主义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强大生命力 ,根本奥秘在于它是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从创立开始 ,就与国际无产阶级运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它既是对实践…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百多年发展历程的科学总结。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保持强大生命力特有的奥秘所在,也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坚持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 ,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最基础的工作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要使这种理论武装工作富有成效 ,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理论只有联系实际 ,正确回答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才能发挥自己的威力和真正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 ,就在于它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同志 ,从来都不把理论研究当作书斋里的学问 ,总是紧密结合现实斗争的需要 ,努力回答实践不断提出的重大理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时代的实践与时代的理论邓维亮科学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产生,并能够在实践的发展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和力量。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从它产生开始,就显示出不断发展变化的活力。阶段性是发展的重要特征。一种理论能不能在马克思主义发...  相似文献   

14.
张有喜 《开采》2002,(1):7-8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意义不仅在于总结过去,说明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继往开来,改造世界,因而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刨新。  相似文献   

15.
周益锋 《前进》2005,(9):51-51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重要论断。2005年3月7日,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社会科学界联组讨论时要求大家“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打开新的理论视野、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江泽民同志的论断和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当前面临的全球化下文化整合问题指明了方向,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读。解读一: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与时俱进文化不是一种静态的现象,世界上…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逝世已有120年之久,但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直至现在仍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这不仅因为它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无产阶级解放的具有规律性的理论,而且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着的理论。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总体上处于低潮,但这只是前进中的曲折,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巨大成就已向世界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光明前景。马克思的英名因创立马克思主义而不朽,马克思主义因与时俱进而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也正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自觉地坚持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又一光辉典范。如何把握和坚持“与时俱进”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认真领会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根源所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及时进行反思、梳理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这既需要我们立足于基本理论观点,又要与时俱进,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彰显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具有时代的特征,体现着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辩证性和科学性决定了它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勃勃生机的哲学学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充分说明了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只有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使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永葆青春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