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重庆市国家税务局公告2014年第3号现将《企业所得税涉税事项管理办法》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特此公告。附件:1.《企业所得税涉税事项管理表》(略)2.《纳税人减免税申请审批表》(略)3.《纳税人减免税事后报送相关资料报告表》(略)4-1.《企业购置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申请表》(略)4-2.《企业购置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额申请表》(略)5-1.《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清单申报表》(略)5-2.《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专项申报表》(略)6.《小型微利企业认定表》(略)企业所得税涉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规范企业技术开发费的税前扣除管理,总第一条为了正确落实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规定和有利于征收管理,加强和规范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的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为规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公告第8号《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已于2006年1月4日经局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6年1月4日起施行。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二○○六年二月五日各州、市国家税务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第13号令《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对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审批管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一、自行申报扣除财产损失和审批类财产损失的划分(一)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因销售、转让、变卖资产发生的财产损失,各项存…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现将《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7.
资讯     
企业内外资所得税将合并国家发改委的消息,国家发改委正在紧锣密鼓地做企业内外资所得税合并的准备,今年将克服困难推动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目前,中国按内外资企业性质建立了两套所得税制度,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在税率、税前扣除、税收优惠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此前公布的立法计划,两税合并的《企业所得税》法的制定已经列入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预计今年8月上会讨论。  相似文献   

8.
大视野     
城镇社保体系试点所得税政策得以完善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精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对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慈善机构、基金会等非营利机构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慈善机构、基金会等非营利机构,是指依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设立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组织。 二、部分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缴纳额在…  相似文献   

9.
张源 《岭南学刊》2005,(5):71-73
我国现行的内外资企业两套所得税制的弊端日益显现。改革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应采取如下措施:将现行的两套企业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法人所得税,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确定合理的税率;规范和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合理确定税基,规范税前扣除项目,统一资产税务处理的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10.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境外注册中资控股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为规范和加强对依据实际管理机构标准被认定为居民企业的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的所得税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境外注册中资控股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现予以发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特此公告。税务总局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七日  相似文献   

11.
正国税发[2008]1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现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反映。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2340号)等文件的精神,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现予发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
《金融统计管理规定》已经2002年6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第26次行长办公会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2年12月15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和金融业务的发展,依法强化金融统计管理,规范金融统计行为,提高金融统计质量,根  相似文献   

14.
各区县(自治县、市)国家税务局,各直属单位: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税,规范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涉税事项审核审批程序,加强对取消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行政审批项目的后续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重庆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公布保留、下放的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和取消的行政审批项日的通知》(渝国税发〔2004〕169号)、《重庆市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若干审批项目后续管理有关问题的通  相似文献   

15.
2010年第1号现将《企业所得税涉税事项管理办法(试行)》予以发布,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以前尚未办结的企业所得税涉税事项,可按本办法办理。特此公告。附件:1.《企业所得税涉税事项管理表》(略)2.《企业所得税涉税事项申请审批表》(略)3.《企业所得税涉税事项备案表(事先备案用)》(略)4.《企业所得税涉税事项备案表(事后报送相关资料用)》(略)二○一○年十月十五日  相似文献   

16.
这51部国家级法律法规有11部与公众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法律法规,如《居民身份证法》、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等;7部影响经济生活的法律法规,《进出口关税条例》《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员诚信信息管理暂行办法》《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向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等5家单位的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财政部…  相似文献   

17.
正重庆市国家税务局重庆市地方税务局公告2016年第17号为有效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税收减免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4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办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76号)的有关规定,现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办理有关问题公告如下:一、企业所得税优惠备案资料及留存备查资料企业办理企业所得税优惠备案所需报送备案资料及留存备查资料,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备案管理目录(201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及国家税务总局新发布的有关规范性文件要求执行。二、企业所得税优惠备案办理方式企业可以到税务机关实地备案,在具备网络备案条件的区县税务机关也可以采取网络备案的方式。按照相关规定需要报送相关纸质资料的企业,应当到税务机关实地备案。三、重庆市内跨区县经营汇总纳税企业优惠事项备案管理  相似文献   

18.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七日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政策与规定     
《今日上海》2008,(2):62-63
私车牌照额度拍卖新办法;《上海市婚姻介绍行业服务规范(草案)》试行;劳务派遣工同工同酬;工作满一年可带薪休假;工资福利可在税前扣除;满5年离职,养老金全归己;《促进就业法》细化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新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企业所得税法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针对当前在税收领域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所得税征收的原则,明确了内、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的税前扣除办法及其标准,完善了税收优惠政策,强化了税收征管。该法的贯彻实施将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企业所得税法的制定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项制度创新,反映了党和国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善我国税收制度的思路与方略,体现了理论创新对立法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获得的新成果,是税收法定原则的体现,是中国经济制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税收立法新的里程碑。在立法技术上体现了系统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