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像一个战士,在新闻宣传战线冲锋陷阵了23年;他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与癌魔抗争了18个春秋。  相似文献   

2.
庞倩  李曦珍 《求实》2013,(Z1):292-294
<正>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坛中身残志坚有着特殊情感的作家,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将小说与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相结合,写出了伤残者的真实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却超越了伤残者对自身的悲观情绪。他的文字由于有自己亲身的体验,因此贯穿着一种温情,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他创作的《命若琴弦》就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存在意义的寓言故事。陈凯歌是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中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他的影片往往喜欢借助寓言故事表达象征意味,将历史的宏观与个人命运的微观相融合。  相似文献   

3.
潘则福 《廉政瞭望》2012,(24):21-23
Who's he? 雷闻,上海交大研究生。过去5年,他的身份与意义远不仅于此。媒体圈一般叫他“乙肝斗士”。雷闯说,这一切的开始,源于对自己乙肝病毒携带者身份的自救式抗争。从为自己抗争,到为群体抗争,再到为公共事务发声、有所为,他日渐成长。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8,(3):118-119
在国道214沿线、在荆楚大地、在全国交通系统,一个名叫陈刚毅的普通援藏交通工程技术人员的事迹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广为传诵。他20多年如一日,踏实做人,勤奋工作,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抗争,奉献社会;他刻苦钻研、勤奋好学,胸怀祖国、热爱边疆,淡泊名利、清正廉洁,有人将这总结为“刚毅精神”。  相似文献   

5.
萧军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县沈家台镇大碾村。他以《八月的乡村》成名,成为中国现代东北作家群的杰出代表。、同时萧军也是一位深怀民族大义、强烈爱国救民之心和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革命作家。他其以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文学巨作。他用犀利之笔,于民族危难之际,把中华民族不畏列强、顽强抗争的精神呐喊出来,  相似文献   

6.
悲剧精神是一种抗争与超越精神。悲剧精神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也是艺术发展的动力。它将推动积淀着深厚华夏文化的中国古典戏曲不断超越自我,在新的世纪拓展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07,(2)
辽源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于海军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党的事业成为他生命的支点,他体味着工作、奋斗带给他的最大幸福和快乐。抗争病魔不屈不挠人食五谷焉能无病,但对于一个正值壮年、一门心思干事业的人来说,疾病时时光顾,也确实令人感到悲凉。1997年夏气候炎热,那一天,为了修复倒塌的发射铁塔,时任辽  相似文献   

8.
霞飞 《湘潮》2012,(3):25-29
陶铸在受到江青、康生的陷害后,仍然不屈不挠地同极"左"分子进行斗争,是中央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敢于武力反抗武斗的高级干部。他倍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在他最后的日子里,却仍然坚定、顽强地抗争,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松树品格"。武力反抗武斗早在1967年1月,遭受陷害的陶铸,就被责令在家里检查。他家的红电话被拆掉,文件也停送了,  相似文献   

9.
5月19日,支持泰国前总理他信的"红衫军"领导人在曼谷向示威人群发表讲话,宣布"红衫军"将停止集会,随后向警方自首。这意味着"红衫军"在曼谷街头持续近两个月的抗争行动就此落幕。这次抗争行动导致近1800人死伤,堪称1932年泰国施行君主立宪制度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冲突。抗争行动虽然结束了,但泰国军队武力驱散"红衫军"而引发的暴力冲突已向全国蔓延,整个社会局势仍是"乱"字当头。  相似文献   

10.
5月12日发生在汶川的8.0级特大地震,使中华民族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当人们以举国之力,与特大地震灾害抗争时,产生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伟大标识,是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升华。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富有时代特征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他呕心沥血协助岳父的家族企业赚取了数百万家 财。然而,他却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岳父手中一张随意摆弄的牌。 更让他心寒的是,原本相亲相爱的妻子竟也狠心地将他推上了法 庭。面对种种人生屈辱,他选择了抗争——  相似文献   

12.
萧栋栋走了。一位普通大学生以他壮烈的形式——勇救投江女而牺牲——匆匆走完了自己21岁的生命历程。回首英雄的成长历程,思索英雄精神的时代意义,萧栋栋留给了我们许多思考。思考之一:萧栋栋精神与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前夜,中国内则国贼独裁,外则列强渐逼,中华民族有亡国灭种之危险。当此时,以青年为生力军的中国人民选择了一条奋起抗争和自觉奉献的道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掀起了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新的一页。此后,一代又一代青年积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的一生短促,但他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悲壮探索者,不惧权威、坚持独立自主的勇敢抗争者,勇于承担责任、不计个人得失的不懈奋斗者.  相似文献   

14.
这天,芦大爷好像是病了。早上他兴冲冲地刚要出门,老伴儿便让小孙女堵在了门口。小姑娘很是尽职尽责,芦大爷无奈,放弃了抗争,扭身上床,闷着头看电视,但电视演的什么。他一点儿也没留意。整整一天,他都病怏怏的,无精打采,不吃不喝,也不说话。老伴儿一看慌了神,嗔怒道:“得,老东西,你就出去‘作’吧.注意点身体就是了。”听到这话,芦大爷仿佛接到了“特赦令”,一下子来了精神儿,翻身下床,忙不迭答应着兴冲冲地推门而出。  相似文献   

15.
弘扬八一精神 增强党的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一精神是我们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奋起抗争,打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历史进程中所凝聚的一种共产主义革命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八一精神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如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使命意识、牢固的群众观点等对于当前增强广大党员党的意识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霞飞 《党史纵览》2006,(8):6-12
王稼祥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冲击,身心备受折磨,但他没有屈服,而是采取特殊方式进行抗争,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17.
李新是著名中共党史专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他革命人生的开端,在重庆川东师范学校。1934年秋,李新(原名李忠慎),考入了重庆川东师范学校。川东师范成立于1906年,是重庆进步思想的摇篮和学生运动的基地。李新家境贫寒,大哥在“九一八”事变后毅然赴东北参加义勇军。特殊的家庭环境养成了他独特的性格,他到川东师范两年的时间里,成为年轻的学生领袖。李新从开始组织“布衣协会”,到“众志学会”直到“重庆学生联合会”,显示了他突出的组织才能和不屈的抗争精神。布衣协会的产生源于校服事件。川东师范读书要发官费,发的标准很高,…  相似文献   

18.
寒草  祥子 《新湘评论》2005,(9):48-49
望城县有个布市.附近的人都认识一个叫高国良的补鞋匠。人们认识高国良,不仅是他的鞋补得好,收费公道,更主要的是他对困难坚韧不拔的抗争,对共产党员称号的无比珍惜。  相似文献   

19.
为生命歌唱     
<正>农九师一六三团南区四连的荣良峰,出生三个月时不幸得脊髓灰质炎,致使双下肢残疾。但命运的不公没能扼住荣良峰生命的咽喉,相反,在与病残顽强抗争的日子里,他变得越发自尊、自强、自立。他不想成为家人的累赘,他  相似文献   

20.
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欧尼斯特·海明威擅长塑造“硬汉”形象。他笔下的男主人公们在面对注定的孤独、失败和死亡的宿命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勇敢地选择抗争。他们大多具有勇猛顽强、临危不惧,与厄运斗争到底的强烈个性,是一群凭着个体生命的全部勇气和力量来与命运抗争的个人主义英雄。他们在充满扭曲和痛苦的现代世界中,成功地保持了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在逆境中显示出一种打不垮的风度。他的传世佳作《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硬汉子”性格的集中体现,他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地把他消灭掉,可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