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的德育工作,既包括对学生的系统有意识的教育,也包括无意识教育。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抓住无意识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无意识教育,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
无意识教育作为现代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教育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作用的有效性越来越明显。但是,掌握、运用无意识教育需要教育者首先更新教育思想,同时要实现自身创新,更要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无意识教育的运用技巧,从而充分发挥无意识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意识教育具有教育目的的内隐性、教育内容的娱乐性、教育过程的隐蔽性、教育时机的灵活性四个优点,但也有教育结果的差异性、教育效果的易逝性等缺陷,因此运用无意识教育的时候要坚持有意性原则、方向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无意识教育的主要方法有人格教育法、校园文化教育法和社会实践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分析开始,揭示了其理论的重要方法论启示。那就是"直观的领域"、"无意识的领域"、"教育和学习的领域"的划分。它们分别适用直观与描述的方法;精神分析、无意识分析与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广义的解释学方法。三大领域及其方法相互联系、相互区别,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一启示对我们研究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军队无意识教育的具体方法千姿百态,从中可以梳理出它的总体思路:一是寻找军队与军人发展的利益共生带;二是寻找思想教育与军人生活世界的对接点;三是寻找思想政治教育与军人休闲文化的共鸣点;四是寻找思想政治教育与军人行为塑造效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模式、手段、强调的重点和人们的态度上,其中无意识层面的影响是最潜移默化和最根深蒂固的。无意识研究最先源于弗洛伊德、继承并发展于拉康、阿尔都塞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意识的应用十分重要,若引领不当,其负面影响则会出现,主要表现有集体失忆、理念冲突和负面跟随几个方面。本文主要针对意识形态的无意识层面研究,从无意识的理论基础和无意识负面影响的原因研究出发,希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无意识现象在现代艺术中已经成为艺术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同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也更多的受到了无意识的影响。本文致力于探讨精神分析和分析心理学中的无意识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胡塞尔的思考中,无意识在现象学还原和绝然的还原中分别展示为了非实显的、触发力趋向于零的无意识以及作为开端意识的无意识,前者与弗洛伊德的前意识相关,而后者则指明了一种深层的无意识。在意识系统的整体性和内在划分问题上,现象学通过对还原与时间性的批判性考察,实现了对弗洛伊德意识概念的哲学奠基。但在深层无意识和前意识之间的事态关联上,胡塞尔的观念化理路使他决定性地倾向于各个意识形态之间合时间性的综合生成,而对那些在精神分析学中被揭示的变异、压抑等现象的本源地位却有所忽视。  相似文献   

9.
无意识犯罪动机的本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意识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无意识的来源,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与社会无意识区别性地体现于无意识犯罪动机的各个方面,同时,三者又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与意识到的犯罪动机共同形成系统的犯罪动机状态。以犯罪动机结构为基本模型,可以系统分析无意识犯罪动机在青少年犯罪、过失犯罪、情绪型犯罪、变态型犯罪、群体犯罪与游戏型犯罪等类型犯罪行为动机中的表征,它们与意识状态的犯罪动机共同构成犯罪行为的动机力量。无意识犯罪动机对于在刑事司法实践的应用中深度地揭露犯罪,对于罪犯的心理动力矫正、犯罪性人格与行为改造,均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蕴涵着复杂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创作者自始至终有着强烈的感性体验,其艺术创作的成果往往是凭借着直觉、灵感、情感甚至无意识等这些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而脱颖而出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些非逻辑形式也正是非理性因素.艺术创作中的直觉、灵感、情感对艺术创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无意识作为直觉、灵感、情感的原动力同艺术创作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因而,从心理学的角度解析无意识对艺术创作中的影响,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隐性教育主要通过陶冶、导向、激励和规范作用实现教育功能,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达到对情感和行为的感染、调节和控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从显性教育向显性、隐性结合转变,用隐性方法之长,补显性方法之短,推动两种方法相互依存、齐头并进,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政治无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一般的社会意识形式不同,意识形态概念在形成的过程中,就表现出了内在矛盾,即任何意识形态中,都包含有由于意识形态创造者的主观因素所决定的“虚假观念”,所以,在人们的运用中,把意识形态作为贬义概念与作为中性概念,始终同时存在着。意识形态中的这个矛盾,反映了其内部的有意识因素与无意识因素的并存,是意识形态与一般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意识形态中的无意识因素,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质,所以,意识形态中的无意识,实质上是一种政治无意识,这就使意识形态具有了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雷雨》通过一个两代人陷落其中的爱情悲剧故事,对于感情、爱情、人生、阶级、命运及其背后的力量,做了一次深刻的探索。作者所说周朴园的“老奸巨滑,诡计多端”,那是周所属儒家文化无意识所致,他本人并不自觉。同样,作者不知不觉地就在蘩漪身上寄托了他的梦想:不希望他眼下创作此剧本时的恋人成为第二个四凤。曹禺自己说:写到末了,他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他,他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还有另一种无意识,即政治无意识,却在阻挠着作者对周朴园的批判,而要求把作为当时的社会贤达的周写得深情款款。在优秀的文学创作里,作者往往不能完全控制笔下的人物,甚至对于“为什么写”这类问题无从回答,莫名其妙,《雷雨》在这方面是相当典型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一直致力于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不足仍是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造成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包括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和社会要求的偏差、人们对理想信念教育效果认识的偏差和不恰当的教育方法。而要提升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除了改善社会大环境外,高校则必须着力于进一步完善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和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5.
犯罪动机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探索犯罪动机的规律性对于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犯罪动机的概念、性质、过失中的无意识动机和犯罪动机功能独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程序法制不断完善的当下中国.依然出现了集体性的违反法定程序实施的行政处罚行为,这是否是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法律程序以其能吸收不满和限制恣意而被视为“法治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果不注意法律程序背后的文化支撑,那么“程序法治”很可能在“中国特色”的名义下违背提倡者们的初衷。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呼唤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而教育也只有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性质时,才能对当代知识经济起引导作用。为此,在知识经济形成过程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势在必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包括大教育观、主体学生观、素质目的观、整合课程观、过程教学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现代意义的缔约过失理论的研究是从德国法学家耶林开始的,但公元前罗马法中就有对缔约过失理论的自发的、无意识的阐述。1861年耶林对缔约过失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深刻的、周密的论述,创立了完整的缔约过失理论,并对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中都明确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19.
人的精神动力可以从意识活动生发的动力(主动力)、无意识活动生发的动力(潜动力)和前意识活动生发的动力(经验动力)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人的精神动力研究的教育价值是:教育要重视心理作用的力量,始终将心理活动过程作为育人的基本出发点;要尤为重视人的个性心理,研究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等个性倾向性对教育的促进作用;要健全青少年的人格,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要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重视教育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普遍确立了一种以乡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审美观念,作家的民族背景、精神资源及所持的文学理念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一种典型的乡村视野。乡村情结作为社会学范畴的心理规范已超越了文学的审美意义,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集体无意识",这一精神旨归对现当代文学的价值走向构成了某种意味深长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