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涂譞 《法制与社会》2010,(20):151-15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是我国政府机构内部改革的又一次新的尝试,也是对已有体制进行的又一次纵向深入发展。在全球化政府再造和区域协同政府构建的双重背景下,大部制改革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大部制改革提出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从而探索了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合理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部门行政职权相对集中之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门行政职权相对集中是从中西方行政改革实践中提炼出的概念,西方国家与此相近的一个概念是大部制,它是西方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政府部门设置的主要模式。我国推行的部门行政职权相对集中及其大部制与西方国家的大部制在改革的动因、目标与内容上存有共性,在改革背景、具体措施和配套机制与制度建设上又存在差异。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实行部门行政职权相对集中及大部制改革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大部制的实施是我国政府为适应新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的需要而做的一次改革,是逐渐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一次调整。其目的主要是:精简机构、理顺职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关注焦点、体现民生;此次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主要是:协调好大部门内部的沟通与配合;利益的合理补偿与分配;新部门的文化重塑建设。  相似文献   

4.
健全部门间协调机制,顺应了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目标与新要求。本文指出健全部门间协调机制,应该在大力精简议事协调机构和加强协调制度建设的同时,寻求从政府职能的配置上、组织结构的改造上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在这方面,可以尝试进行决策的大部制与执行的分散化、专业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第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大部门制度",意图改变精简政府部门机构,整合政府职能,同时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期望:利用此次改革"大部制"改革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制约又协调的目标,有人还进一步将其延伸为实现"三权分立"。很多人对"大部制"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大部制"并不必然实现"三权分立"思想。但是这种制约平衡的思想可以维护"大部制"改革的成果,巩固中国政府改革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政府协调:解决部门权限冲突的另一条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协调各部门间的权限冲突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西方国家与大部制改革相配套的是通过提高行政首长的地位,配置总理(首相或总统)的办事机构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行政和谐。新一轮机构改革在精简议事协调机构的同时,应设立政府办事机构加强对各职能部门权限争议的协调。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后,中国开始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在此过程中,中国应多方借鉴、注重吸取国际社会中他国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国情,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大部制改革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大部制改革的思路,为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如此重要的报告中出现"大部门体制"这一提法还是首次,由此引发了学术界的许多热议和争论。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于该体制的一些探索,同时做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政府法制》2013,(20):10-10
在大部制改革中,要认真研究和审慎选择改革策略。最忌讳的就是零敲碎打式地频繁折腾,要在充分准备、达成普遍共识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动一次,使政府的组成部门大体定型,相对稳定,并逐步法定化。那么实行大部制组织结构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从未来发展的视角看,大部制改革需要确立三个“前提”:一是顶层权力结构的合理配置。这实际上是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种权力结构的如何科学配置问题,特别是执政党、政府、人大之间的权力关系问题。如果这三者之间的权力边界不合理,导致顶层权力格局有缺陷,光靠政府的大部门制管理模式是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的,即使频繁地进行机构调整、裁剪、合并、重组,也很难理顺大的权力关系格7局。  相似文献   

10.
我们要冷静地看待"大部制"改革,尽管这一管理模式在国外有比较成功的经验,但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究竟能不能十分有效,建立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阻力,都值得我们关注.如,实行"大部制"管理后,一个部门的权力更大了,能不能建立起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在执政党的机构设置方面,如何与政府的"大部制"进行对接,不重复、不重叠?还比如,在"大部制"管理模式下,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应该在机构的建设方面,如何加强对大部权力的监督和控制?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大部制"改革是一步到位,还是逐步改革,首先选择在哪些领域改革?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相似文献   

11.
大部制改革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实践的推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原有的对大部制的研究陷入了政治性和功能性的研究之中,对大部制的"职能整合"和"机构重组"的组织结构变革条件的研究非常欠缺。论文在组织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整合机制的权变模型",来解释大部制改革过程中"职能整合"和"机构重组"的条件,并以广东省的环保大部制改革对其进行论证。其中,组织结构变革与整合机制的选择有关,整合机制本身是多样性的,不同的整合机制是与组织的任务环境和原有组织单元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属性有关。组织结构变革成功的可能性是与任务环境、相互依赖的属性以及整合机制三个变量的相互契合为条件的。所以,进一步的大部制改革需要在根本上对任务环境进行战略重构,对组织职能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再建构,实现协调成本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12.
李燕飞 《法制与社会》2010,(22):168-169
自从十七大以来"大部制"改革被提出以后,这一新的改革问题就成为了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2008年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果,并提出2009年"加快地方政府机构改革"。2009年3月23日,甘肃省"大部制"改革正式拉开序幕。只有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成功打造出一个既切合党的十七大精神内涵并有地方特色的政府。  相似文献   

13.
京华 《政府法制》2013,(10):34-35
随着改革方案的公布,国家层面新一轮大部制改革拉开帷幕。其实早在2009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便已启动大部制改革试点,一举将区委、区政府的41个部门削减到16个,被称为“最大胆”的改革。在大部制改革过程中’,顺德还主动放权,将审批权限下放。  相似文献   

14.
组织理论经过了传统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以及系统组织理论三个发展阶段,本文梳理了每个阶段的特征,从组织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大部门体制建设的必然性,并初步探讨了大部制建设的路径选择。我国的大部制建设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吸取了前几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经验,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条件,应该积极稳妥地推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5.
吉双城 《法制与社会》2013,(23):152-153,157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新一轮国务院机构调整随后完成,让大部制改革的议题再次引发学术界的热议。本文首先论述了大部制的内涵及其改革的动因,然后对英法在大部制改革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回顾了大部制改革在我国的历史沿革,最后从理论基础、权力配置、相关配套政策三个方面探寻大部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入点。而法、理、情是人类社会得以稳定有序最本源的基因,也是人类追求至善幸福生活必须考虑的三个维度。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与法、理、情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改革过程中合法性、合理性以及舍情性的是否协调也直接关系到改革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7.
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传统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分配使得部门之间的协调变得异常困难。大部制聚焦于结构调整,却不能完全解决部门内部运行机制问题,也不能解决部门间合作的难题。通过建立协调议事机构和机制,无法突破传统的"一事一协调"、"一时的协调"的限制,而且成本高昂。可取的方法是按照职能整合原则,重组政府机构,推进核心能力部门建设;围绕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不取消部门边界的前提下实行跨部门合作。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国务院从构建服务政府的角度出发进行大部制改革,在中央大部制改革的示范作用下,地方政府积极作出相应的配套机构改革方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困境。随州市作为全国率先进行大部制改革的城市之一,其改革的困境具有一定的典型和代表意义,深入研究随州大部制改革的困境对于推动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在2003年至2008年期间进行了一场大部制改革运动,其特点是将联邦权力执行机构和行政三分制相结合,是普京执政以来在行政改革领域里面的重要事件之一。俄罗斯的大部制改革以三份文件为基础,将联邦权力执行体系分成了三个部分,即联邦部、联邦署和联邦局,还通过重组联邦执行权力机关将执行权力机关分为强力部门和民事部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部制"的改革,使"大村庄制"的建设成为社会探讨热点。笔者认为,"大村庄制"的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节约土地资源,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与村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严格依法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