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解安 《前线》2007,(4):31-3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之后,韩国新村运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韩国新村运动的认识,可谓“仁智各见”。实际上,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着手的韩国新村运动对韩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化解和  相似文献   

2.
韩国政府自1962-1971年实施了第一、第二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但在此期间,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农业与工业的增长速度差距拉大,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工业发展速度为7.8%,而农业发展速度仅为5.3%;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工业发展速度为10.5%,而农业发展速度只有2.5%,前后工农业发展速度之差,从2.5个百分点扩大到8个百分点.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年平均收入也拉大了差距,1962年的农户年平均收入是城市居民的71%,而1970年降到61%.  相似文献   

3.
韩国的“新村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一个重大的命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酝酿过程中,中央曾派考察团到拉美考察城市化问题,到韩国考察“新村运动”。拉美一些国家由于城乡差距过大,在城市中形成大量贫民窟,这是中国必须设法避免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特别强调城镇化必须“健康”发展,即含此意。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则让中国的高级智囊们形成了一种认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是可以避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据权威人士透露,赴韩国考察“新村运动”的专家们回来后形成了“关于韩国‘新村运动’的考察报告”和“关于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两份报告,为中央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村运动成功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确定的工程都是切实可行的小项目,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改善生活的作用立竿见影,容易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项目由专家委员会研究后设计,是用现代科学和理念决策的产物,不是领导人拍脑袋产生的.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主要是:开发的根本目的--激发内动力;开发的模式构建--跨区域发展;开发的运行秩序--分阶段推进;开发的核心思想--教育要先行.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06,(10):52-54
受省委组织部派遣,我省新农村建设专题赴韩培训班共38人,从4月26日至5月10日对韩国的新村运动进行了学习和考察。期间听取了韩国前经济副总理赵淳、原总统府新农村建设政策负责人郑宗泽、新农村建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丁甲镇、新村运动中央会事业局局长柳仲春、农林部副部长李明洙等14位新村运动的组织领导者和有关专家的专题报告和讲座,现场考察2个村庄和农协大学、研修院等4个培训基地,与6个村庄的新村运动负责人进行了对话和座谈。通过一系列学习考察活动,使我们对韩国新村运动的产生背景、推进原理、实践方法和主要经验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1970年4月,以韩国政府为主导倡议的以"勤勉、自助、合作"为宗旨的新村运动启动,其基本理念是把传统落后的乡村变成现代进步的希望之乡.大体分四个阶段:基础建设阶段(1970至1973年),主要是改善环境,提倡奋发图强的新村精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散扶助发展阶段(1974至1976年),积极推行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帮助农民科学种田和发展养殖业,增加农业收入.  相似文献   

7.
《前线》2007,(9)
"中国不必到韩国来学习‘新村运动’。"说这句话的是韩国前总理、现任韩国"新村运动"中央会会长李寿成。理由是,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准备好了,农村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成熟,不必再学韩国。韩国"新村运动"的起  相似文献   

8.
韩国新村运动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研究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研究者分析了韩国政府在新村运动中的主导作用。但是,韩国政府在新村运动的作用不能夸大。韩国新村运动取得成绩更多是依靠村民的参与,特别是立足于农村地区发展的地方性团体—新村协议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村协议会在经济发展、产业规划、资金支持、公共工程、生活设施改善等方面起着主导性作用。政府发挥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规划、项目启动、资金提供、法律保障、信息和知识服务等方面。而新村协议会则在项目执行、组织动员、管理指导和精神重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组织和动员村民参与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韩国"新村运动",历时虽短成就很大.它在以下三方面为我国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改革的初始阶段,以思想启蒙为先导,培养改革内动力;在改革中强化政府作用;组建各种农业协会,改变农村中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0.
徐平华 《求实》2006,(10):81-82
韩国新村运动高潮期正是韩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快速推进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大量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工业、服务业和城市转移,其绝对数量大幅度减少,有力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为新村运动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全面理解“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内涵,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程华恩 《当代贵州》2009,(19):39-39
重视“三农”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是韩国新村运动提供给我省新农村建设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朴正熙政府的领导下,上世纪韩国的新村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首先重点分析了韩国政府在新村运动中的作用,即政府是新村运动的发起者、引导者、支持者、推动者和监管者,最后总结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建设新农村,韩国的"新村运动"是公认的发展农村的典范。通过对韩国新村运动产生的背景、成效及成因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长生 《党建文汇》2006,(12):25-25
解放前夕,重庆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冉益智叛变,供出大批共产党员,连徐远举(小说《红岩》中特务处长徐鹏飞的原型)都听得瞠目结舌。他还“现身说法”劝说下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叛变,使江竹筠、李青林、雷震等数十名中共党员被捕。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以来,农村问题再一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纷纷建言献策,其中学习韩国新村运动经验,为我国农村建设服务,成为大家的共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主要在梳理韩国新村运动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希冀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韩国新村运动经历了实验阶段、全面推广阶段和社会自主阶段的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运动过程中政府主导向社会自主的角色转换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改造相结合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是以运动的方式和对农业过度保护的倾向带来的不足也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7.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国于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新村运动,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协调,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缓和了社会矛盾,缩小了城乡差距。其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1970年开始,韩国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村运动.韩国新村运动的主要内容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修建桥梁、改善道路设施;二是建造新房,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三是实施农村改水、改电、改气工程,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四是推广高产水稻品种,促使农业增效;五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作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韩国新村运动3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同步增长,城乡经济实现同步发展.2004年,韩国人均GDP达到140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0.94.韩国开展新村运动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得到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关注和肯定,得到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先后有130多个国家派出人员参观、学习.韩国的新村运动,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如下启示.  相似文献   

19.
韩国曾经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农业国家之一,"住草屋、点油灯、走泥路、吃两顿饭"是当时韩国农民的真实写照. 20世纪70年代发起的韩国新村运动,韩国人民用自己的梦想和努力.使韩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人均年收入由当时的137美元跃升为现在的18000美元,城乡收入比缩小为1.06:1.  相似文献   

20.
韩国新村运动及其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60年代末,韩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70年4月,韩国政府发起新村运动,以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为基本动力和纽带,引导农民建设家乡。韩国新村运动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韩国新村运动的发展历程韩国新村运动的发展历程具体可分为五个阶段:1.基础建设阶段(1970—1973)。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韩国政府为全国所有农村免费提供水泥,用于村里的公共事业,如修建桥梁、公共浴池、洗衣场所、修筑河堤,改善饮水条件、房屋和村级公路等。政府根据各村的表现,将35000个村划分成自立、自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