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警务合作是国际警务合作的基本形式之一。其基本作用在于符合警务便利原则,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跨境犯罪,有利于促进区域警察联合与交流,有助于合作各方共同协调行动完成其特定的共同使命。当令世界,区域警务合作有几种比较典型的模式,如欧洲联盟模式、申根协定模式、北欧模式、东欧模式、东盟模式,这些区域警务合作模式各有其特点。其成功经验具有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进程推动了国际警务合作实践不断发展,但从实然层面看,国际警务的理论假设和政策研究屡被执法实务所超越,学术研究并未实现理论指引警务实践的作用,这是当前国际警务研究亟需改变的挑战。从理论上看,全球社会契约理论、大众警务与国家警务的界分论以及博弈论、跨域治理等理论能够成为国际警务合作的理论基础,但目前尚未发展出被学界广泛认同的基本理论。实践发展为审视国际警务合作呈现了另外的视角,国际刑警组织、欧洲刑警组织、东盟国家警长会议、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等多边性、区域性国际警务机构在恐怖主义、网络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人口贩运、洗钱犯罪、移民问题、新型犯罪治理等诸多安全治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国际警务合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指引下的全球安全治理,愈发凸显其重要而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际警务合作,是指国家以及地区警察机关之间,根据本国或地区的法律、参加的国际公约。在惩治国际犯罪、维护国际社会秩序领域相互提供帮助、协助和配合的一种执法行为。国际警察事务交流是国家间国际合作的组成部分。国际警务合作现状随着跨国犯罪的变化,国际警务合作的范围、形式、手段也在相应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警务合作更加紧密,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在国际刑警组织框架内开展多边合作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国2004年已达182个。其通过总部、地区总部、成员国国家中心局等三级组织网络在全世界有效地实现了刑事犯罪国际合作,在打击跨国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没有国际刑警组织,打击跨国犯罪就举步维艰。各国在国际刑警组织框架内开展合作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以个案形式开展联合侦查。如我国破获的上海锦鲤鱼贩毒案和广州自动尼龙伞夹带毒品案等;二是利用情报开展侦查。  相似文献   

4.
跨境毒品犯罪区际刑事警务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志馨 《政法学刊》2007,24(2):37-41
跨境毒品犯罪的区际刑事警务合作表现为跨区域性,是各法域在享有独立司法权的基础上所开展的一种互助行为。面对新时期跨境毒品犯罪的发展趋势,需要从规范跨境毒品刑事警务合作的程序、健全毒品犯罪情报共享机制、严密对洗钱行为的规控、建立与台湾的缉毒协作机制、强化人员培训和技术合作等方面加以完善,有效地控制跨境毒品犯罪的发展和蔓延。  相似文献   

5.
李松梅 《政法学刊》2011,28(5):89-92
随着近年来跨境犯罪的增加,粤港澳警方的刑事警务执法合作体系的构建也越来越趋于成熟,刑事警务执法合作的内容与机制已经初具模型,对中国区际刑事执法合作的研究具有示范性意义。司法实践主体在代为调查取证、送达法律文书、情报交流、缉捕遣送通缉犯、追缴和移交赃款赃物、刑事案件管辖移交、学术交流等合作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了完整的粤港澳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警务合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三地警方通过长期合作,逐步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形成了多层次的警务情报合作机制,有效地促进了三地警务合作的良性互动和日益完善.面对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交通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和生活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在原有的警务情报合作框架下,进一步拓展三地警务情报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合作的效率和水平、健全网上合作平台及时共享警务信息,将更有助于三地警方加强防范、打击跨境犯罪的能力,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较为全面地规范了贿赂犯罪,构成了全球性反腐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基本内容。它较为系统地确立了贿赂犯罪的规制对象、打击的范围和犯罪类型,不仅对国际反腐败斗争的开展和进行反腐败合作提供了共同认定这一犯罪的标准,而且也为缔约国履行公约的义务,完善各国贿赂犯罪法律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面对犯罪的浪潮公安机关必须向科学的管理要警力,向身边的群众要警力,向高科技手段要警力。警务制度改革是应对犯罪挑战的必由之路,社区警务的最终目的是减少犯罪,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是警察与民众的紧密合作。我为人民管治安是警务制度改革的中国化实践,好秩序只能来源于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合作。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力量之源在民众之中,集中民智才能用“无穷民力”提升“有限警力”。我国公安机关已经在治安信息发布、预防犯罪提示、“110信箱”开通、警察博客的初创等方面作出了探索,未来还要进一步运用先进理念和科技手段实现犯罪预防的精细化。  相似文献   

9.
《政法学刊》2016,(6):67-86
鉴于亚太地区成为贪腐人员转移赃款赃物的主要流向地,借助APEC的国际影响和缔约国之间的共识,不断密切APEC缔约国间的反腐败追赃合作,对中国依法追诉腐败犯罪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以往,囿于法律依据单薄、执法途径溃乏、司法合作低效和重追逃轻追赃思维定势等原因,反腐败境外追赃成效不甚理想。2014年11月,《北京反腐败宣言》出台,对缔约国之间境外追赃法律制度的完善和追赃方式的整合有望破解这一难题,成为惩治腐败犯罪的利器。应当说,在对《宣言》的产生背景、涉及追赃举措的变化和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等内容进行梳理后,不难发现:《北京反腐败宣言》对反腐败境外追赃的法治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势必为反腐败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跨国跨地区犯罪日趋加剧,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越来越频繁,各级公安机关急需了解和掌握进行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的范围、程序规则。为此,公安部依据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处理涉外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我国同有关国家签署的刑事司法协助条约,在1998年5月14日公布了修改后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增加了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一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