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钢 《前沿》1999,(1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和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农业和农村经济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上的农业经济格局已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传统农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高、价格下跌、市场销售不畅,已成为近年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原因。因此,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问题。本文结合巴盟近几年的实际,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谈几点想法,与到会各位代表共同探讨。一、从…  相似文献   

2.
李春灵 《湖湘论坛》2002,15(1):52-53
随着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状况发生历史性的转变,初步实现了供求总量平衡;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除主要粮食品种等少数农产品外,其他农产品已放开经营,由市场决定价格。同时,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指导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政策引导、法律规范和经济手段调控。这些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90年代后半期以来,农业结构不合理,严重阻碍农民收入的提高。种种情况表明,只有加快农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才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提供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加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在坚持改革和对外开放中不断发展,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已开始向非农业方面转移,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生产技能等方面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脱贫致富的速度还不快,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子迈得还不大。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现农村经济由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转化;由单一的、不合理的农业经济向综合的、全面的农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结构性矛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提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我省农业农村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长足发展,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去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自然灾害多发的不利局面,实现了粮食生产十一连丰和农民收入十一连快,为全省发展增添了底气。同时也要看到,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比较效益降低与农产品多样化消费需求增多并存,农业发展面临"双重挤压"与农业农村投资价值凸现并存,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大与结构调整倒逼作用强化并存,现代农业后继乏人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机会增多并存,扶贫开发任务艰巨与国家实施片区攻坚、精准扶贫带来的新机遇并存等。  相似文献   

6.
樊哲银 《湖湘论坛》2001,14(6):31-33
近年来,农民收入不仅数量上远低于城镇居民,而且增长速度远低于城镇居民。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慢,已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十五”规划工作重点之一。一、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农民收入有两个来源:一是农业领域的收入,即出售农产品获得的收入;二是非农领域的收入,即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这两个领域导致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加上农民负担久减不下,最终导致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一)农业领域收入增速减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长期处于农产品供给短缺状态。改革开放后,农民生产…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曙光 《政策》2004,(2):30-3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求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农产品市场疲软、农业效益下降的局面进入僵持阶段;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业、农民与市民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的  相似文献   

8.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突出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 ,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农民生活显著改善 ,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这些成就的取得是谁都无法否认的基本事实。但与此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国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总体上尚未摆脱不发达状态 ,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乃至腐化堕落 ,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国家政权在农村稳固的…  相似文献   

10.
在新阶段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农业和农村,正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双重挑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双重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的双重要求、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社会事业的双重任务。这既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气象和新机遇,也带来了不少新课题和新挑战。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创新的思路破解农村发展中的难题,找出在新的条件下加快农村发展的办法。注重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1.
订单农业是农户与客户通过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来组织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订单农业的实施,对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公安研究》2013,(1):91-91
陈司谨、冉光和在《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第7期撰文认为,传统农业改造是变自给自足或半自给的农业为交易性商品化农业,是解决效率和分配双重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已有传统农业改造的研究结论中几乎均蕴含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必然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农民收入的当然假设,虽然通过构建农民收入模型与农产品商品率模型,用经验数据证明农产品商品率与农民收入存在长期因果关系,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能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然而现实的农村仍然存在农产品产量提高了,但农产品商品率并未提高或提高缓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拥有的财富和福利依然贫乏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存在设备落后、标准化程度低、流通环节多等问题,影响了农产品流通质量,阻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高农产品流通质量是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带动农民收入增加、促进农村建设变化的重要抓手。加强宣传和引导、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提升流通质量、实现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建设,是提高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流通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9月29日,省农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首批256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173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着我省无公害农产品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广大消费者期盼已久的“放心农产品“即将进入千家万户。一、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当前我省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而又紧迫的问题。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对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  相似文献   

15.
陈柏槐 《政策》2003,(12):24-25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增竞争力。这"三增"是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增收是核心目标,增效是重要途径,增竞争力是前提条件。湖北作为农业大省,能否实现农村经济较大发展、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增长,关键在于能否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供求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富有余;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约束变为市场和资源双重约束;农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明显增强。面...  相似文献   

17.
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当前加快我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关键是尽快在全局上、整体上探索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路、政策和措施。一、为什么要调整生产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是农业新阶段一系列矛盾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些矛盾集中表现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各种因素:一是农产品供给与劳动力供给充裕并存。过去是劳动力充裕,农产品供给短缺,长期处于卖方市场。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商品供给已经由严重短缺转入相对充裕的买方市场,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全国农业…  相似文献   

18.
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世纪之交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央的决策是十分英明和正确的。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农产品总量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品质结构不优,名优产品少,农产品价格低廉,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要突破这一历史阶段,实现农村经济新的快速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产品品质不优,在市场竞争中无论质量还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和结构性相对过剩;农业发展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化;农民收入增长从主要依靠农产品增产和提价向主要依靠非农产业和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变,农业与其它产业关系日趋密切,关联度越来越高。农业的这些特点和趋势,要求我们要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转变思维方式,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性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取得明显增长。但随着市场经注济的发展,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其背景一是由于农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低迷,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粮价的下落、农业成本上升、农民收入减少、影响了农民产粮积极性,这是形成劳动力转移的外在动力;二是农业生产的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所需求的劳动力也相应减少,成为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三是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难以容纳农村人口自然增长需求;四是城乡差距的客观存在,广大农民渴望提高生活水平,这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的内在动力。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采取措施,从80年代开始组织劳务输出,推荐198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