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怡 《先锋队》2010,(11):38-39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礼会,就必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相似文献   

2.
吴惠滨 《奋斗》2005,(10):26-27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要求总结和吸收了过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功经验,反映了我党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就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反腐败斗争和反腐败工作也在不断地深化。具体的变化是: 第一,从十二大到十六大以前,我们党的提法都是“要反对腐败”,而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反对和防止腐败”。加上“防止”一词,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的变化,表明我们的反腐败工作从单纯的“打”,转到了“打”与“防”的结合和并重。  相似文献   

4.
反腐倡廉应强化三个方面的工作荆自力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变质,即公共权力失去公正,蜕变为个人谋私利的工具。要防止和反对腐败,关键是要对权力主体进行反腐倡廉的教育,用制度、纪律、法律约束权力主体,防止权力被滥用。为了使反腐败斗争切实取得成效,应强化三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正反腐倡廉工作是关乎国家昌盛、人心向背的核心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令人振奋,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这标志着当前我们反腐败斗争正在由集中反腐向法治反腐、长效反腐转变,是对过去反腐模式的超越与革新。法治是反对腐败的最佳路径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在化解社会矛盾、克服社会难题、调整社会关系上,法治具有其他治理方式所不具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与反腐败都是有规律的.从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的历史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的主要特点表现为:腐败者常从生活作风开始,群体腐败比较严重等.因此,反腐败必须采用新的机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强教育和民主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坚持反对和防止腐败 ,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意义重大。反腐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为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必须加强教育 ;完善制度 ;强化监督 ;创新机制 ;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8.
朱文鸿 《实践》2010,(4):55-56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反对腐败,对贪官污吏从不姑息。但反腐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既要有持久作战的思想准备,更要有刻不容缓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实  相似文献   

9.
贯彻十七大精神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败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的反对腐败."……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提出和建立,既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下的反腐败斗争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也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制度反腐、制度监督的核心理念,是制度反腐的一大创举。制度反腐本身就包含用制度反对和防止腐败的内容,但制度反腐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存在的问题作为一种危害性行为,腐败严重地侵蚀着制度,腐败分子历来是利用我们制度的缝隙和漏洞而妄为的。腐败之风所以屡禁不止,腐败分子之所以前“腐”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是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措施和政治保证.近几年来,银川市城区党委、政府积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以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和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不断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世界以民主治理腐败的经验、困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清 《学习论坛》2009,25(6):15-18
民主是专制和腐败的天敌.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斗争中,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主权"为核心内容的民主理论,并逐步构建了以现代民主制度为核心的反腐败制度体系.然而,西方式民主能够遏制腐败,也会催生新的腐败.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民主治理腐败方面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同样遭到"民主制度"下腐败问题的困扰.认真总结当代世界以民主治理腐败的经验与面临的问题,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反腐败动力机制必须重点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是党中央对反腐倡廉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制度反腐包括以制度反对腐败、防止腐败两个方面,其本身包含着以法律、规章等表示的制度条款,也包含保障这些条款得以落实的组织体系即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防止腐败,世界各国采取了许多对策和高招,然而腐败问题依然困扰着人们,同样,腐败问题在我国也非常严重,党中央明确提出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因而解决腐败问题不仅要打击腐败行为,查处腐败案件,而且要建立反腐败的长效法律机制,并从制度创新入手,针对产生腐败的原因,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采取预防性法律对策,铲除腐败现象赖以滋生的土壤,只有既治标又治本,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腐败。一、腐败的成因及表现产生腐败的原…  相似文献   

15.
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切实提高对反腐败斗争的理性认识:一方面要看到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增强斗争的信心;另一方面,要从腐败产生的条件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从腐败发展的趋势认识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从执政环境的变化认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相应的心理预期,增强人们对反腐败斗争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6.
周明 《求实》2007,(11):26-28
党的先进性是一切腐败现象的对立物,腐败现象是党的先进性的腐蚀剂,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这是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刘琳 《唯实》2012,(12):9-11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今后我们的反腐败工作无论在反腐的打击力度、反腐的意识强度还是反腐的预防维度上都要有更大的提升。因此,必须牢牢把握好反对腐败的三个视角:打击腐败、减少腐败、预防腐败;必须始终坚持标本兼治,始终把完善市场作为减少腐败的重要手段;始终把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作为预防腐败的重要关口。  相似文献   

18.
夏华     
《奋斗》2005,(4):36-36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既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又要认识其长期性。当前。反腐倡廉的任务仍十分艰巨,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不移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毫不动摇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把反腐败寓于各项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  相似文献   

19.
反腐败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首先是要严密各种制度,防止产生腐败。其中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健全干部人事制度,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生产资料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和完善财产实名制和财产申报制度,改革财政税收体制。其次是要创新各种制度,严厉打击腐败。改革反腐败机关的运作机制,严厉刑罚制裁,提高刑法的可操作性,改革反腐败刑事追究程序。  相似文献   

20.
在政府财政支出扩张和预算刚性约束缺失的制度背景下,政府支出领域的腐败现象在我国有膨化的趋势.我国现行的反腐败模式一定程度地存在重"规制用人"、轻"规制用财"的倾向,留有反腐盲点.因此,为根治腐败,应该进行我国反腐败理论和机制创新.现行的反腐败理论应该从"权力结构失衡导致腐败"提升到"权力本体具有致腐的基因"的层次.与之相应,建立反腐败新模式要以"规制用财"为核心,朝规范公权力边界与监督公权力运作相结合,依靠民主机制取财、用财与依靠民主机制选人、用人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而支撑这一创新的制度基础就是公共预算制度.必须以"规制用财"为核心从以下四个方面建构起新型的反腐败模式架构:一是树立有利于防治腐败的公共预算约束思想,二是确立有利于防治腐败的公共预算刚性约束的基本制度,三是建立有利于防治腐败的预算权力结构,四是探索有利于防治腐败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形式及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