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薛朝晖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9(2):8-12
美国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了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战争,破坏了国际法的基础。许多美国军事科技首次亮相被用于这场战争。在此背景下,文章旨在简要介绍国际法中的战争与武装冲突法则、国际法对禁止战争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国际法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罗国强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22(3):51-56
美国先发制人口号的真实意图是其拥有不受国际法约束的军事行动权。就本身的合法性而言,先发制人并不符合现有的实在国际法,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又可以作为特殊情况,构成关于自卫权的实在国际法的一部分。先发制人的条件在于即将受到迫在眉睫的武力攻击,这需要借助作为自然法国际法、尤其是其中的强行法来解释与判断。从构成要件分析案例,美国入侵伊拉克不符合先发制人的条件。美国入侵伊拉克的行为不可能起到强行打破或修改国际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虽然美国赢得了最初的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四年过去了,布什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陷入一种"撤不得、留不得、打不赢"的尴尬境地。美国之所以在伊拉克陷入困境,主要是由于布什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对伊拉克占领政策的制定、执行方面出现了偏差。为了应付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双层压力,在过去几年中,布什政府不得不不断调整其对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的政策,改组其外交决策团队,排除新保守主义分子,逐渐向现实主义回归,但却始终未能稳定伊拉克的局势。伊拉克战争已经并将继续对美国、中东格局和世界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伊拉克战争看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轶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5,18(2):79-80
战场制胜的关键在夺取制信息权;武器装备信息化使其作战效能倍增;攻防界限模糊,一体化要求更高;战场时空将是相对短的时间和多维战场空间的高效统一;对信息技术高度依赖伴随着高风险;人的作用仍然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战争突破了战争法的许多规则,但战争法的作用不容置疑。战争法发挥作用的社会基础、思想基础等各种主、客观条件仍然存在。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提高、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运用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影响,战争法在未来战争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从国际法角度析“先发制人”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慧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2):20-26
9·11事件后美国提出的"先发制人"对外战略对以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为基础的现行国际法律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可能成为大国使用武力推行其对外政策的理由,从而威胁到二战后经过几十年努力建立起来的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先发制人"战略并不能从国际法上的国家自卫权中找到法律根据,它是对国家自卫权的滥用。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必须发挥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袁松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1):113-116
美国"先发制人"的新国家安全战略以"预防性"自卫理论为其国际法依据,极大地动摇了传统的国家自卫权理论和和平解决争端原则,而其他国家相继采用"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战略则有可能使"预防性"武力攻击成为一般国际习惯法,并使二战以后被抛弃的战争权重新取得合法地位,以和平为宗旨的现行国际法体系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争是新世纪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对现有战争法和国际法带来了诸多冲击和挑战。5月19日,西安政治学院国际战争法研究所召开了一次学术研讨会,就伊拉克战争中的战争法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讨,现将主要观点摘编如下,供大家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林利民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5(3):10-14
伊拉克战争后,国际格局的特点是:美国继续保持超强地位,但"一超多强"结构中的角色在变化,合作依然是大国关系的基调,意识形态斗争进一步弱化。新的国际格局将由欧洲巴尔干、中东及东北亚三个子系统构成,美国是在三个子系统中都占主导地位的惟一大国,这是由美国"一超"地位决定的。在新的国际格局中,中国的影响进一步上升,在东北亚子系统中,中国尤其负有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2.
周士新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7(1):44-48
政治文化是某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与历史传统长期积淀而成的政治观念方面的综合体系,表现出一个政治系统的基本政治倾向。美欧的政治文化既表现在双方对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认知上,也贯穿于各自的历史进程中。美欧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表现出来的针锋相对的态势,显示出双方迥然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美国的霸权倾向与欧洲的制衡传统产生剧烈的摩擦和碰撞。伊拉克战争既为双方政治文化冲突提供了导火索,也为两者弘扬各自外交理念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3.
刘志云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54(3):113-118
随着法西斯主义横行以及二战的爆发,极力推崇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在维持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的理想主义学派迅速衰落,而崇尚权力与均势的古典现实主义学派得以崛起,并占据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主导地位。在古典现实主义的强势下,不仅同一时期的国际法学经受了极大的冲击,国际法以及国际组织的实践也受到消极影响。或者说,古典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成为我们理解冷战时期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程保志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1,(4):43-46,54
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全球治理理论的兴起给现代国际法理论与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虽然全球治理的理论模式还不成熟和完善,但它已深刻影响到国际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国际法作为调节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对全球治理的实现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另一方面,国际法也应积极适应全球化的潮流,使其和全球治理理论在交流与互动过程中得到共同发展。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应更积极地在全球治理进程中扮演维护者和建设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宋晓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6):96-101
双边投资条约已代替模糊的国际习惯法形式而成为当今国际投资法的最主要的法律形式,从中国视角对国际投资法由形式至内容的这场变革作出确切评估是非常必要的。双边投资条约是两大阵营在国际投资体制陷入僵局之后,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约而同所选择的打破僵局的灵活方式,这一新的法律形式对国际投资保护法及国际投资自由化法律的发展各有不同。双边投资条约至今仍是以特别法形式存在的双边条约,从中并未产生确定的国际习惯法。 相似文献
16.
杜洁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4(1):29-33
美英等国反恐怖军事行动依据的是国际法上的自卫权,同时,具有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和国际关系的实践来看,存在三个问题,即自卫权的延伸和扩展、证据问题和审判问题。国际关系是国际法的实质渊源,变化着的国际关系正在为国际法充实相应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王淑珍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72-75
就国际法的法律性,学界有肯定论与否定论之说。判断国际法是否具有法律性,标准应该是法的一般特征。国际法具备了法的一般特征——国家意志性、普遍性、规范性及强制性,具有法律性。同时,国际法还具有国际性、平等性以及实施上的不对称性等特点,是一特殊法。 相似文献
18.
李艳辉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4(4):9-14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十分敏感的重要问题 ,回顾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 ,从国际法的角度对台湾问题进行法理分析 ,说明美国对中国内政干涉的不合法性 ,由此也可看出国际法在当前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