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编辑同志: 我是《瞭望》周刊的忠实读者,每年征订报刊时,我都把《瞭望》周刊做为首选刊物。我喜爱《瞭望》,不仅因为她集国内外大事、要事之一册、内容丰富,更主要的是《瞭望》 相似文献
3.
4.
5.
6.
十年一瞬间。 历史迂回曲折,有时漫长的岁月似乎在无谓徒劳地消逝,杂拥充塞着无关紧要的和习以为常的事;但有时瞬间却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民族的存亡。这十年对中国命运的深远影响,是超越时间的。十亿中国人在这十年间不仅物质生活有了明显的提 相似文献
7.
1976年10月,害国害民的“四人帮”被粉碎了,全国上上下下敲锣打鼓一片欢腾。可是我和小靳庄的乡亲们,却在思想上背了个沉重的大包袱。好长的一段时间,总觉得比外村人矮一头,就连出门赶集上店都不敢说是小靳庄人。作为大队党支部书记,我的心里比谁都难过。自己犯了错误,连累了全村。心里象压上了一块磨石,吃饭饭没味儿,睡觉觉不香,整日整夜地受折磨。 相似文献
8.
9.
“十三大是党史上的一次创造性的飞跃” 时间过得真快,你给《瞭望》写了那篇“天南海北”谈之后,已经快两年了,最近你参加了十三大。你是1927年入党的,今年正好是60年。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工作了60年,参加这次党代会,一 相似文献
10.
从《一无所有》到《我这十年》——中国大陆摇滚乐十年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学者保罗·朗多尔米的《音乐的历史》(1910),是西方音乐史的名篇,在新版中它的下限年代扩展至1946年。可是保罗·朗多尔米不能预见到:十年后由比尔·哈雷演唱的一首《昼夜摇滚》(1955),被灌制成唱片后竟然销售了数百万张!音乐史上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爆发了,摇滚乐使听众由被动欣赏改为主动参与,酒神从沉睡中醒来。 相似文献
11.
12.
13.
《瞭望》给我科学与智慧编辑同志:去年2月7日,《望》第六期《时事杂谈》专栏一篇题为《无聊之链》的征文,已经被我十分有效地运用了一年多。为此,亲友们感激我及时帮助他们卸掉了精神包袱,做了件聪明的好事。我则觉得受之有愧,这完全应该归功于《望》,是《望》给... 相似文献
14.
《瞭望》创刊40周年,值得纪念;我与《瞭望》结缘36年,更为感念.最令我感慨的是,《瞭望》周刊虽然起步高端——新华社社长穆青兼任周刊社社长,新华社副社长、社总编室总编辑冯健兼任周刊社总编辑,但《瞭望》一路走来最爱栽培、提携、奖掖那些刚刚步入新华社、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菜鸟”们.不谦虚地说,我就是其中的“那一个”. 相似文献
15.
王玉泉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1,(9)
“十年经商成富翁,十年仕途得春风,十年技术成高工,十年政工一场空”这段顺口溜,是我干政工后最先听到的对政工很心酸、很无奈的一段话,至今未忘。之所以没有忘,是因为我这十几年都与顺口溜中“一场空”的工作相联系着。 或许我这人注定要端政工这碗“饭”,与政工有不解之缘。当兵四年做了三年连队文书,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职位”就与政工沾边。复员参加铁路企业工作四年多,又和政工搭上了线,接上了“电”。在企业工作21年,政工就连续干了13年。如今,人到中年,想想十几年的政工经历,我一点都不后悔,竟为这个职业选择了… 相似文献
16.
17.
《瞭望》新闻周刊今年第22期《肉价涨落"怪圈"透视》和第29期《肉价走势屡被"误判"》两篇报道,材料翔实,分析透彻,观点鲜明,立论准确,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认真阅读和严肃思考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8.
<正>伴随着改革开放40周年,"1%工程"也走过10周年的历程。2007年7月,我们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开始了通过公益实践来传播先进文化,通过最普通、最具体的一件件实事来体现群众的利益,那就是"海搏工程"。2007年底,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008年,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让我们对开展公益项目的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