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我们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  相似文献   

2.
父母甘愿被子女“捆绑”,既有父母对现在社会分层机制不平等的质疑因素在内,也是对不合理社会分层的恐惧所致。“90后”孩子的教育问题,几乎成为家庭战争的最大火药桶。父母把自己感受到的竞争压力急于传递给孩子,为了将来,他们把自己和孩子“捆绑”了:活着为孩子、挣钱为孩子;没有自己的社交圈、没有自己的空闲。(4月20日《中国青年报》)“不谈学习我们是朋友,一谈学习我们是敌人”,学习如此把孩子和父母连接在一  相似文献   

3.
上个月我在《生活时报》上发表了两篇《闲话“闲谈”》的文章,有朋友见了,说:何不就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履行职能,再“闲话”一篇?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现住,就试着如下写来。“闲话”的缘起,是从一则古籍资料引发出来的。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讽刺小品文集《古今谭概》,前面有一篇冯的好友梅之熉(音:云)写的小序,其中写道:“然则谈何容易?不有学也,不足谈;不有识也,不能谈;不有胆也,不敢谈,不有牢骚积于中而无路发摅(音:出,舒也),亦不欲谈。”由此看来,闲谈也并非易事,学、识、胆三者俱备,并且还得有情绪感触上的冲动,方能谈得起来。小小闲谈,何其难也。所  相似文献   

4.
近日,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在湖南省纪委第四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做官用权要慎之又慎,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常思贪欲之祸,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作为一个经历丰富的高级领导干部,这既是对部属恳切关爱的教诲,也是从政多年弥足珍贵的经历之谈,可谓语重心长。 做官用权,拍板决策,运筹帷幄,造福桑梓,是很光荣的事。但也是很危险的事,因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给自己带来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对刑法修正案(七)(草案)进行审议后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笔者仅就草案中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以下简称"该罪")修改的问题及完善谈以下浅见.  相似文献   

6.
要重视农村的"六个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进步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和难点都在农村.现在谈"三农"问题一般集中关注的是农民身份问题.其实在当今农村社区开放、农村社会要素流动的条件下,更需要关心的是从业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态的变化.从近5年来的农村调查看,农村地区发展缓慢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可具体归结为六个流失:  相似文献   

7.
青年人才与社会创新环境--纪念"五四"运动82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运动82周年了。今天,我们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第一个“五四”青年节谈纪念“五四”。从82年前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起,在漫漫的历史长卷里,每逢谈到“五四”,人们都会恰似有一股热血在冲动,激奋之情难抑。这是因为“五四”她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推毁黑暗势力的号角和重获新生的力量。青年素有开风气之先的特点,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中依然责任担待。值此之际,本刊邀请了5位青年才俊,来谈今日的新话题:青年-人才-社会-创新-环境。读者可以透过字里行间,看到经受了20年中国改革开放风雨洗礼的一代年青人,所表现的朝气、睿智和锐气。  相似文献   

8.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不会变,关键在于我们自己香港问题,台湾问题,还有西藏问题,人权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是要长期斗争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本来这些本不成问题,和你美国有什么关系?可它就把这些算为问题,它要同我们谈,其实谈也可以...  相似文献   

9.
"消灭分工"和"按需分配"这两个看起来不相干的概念,实质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本刊2006年12期上,我们探讨了如何理解马克思有关"消灭分工"这一提法的真实含义.意思就是:消灭分工不是消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所必然形成和不可缺少的人与人之间的分工现象,而且这种分工现象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在马克思的有关著作中,凡是提到消灭分工的地方,都从不同的角度、甚至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说明一个问题,这就是消灭社会分工中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特别是社会中的不同人群屈从于社会分工或者受社会分工的奴役.而现在所要谈的"按需分配",不但同"消灭分工"问题密切相关,并且还必须从如何对待分工这一问题谈起.  相似文献   

10.
为了不断活跃统战宣传工作,特别是推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和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统战部最近部署了在全省开展“书记谈统战、部长讲统战”活动。“书记谈统战、部长讲统战”的主要内容是组织  相似文献   

11.
黄嘉树 《台声》2000,(5):1-1
近日来 ,台湾民进党的当权人物不断放话 ,表示愿到大陆访问 ,也欢迎大陆领导人访问台湾 ,两岸可以谈“三通”问题 ,如果“一个中国”作为议题而非前提 ,双方也可以谈。这些话似乎是想展现一种理性务实、追求和解的态度 ,对此北京将如何回应 ?其实 ,台湾新领导人的上述姿态 ,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 ,当年李登辉不是也表示他想到大陆做“和平之旅”吗 ?不是也扬言要亲自陪汪老在台湾走走看看吗 ?不是也放话说在“两国论”的基础上 ,双方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吗 ?但是 ,既然李登辉背弃了一个中国原则 ,他就失去了同大陆对话的资格 ,什么“和平之旅”之…  相似文献   

12.
记者:温老师,您认为目前我国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有重点地推动当前的农村改革? 温铁军:我的基本理论学得不好,但既然在中央党校谈三农问题,就应该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那么我个人的看法是,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如果从根本上说,是基本国情制约之下的所谓的现代化的上层建筑与传统的小农村社经济基础之间无法对接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3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参加全国人大台湾代表团审议时再次重申,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两岸任何问题都可以谈。  相似文献   

14.
3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如何发展两岸关系讲话明确指出:"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对话和谈判即可恢复,而且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不仅可以谈我们已经提出的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和建立军事互信、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活动空间、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框架等议题,也可谈在实现和平统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15.
报载,蕲春县教委主任刘建文在接待处理学校教职工来信来访中,除了实行每月固定的“信访接待日”制度外,特为自己加了一条随机接访和登门回访的“接访规矩”:“反映问题的来访者,请随时随地找我谈;错过了时机的来访者,请留下上访事由和联系方式我找你谈;请求救助的来访者,我们可以推心置腹地谈。”对那些找到家里的老弱病残教职工,刘主任待若亲人,敬茶献烟,嘘寒问暖,并多次留其进餐,边吃边谈……  相似文献   

16.
如今人们谈老北京的饮食文化,开口便侃八大菜系在北京,八大楼、八大居、四大兴、长安十二春;要不,就是烤鸭、涮肉、满汉全席宫廷宴;再不,就是驴打滚、年糕、艾窝窝、卤煮火烧、爆肚、炒肝等小吃。即便是在诸多谈吃的文章里,说到“北京菜”,也多是记述或论说京城菜馆的滋味及餐饮方式如何集天下之大成,至于当年北京普通百姓的饮食文化,便少得寥若晨星了。一般说北京文化,多是讲由三大部分组成——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平民文化。依此,若谈老北京的饮食文化,或也可分为宫廷饮食文化、士大夫饮食文化及平民饮食文化。至少,也要说出个上流社会…  相似文献   

17.
谈机遇定位与发展北京市妇联主席李巧云深化十五大精神的学习,强化理性思考,对邓小平理论作全面、深刻的理解,就可以为今后开展妇女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我谈两个问题:一是机遇问题,二是定位和发展问题。一、机遇问题十五大报告强调,“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拒绝"问题青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缘起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事关每个人的全民事业。和谐社会的和谐可以分解为:个人和谐、家庭和谐、区域和谐。同理,构建和谐社会也可以理解为:个人和谐、家庭和谐、区域和谐的累积成长过程。如果个体或局部不能实现和谐,那么很难会出现整体的社会和谐,这可以被视为一种常识。因此,当代社会离不开当代青年,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青年。然而遗憾的是,现代的社会生活催生了不少的问题青年,而这类问题青年又诱发了一些社会不和谐,正是这种不和谐,在加重着家庭负担,滋生着社会隐患,简言之,和谐社会不欢迎问题青年。问题青年和…  相似文献   

19.
从"圈"看官     
湖南省委提出:考察干部的工作圈,还要看生活圈、社交圈;不仅考察“八小时以内”。还要看“八小时以外”。以貌取人,错矣。从“圈”看官呢,妙哉! 记得前些年有个村支书曾言,不孝敬父母的不能入党。理由是,对生养自己的父母还这般模样,对党对人民岂能指望他忠诚?!当时,我就想,这位支书不简单,所言未谈哲学,但却充分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由此可以及彼的哲理。想村支书之言,思湖南省委之举,忽生一念:二者实在是异曲同工。据此,便可多侧面、全方位地观人察事,不被、少被一时、  相似文献   

20.
冬日的一个上午,我们依约前往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专访著名作家梁晓声。梁晓声看上去脸色有点疲惫,但他那双浓眉下的眼睛却很锐利,透着一股睿智之光。他说话不紧不慢,有条不紊,极有逻辑性,就是那种“胸有成竹”的样子。记者就当前一些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和一些腐败分子以身试法、铤而走险的动机问题,请梁晓声谈看法。梁晓声说:“这个问题,我在不久前中央纪委研究室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阐述过观点。为什么在打击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而腐败现象在一些地区却仍然呈现一种泛滥的势头,仿佛猖撅无忌呢?实事求是地说,在近几年,我们国家反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