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盟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永民 《河北法学》2007,25(5):157-163
欧盟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在世界上一直是最严格的,因其严格,也遭到美国等现代生物技术产品出口大国的质疑.对欧盟管理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指令和条例进行介绍,对新旧法律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欧盟这方面法律的一个发展轨迹,并介绍了欧盟及其成员国对这些指令和条例的执行情况.此外,还介绍了著名的美国等国家诉欧共体的转基因生物措施案,并对案件进行了简单的评议,从中可以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专家对欧盟有关转基因生物的措施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2.
边永民  于广群 《中国法律》2006,(4):39-40,106-108
转基因生物产品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关于其安全性的讨论也从未中断。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对转基因产品实行了不同于传统产品的安全管理和贸易模式。中国非常重视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工作,某些转基因技术,例如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抗虫棉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中国也是转基因生物产品的进口大国。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法律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安全的管理也必然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法律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安全的管理历程,分析推动法律完善的动因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欧美转基因食品法律管制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迁 《河北法学》2005,23(10):114-121
转基因食品自问世以来,其安全性倍受争议。在对其进行法律管制方面,形成了欧盟和美国两大阵营,在管制理念、管制方法和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态度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并引起了双方在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中的激烈对抗。对比、分析两大阵营的法律管制制度,能够为我国相关立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欧盟转基因食品法律管制制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转基因食品的法律管制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自 1990年开始 ,欧盟基于“预防原则”的理念 ,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法律管制 ,要求其在上市前必须接受风险评估和审批 ,在上市时以特殊标签加以标识。 2 0 0 3年 9月欧盟又通过新的立法 ,实施更为严格的管制制度。欧盟的做法一方面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 ,另一方面又为转基因食品的进口设置了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5.
《商务与法律》2006,(1):52-53
法国政府2006年2月11日通过了一项有关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试验法案。此举表明法国逐渐向转基因产品敞开了大门。新通过的法案要求农民申报种植基因作物的土地。  相似文献   

6.
在转基因技术风险不确定的情形下,无论是美国的"可靠科学原则",还是欧盟的"预防原则",均不能令人信服。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立法与监管,应遵循公共利益优先、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统一监管机构、国家利益与商业利益结合以及风险全程监控的基本原则。我国当下的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立法,在层级上较低,应制定《基因技术法》或《国家生物安全法》,重点关注对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知情权以及我国基因资源的保护;同时,应加强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监管和风险评估,对违法者苛以更重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邢睿 《法制与社会》2015,(8):181-182
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其被运用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然而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正是转基因食品,跟过去相比,转基因食品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然而转基因产品的科学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是消费者所关心的.为了了解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情况和转基因食品标识是否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西宁市城东、城中区华联超市、大十字百货超市、城中、城西区王府井百货超市的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探究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以及购买因素,由此引发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王扬  刘晓莉 《河北法学》2015,33(2):42-48
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对转基因食品多重危害属性(实然性危害、可能性危害、精神性危害)的监管要求,而具有社会权力和风险社会理论依据的社会监管,对解决传统监管在权力垄断、手段有限、范围局囿、目标单一的问题上意义重大。然而,社会监管受科技和法律因素的制约难以有效实现。提高转基因食品的研发技术和认知水平、增强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和对社会权力的保障性能够较好地解决社会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律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概念界定是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律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工作基础。本文根据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的科技背景、渊源和演变,结合已有的国际立法经验,指出"转基因生物安全是指为使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在研究、开发、生产、运输、销售、消费等过程中受到安全控制,防范其对生态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以及救济转基因生物所造成的危害、损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并由此明确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调控对象和范围。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之战     
宗和 《法治纵横》2011,(18):11-13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时代犹如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如盲目追求速度。只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忽略了各个要素间的整合。尤其是这种整合缺少足够时间的磨合,这样的列车就很可能陷入险境。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基因技术管理、立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继2000年6月26日人类第一个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之后,今年2月12日科学家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这无疑是人类科学史上出现的一座新里程碑。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认为是人类最伟大的认识自身的科学探索之一,被喻为人类生命科学史上一次伟大的登月行为。之所以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是因为它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让人类了解了自身,并有助于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将给人类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预示着“基因经济”将与信息经济一起,成为新经济的双子星。该计划的实施将极…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面临资源紧缺等诸多问题,而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疑是一场福音.转基因食品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显示出其较大的优势,但由于研究水平等的限制,人们关注的焦点依然汇聚在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安全风险上.对于转基因食品最大的消费者而言,知情权最为基本也尤为重要,因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标识无疑最受关注,本文为了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标识方面的立法方案,先后探讨了美国、欧盟、日本在此方面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吴蔚  胡海洋  宋伟 《科技与法律》2012,(4):12-15,51
转基因水稻新品种的育种和商业化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对转基因的技术研发和新品种育种应该大力支持,但商业化必须要建立在有效的安全监管之上.我国在转基因商业化过程中的安全监管措施尚不完善,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安全监管制度的合理设计和建立科学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食品消费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及食品安全的不确定性引发了消费者的普遍关注,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有助于转基因食品的理性消费和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借鉴美国和欧盟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主要制度,从标识制度、安全评价和检测制度以及公众参与制度等方面构建和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转基因生物活动的发展,许多生物安全问题逐渐凸显。而我国目前的生物安全立法无法满足转基因生物活动的需要,因此我国亟需建立完整的生物安全法规体系,促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印度转基因食品立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近些年转基因作物商业种植发展迅速,然而立法却相对滞后,呈现出起步晚、法律层级低和零散的局面。为改善该局面,印度政府近些年积极准备出台统一的转基因食品立法,在立法理念上突出对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保护,肯定预防原则、实行强制标签制度并强化责任和监管体制,为其它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在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以外促内”的特点。目前,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层次太低,管理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多头监管的体制使得监管制度覆盖不全面,从而影响了对转基因生物安全进行监管的总体效果。此外,转基因标识制度不健全,公众参与度不高。应当通过集中、综合性立法的方式构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制度的法律体系,建立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协调机构,完善监管机制,不断提高对转基因生物的监管水平。同时也要完善标识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保障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安全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  相似文献   

18.
我国转基因立法现状及完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法制与社会》2010,(27):273-273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转基因食品慢慢走向我们的餐桌,但是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学界存在不同的意见。如何完善转基因方面的立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兴起和转基因产品贸易的发展.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WTO框架下与转基因产品贸易相关的《SPS协议》和《TBT协议》的有关规定和相关争端实践,分析了这两个协议的相关条款在对转基因产品适用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拓宽WTO规则,纳入消费者优先原则。在此基础上,就我国转基因产品的立法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银良 《法学》2012,(3):101-110
转基因研发和产业化涉及的因素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论。除主张不自然、不安全(包括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外,转基因反对者还把侵犯知识产权作为第三种理由,主张发展中国家的转基因产业化可能侵犯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从而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在知识产权保护日趋严格和国际化的形势下,诉诸侵犯知识产权的理由或可阻碍或延迟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的转基因研发和产业化,从而实质上有助于跨国公司保持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然而,基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时间性以及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反对者的主张难以成立,其结论不具有可信性。以侵犯知识产权作为反对转基因产业化的理由仅属想象,不仅没有实际效果,还使反对者处于尴尬境地,应尽早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