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虎生 《人民论坛》2023,(21):88-9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克服一切风险挑战,在应对和化解各种危局困境中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不懈奋斗史。百余年来,党领导人民在应对危局困境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积累了一系列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紧要关头,为更好把握战略机遇、保持战略定力、应对风险挑战,总结我们党百余年来应对危局困境的伟大实践及历史启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能否成功化解危局困境,关系政党兴衰成败.面对危局困境,能否扭转危局,并从危局中找寻到新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是检验一个政党先进性的"试金石". 危机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清醒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发展壮大的动力能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中国共产党走到今天,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曲折激荡、波澜壮阔的艰苦岁月中,我们党长期处于弱小和弱势状态,经常陷于困境、逆境、险境之中,但她没有因此而害怕、气馁、屈服,一直保持斗志昂扬、奋勇向前的精神状态,不断地在险境中谋生存、在逆境中求发展、在困境中争崛起,直到这场革命的胜利。学习党的光辉奋斗历史,从中汲取面对困境和危局主动谋划、积极应对的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探索中,积累了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宝贵经验,主要包括: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交互融合,是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精神实质;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防范风险和化解风险相辅相成,是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逻辑前提;讲求斗争策略,坚持把握规律和善于行动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关键环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领导水平和执政本领全面提升,是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党在历史上多次遭遇艰难困境,为此,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心同德过"紧日子",省吃俭用,先后大规模地开展节省运动,实施精兵简政和增产节约或者精减职工等,大大减轻了人民负担和财政困境,有力支援了革命和建设。这些做法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和化解困境的成功经验,克勤克俭、厉行节约逐渐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自觉和行为习惯,成为党的一项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9,(8)
<正>"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各种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各种挑战,驾驭中国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当前,我国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认识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越要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防控能力。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就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提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为我们党解决问题提供工具和方法,又为实现现代化目标汇聚力量。在当前应对重大挑战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灵活运用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科学方法,积极主动作为,努力应对和化解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如何突破乡村治理面临的四重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然而,乡村治理还面临固有的体制困境、制度困境、人才困境和技术困境等一系列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其应对、处置和化解,既需要建设职业化人才队伍、推进乡村信息化建设,更需要改进现有的行政治理体制,建立与之适应的乡村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居安思危是我们党的战略思维,是治党治国中必须始终坚持的重大原则。居安思危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思维和原则,我们党在百年发展史上曾在积极主动地化解危机中做到了居安思危,这是重要历史经验。新时代我国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居安思危是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也是新时代各级领导干部应具备的重要能力,是对领导干部能力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风险作了系统阐述,深刻揭示了重大风险的特点规律,向全党发出了坚持底线思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战役的号召,为各级领导干部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1.
<正>社会治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要真正使社会治理创新"接上地气",增强对群众诉求的回应能力,就应当从群众路线入手,强化群众参与理念,健全群众参与体制机制,使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贯穿到社会治理工作的始终。坚持将党的群众路线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是有效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作为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实施者和推动者,政府行为关系到改革的成功与否.目前,政府在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着三大困境:一是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冲突;二是政府与"代理企业"的博弈;三是权力寻租的诱惑.通过坚持效率和公平并重的价值取向、建立城市公用事业新型的公私合作关系、强化自律和监督评价机制等,可以针对性地化解这些困境.  相似文献   

13.
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深刻阐述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充分认识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对化解风险、应对调整、适应考验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黎林烽 《传承》2012,(13):38-39,5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是一个紧迫而又值得研究的重大任务和时代命题。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遭遇来自内外等方面的困境,深入分析其困境存在的原因,才能找到应对方法与策略来化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阻力,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正>晋政发[2017]2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为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担保链风险,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地方金融稳健发展,现就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坚持属地负责原则担保链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要坚持属地负责原则,由各市人民政府指定部门牵头,协调相关政府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成立专门的企业担保链风险处置工作组(以下简称风险处  相似文献   

16.
<正>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证,也是应对执政考验和化解执政风险的必由之路。只有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速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历史性地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必须面对的文化思潮。化解这一难题,就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的具体要求,坚持辨识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祛除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之弊,坚守共同理想;走出民族精神弘扬的后现代困境,凝聚精神力量;摒弃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论,恪守荣辱观念。  相似文献   

19.
李娟 《群众》2022,(4):46-4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党员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结合起来,把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起来,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睢宁县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建立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诉前分流、诉前调解工作机制,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在前端一站式解决。  相似文献   

20.
陈婷 《传承》2011,(28):24-25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在化解社会矛盾和应对执政风险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在当前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和探索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