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乡今昔     
好几年没回老家了。那天,侄儿来推销自己加工的速食粉皮,顺便看看我,俩人不由地聊起了往事。“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是又苦又累又贫乏,农民被称作“受苦人”,春播夏耨,秋收冬藏,身子几乎被固定在土地上。但这被动、无奈且劳而无功的忙,使日子越过越紧。就说我记忆中的秋收,那是村里最累人的活,“男怕拔麦子,女怕坐月子”。一天下来,浑身似散了架,家都懒得回。就这样全村男女老少齐出动,早出晚归,风吹日晒雨淋土熏,也得干上一个多月。接着又是打场,不知不觉就忙到了年底。人们为了工分,为了工分后面那几口聊以充饥的粮食,…  相似文献   

2.
算命的说15岁的王唯真只能活到30岁,而他却很高兴:如果自己能活到30岁,准能看到抗战胜利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我就跟父亲说我要去参加抗日战争。当时父亲说,不是不让你去,你太小。我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他说,你14岁算什么“匹夫”,18岁才算“匹夫”。到你18岁了,我带  相似文献   

3.
袁辉文今年已经52岁了。这位在1985年便从仁寿县清水镇农具厂下岗,靠党的开放政策,靠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对无线电修理的执着,在当地成为颇负盛名的“专家”,人们争相传颂着他的技术和服务态度,——“修理服务走上门,要数清水袁辉文。”忆往昔 风雨人生路1949年袁辉文出生于兴盛乡一个贫苦农家,12岁时他就失去了母亲,小学未毕业的袁辉文只好被迫辍学参加劳动挣工分以养家糊口。16  相似文献   

4.
爹的信誉     
《党建》2016,(5)
正我的老家在河南项城市一个偏僻乡村,我们那里称父母为爹娘。前不久回老家,不经意间看到爹在世时使牲口用的鞭子,让我想起过去他老人家常讲的那句话:做人要守信誉。爹1940年生于农民家庭。上世纪60年代,为了能在大集体拿工分,爹10多岁时就开始学习使牲口,20来岁成了生产队里最年轻的老把式,农活样样精通。  相似文献   

5.
《党建文汇》2007,(7):F0002-F000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我。”“我13岁时看着母亲饿死,14岁离家打工。父亲告诉我,将来有了钱一定要救穷人。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我。我这样做,没有任何要求,只想回报党,回报人民,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6.
在我军战史上,有这么一位人物: 不到14岁,他就成为共青团县委书记;刚刚16岁,就当了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长;不到18岁,就担任了“少共国际师”政委;  相似文献   

7.
当周恩来还是一个14岁的孩子时,他的才能就已崭露头角,吸引了很多人的注目。周恩来的一位国文老师说周恩来的作文写得“心长语重,机畅神流”。并对周围的同事感慨地说:“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学生!”周恩来在天津南开读书时,他的才能为校董严修所器重,他称周恩来有  相似文献   

8.
我是山东掖县人,1935年14岁时,为生计所迫,告别妈妈和奶奶,弃书辍学与一个亲戚结伴搭船闯关东。到奉天,进了印刷厂当徒工。1940年,经人介绍到奉天省城内关东印书馆干起排字工。工友杜亨善见我诚实肯干,就以进步思想影响我。他与我秘密起草了“向美国芝加哥工人学习”的宣传材料,然  相似文献   

9.
南新庄试点点起“责任田”的星星之火全省三级干部会议结束后,曾希圣等从蚌埠回到合肥,马上着手准备即将开始的“大动作”。曾希圣让身边工作人员把合作化以来有关实行责任制的资料,包括对“包产到户”的批判材料尽可能地都搜集来仔细阅读,决心在全省实行一种可以有效的防止大呼隆、大锅饭、瞎指挥,有效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责任制。2月14日,曾希圣在省委书记处会议上提出,可否考虑试行“按劳动底分包耕地,按实产粮食记工分”的办法。这种办法的核心,一是社员承包,二是联产计酬,其实质就是过去一些地方实行过、遭反复批判过的包产到户。会上…  相似文献   

10.
艰辛求职路1982年5月,何志雄出生在武汉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出生不久就被医生诊断为小脑瘫痪和小儿麻痹症,他3岁前无法站稳,5岁才学会走路,现在的身高不足1.6米。“亲戚朋友劝我扔了他再生一个,可我怎么舍得?”何志雄的妈妈郭秀珍说,父母给他起名“志雄”,就是希望他有志气。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至少三次说过,他在1927年底就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在1980年参观八七会议旧址时,他曾指出:八七会议时,“李维汉是秘书长,……我是中央秘书,……1927年底在上海我才当秘书长。”在1984年3月会见外宾时,他又说:“我1927年从苏联回国,年底就当中共中央秘书长。”同年10月,他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再次指出:“一九二七年底我第一次当中央秘书长时二十三岁。”  相似文献   

12.
一位60多岁的老教师,为了教会学生节约,将学生扔进垃圾桶里的饼子拣起来当着全班80多名同学的面吃。许多人不禁怀疑:在全国不为粮食发愁的现在,还有这样的事?9月8日早上,西北师大附中补习班理二班,同学们正在上自习,他们的班主任张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张老师突然发现教室门口的垃圾桶里扔了半个饼,他将饼子捡起来问:“这是谁扔的?你们没经历过困难日子,不知道粮食的可贵。”他的问话没人回答,张老师做出一个让全班同学震惊的举动。“你们没人承认那我就吃了”。随后,张老师就要将饼放进口中。这时,那名扔饼子的同学冲上讲台阻止老师。…  相似文献   

13.
工分情感     
丢失了,再也找不着了。那本工分簿,是我结束知青生活返城时,简陋行囊中的内容之一,当时只是郑重地想要保存它,匆忙中未及多想有什么意义。忽悠一晃,日子就过去二十多年,已是两鬓斑白时,好象悟到了点什么、想说点什么的时候,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了。那是一本牛皮纸封面印制粗糙的小本,上面逐日记载着我17岁那年劳作血汗的数字。当年的工分,虽然只是对劳动成果的一种数字记录,但对于今天的青年人来说,是无论如何想象不到也是难以置信的:1分就值几分钱、几厘钱(10分为满分)的工分,竟然可以让人为之拼命。世界真是进步了,当代青年对自己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覃章梅  赵西敏 《党课》2013,(13):65-67
他叫冯世义,现为河南油田五一社区五一村第六党支部书记。现年71岁的他,助人为乐坚持做了50年好事,被誉为“油田活雷锋”。他说:“多为社会做奉献,我就觉得心里踏实!”  相似文献   

15.
母爱似海     
仇润喜 《党课》2011,(19):104-105
我的家在河北省西部山区井陉县,十年九旱,祖祖辈辈难脱一个“穷”字。那时父亲在外上班,所以打从我记事起,家里的事情一般都由母亲做主。一个妇女,拉扯着五个孩子,吃喝拉撒,穿衣戴帽,大事小情,无计其数,还要下地挣工分,常常一干就到大半夜。1958年夏天,我哥在阳泉二中读  相似文献   

16.
钓友     
我从小喜欢钓鱼,在我几十年的垂钓生涯中,自然结识了无数钓鱼爱好者,然而,在我的众多钓友中,唯独对他的印象最为深刻。他小名叫大毛,大名却早已记不清了。那时,我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住在同一个大院里,他父亲是个厨师,母亲则在大院守大门,他在兄弟姊妹中排名第五,上面有四个姐姐,下面只有一个弟弟,一家八口人就挤住在大门边的两间平房内,生活十分清苦。我家搬到大院后,每天出出进进,都得经过传达室,久而久之,就彼此十分熟悉了,他比我小两岁,就叫我“让哥”,他是第一个称我为“让哥”的人。一次,我经过菜市场,无意中发现一个头戴草帽的小家伙…  相似文献   

17.
郑亚旗 《党员文摘》2009,(11):40-42
18岁,父亲将我“扫地出门” 2001年6月30日是我18岁的生日。为了庆祝我终于成年,父亲送给我一辆“奥迪A6”。我兴冲冲地奔下楼,摆弄新车,只听他正经八百地说:“从明天起,你就不能向我要钱了,住在家里就得交房租、水电费、伙食费,咱俩出去吃饭都得AA制。这就像汽车有保修期一样,人生也有保修期。人的保修期就是18年,如果你18岁之后还要由父母管,那就是废品、次品。”  相似文献   

18.
钓友     
我从小喜欢钓鱼,在我几十年的垂钓生涯中.自然结识了无数钓鱼爱好者,然而,在我的众多钓友中,唯独对他的印象最为深刻。他小名叫大毛,大名却早已记不清了。那时,我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住在同一个大院里,他父亲是个厨师,母亲则在大院守大门,他在兄弟姊妹中排名第五.上面有四个姐姐,下面只有一个弟弟,一家八口人就挤住在大门边的两间平房内.生活十分清苦。我家搬到大院后,每天出出进进,都得经过传达室,久而久之。就彼此十分熟悉了,他比我小两岁,就叫我“让哥”,他是第一个称我为“让哥”的人。  相似文献   

19.
高峰 《当代党员》2009,(9):56-57
5月14日,家住丰都县董家镇余家山的86岁老人余万权到了弥留之际。儿子守在床前,等候父亲的遗言。余万权嗫嚅着,断断续续地说:“告诉黄一志,我永远感谢他,他是个好人!”  相似文献   

20.
唐百友 《湘潮》2012,(7):37-40
2012年2月1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世瞩目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隆重举行。在众多的领奖者中,身材高大、一脸谦和的赵中伟显得十分年轻,为他颁奖的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微笑着问他今年多大年纪,他兴奋地回答:“我今年4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