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春三月,走进团风县华扬畜禽养殖公司,只见一辆辆拉种鸡的农用车进进出出,农民一边忙活,一边评说公司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公司党支部书记程新阶介绍,公司的蛋鸡合作社网络会员100多名,其中党员致富能人20多人。“公司十支部十合作社”的模式,有力推动了全县蛋鸡产业发展,全县蛋鸡专业村发展到40个,10万只以上蛋鸡小区12个,全县蛋鸡养殖发展到400多万只。  相似文献   

2.
组织设置一体化。组建区非公企业集群园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强化统一领导。灵活设置基层党组织:凡是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按照“区域相邻、行业相近、产业相关、业务相联”的原则,采取“企企、村企”联建的方式建立党组织。在园区、街道党(工)委设置综合党支部,用于接纳未建党组织及党组织撤销企业中的党员和流动党员。  相似文献   

3.
组织县直部门、规模企业与全县344个建制村结对.通过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培训、指派驻村第一书记等方式.帮助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5个:帮助建立完善“支部+协会”、“支部+公司”模式党组织9个、外出流动党员党组织18个,实现了“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全覆盖。  相似文献   

4.
建强组织,筑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堡垒”。建立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资料台账和信息库。采取单独建、村企(社)联建或挂靠的方式.全区规模以上“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率达100%,农村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组建率达80%。每个区级领导联系一个“两新”党组织,切实加强对“两新”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通城县广泛开展“村企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目前,全县已有71家大小非公企业党组织与82个村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初步构建了企业帮带农村、农村支持企业发展“共促共建”大党建格局.有效推进了非公企业、农村党建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依托农业产业建组织。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我市农业产业特色比较明显,有全省闻名的“西瓜之乡”、“油料大镇”和“生猪生产示范镇”。市委充分利用特色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在农业产业链上建党组织.因地制宜建立了47个“村+村”、“村+合作社”、“村+协会”、“村+基地”等类型党组织。各类党组织切实发挥组织领导、政策引导、提供服务、发动群众等优势,农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基地)继续发挥技术、信息、市场、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较好地激活了农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7.
建立产业支部,带头加快发展。把党组织建在农业产业“链”、行业“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龙头企业、种养基地、专业市场以及乡镇特色产业园设置党支部,构建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农村新型党组织体系。今年,全市新设立农村产业党支部32个,总数达到228个,网络全市75%的农村党员,产业党支部在农业跨越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全省“西瓜种植第一镇”流水镇实行“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活动开展在产业协会上”,西瓜产业党支部联合有关高校成立了西瓜研究所,开发西瓜附加值产品,受到西瓜种植户的称赞。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的要素有企业、市场、品牌、协作关系、生产基地、专业化配套环境、公共研发机构、制度创新等。产业集群的模式有轴轮式产业集群、多核式产业集群、网状式产业集群等。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是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建设配套环境、实施专业化园区建设、培育品牌集群以及实施“目标招商”和“策划招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通城县将“领头雁工程”与“回归工程”相结合,通过“回归村官”带动在外致富能人回乡创业,不断壮大“回归村官”群体,有力地加强了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推动了通城县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全县185个村中有“回归村官”390人,占村干部总数的51%。据不完全统计,“回归村官”创办合作社230个,全县新增种植夫产1520户、秦殖大户1660户、加工大户1390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谷城县委大力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县141家非公企业已建立党组织的71家,符合条件的非公企业100%建立了党组织。  相似文献   

11.
六月的里潭,热力四射,绿意正浓。还没来得及品味一下端午的粽香,何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杨次元便卷起裤脚,开着插秧机来回穿梭于漠漠水田。汉川市里潭乡党委书记魏明介绍:“‘党组织十合作社+农户’模式,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条由‘党委政府引导扶持、村支部和合作社指导服务、农民自愿入股’助民增收致富的‘金链条’。”  相似文献   

12.
黄梅县现有非公企业495家,从业人员29575人,其中党员1640名。目前,全县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79个,其中党总支2个、党支部77个,71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从健全组织设置、完善工作机制、探索目标方向人手,拓宽党员发挥作用的渠道,有力促进了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创新设置活组织。依托产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等建立产业党组织18个,有效拓宽党组织的覆盖面。提升素质强队伍。实施“素质工程”和“领头雁工程”.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深化活动争先锋。深化“五好承诺标兵”活动.党员践诺率达97.6%以上.健全制度促规范。推行乡镇党委“三重一大”票决制.促进乡镇党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4.
注重“四个依托”。扩大两个“全覆盖”。对非公有制企业相对集中的江汉经济开发区,依托园区综合党委和5个区域性党总支,全面推行“五联一化”工作机制,初步实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网格化管理;对大量分散的规模以下企业,推进片区统筹、商圈统筹、楼宇统筹等区域化党建模式;对大量个体工商户,依托个私协建立党组织;对专业性、行业性较强的企业,依托行业协会组建行业性党组织,实行归口管理。  相似文献   

15.
京山县在第七届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精心组织实施村党组织“一票制”直选,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全县有141个村党组织成功实行“一票制”直选,占405个建制村的34.8%。  相似文献   

16.
临沂专业市场以社区为主导,呈集群化发展,并由此带动形成了一系列本地制造业集群和物流产业集群。独特的地理区位、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深厚的区域文化传统为临沂专业市场的兴起准备了初始优势,“发展主义政府”推动的一系列历史偶然事件尤其是“一品一市”的市场审批原则最终促成了专业市场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云药之乡”和云南省生物产业示范基地,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近年来积极贯彻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工作部署,大力培育生物支柱产业,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山地畜禽产业逐步壮大,特色经济作物优势不断凸显,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升,全县高原特色农业初具规模。然而,尽管农业发展进步明显,但全县农业发展小、散、弱、差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8.
围绕建强基层组织。把“五个基本”建设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任务。建立领导示范带动,分级包保联动,分类试点引动,营造氛围促动,科学考评推动“五动机制”.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建立了78个产业协会党组织;基本制度全覆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剖析产业集群的特征,揭示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共生性因素,提出应根据地区资源禀赋状况,通过完善集群外部环境、加强集群内部企业交换关系等举措,促进中小企业集群稳定而科学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谷城县坚持探索组织工作规律,以“五抓”的工作方略,推动“效能党建”。抓责任落实。大力倡导“抓好党建是称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不断强化全县各级党组织及党组织书记的管党责任意识。建立县乡村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每年层层签订责任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