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是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召开10周年,回头看10年来国际社会在推动性别平等,促进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方面取得的成就,不难发现其中最具有实质影响力之一的便是性别预算的广泛开展。预算是政策主张的体现,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导向。虽然它可能基于性别中性编制,但是,政府征收税费的方式及其分配支出会对男性和女性产生很不相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婚姻身份协议正以越来越丰富的形态出现,中国民事立法尚未对其效力作出明确规定,司法实践对其效力认定不一。婚姻身份协议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契约,它是饱受家庭暴力、婚外情等行为困扰的女性自我保护的一种救济手段。但建立在性别不平等基础的婚姻身份协议必然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这些受侵害女性的权益保障命题绝不仅仅通过婚姻身份协议就能够完成,它需要国家公共政策主要是法律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石艳 《学习与实践》2008,(5):154-157
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社会性别关系是不能忽视的社会关系之一,而性别之间平等与否更是影响和谐社会目标达成的重要方面。自建国后,我国社会性别关系在政治和市场等不同力量作用下呈现了不同的状况和问题,对其进行揭示与分析将有助于和谐社会中和谐性别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谷盛开 《人权》2003,(3):28-31
在人类历史上,妇女长期被认为在许多方面次于男子,在法律上则表现为妇女与男子处于不平等地位,甚至从属于男子的地位。女权运动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争取妇女与男子在法律上的平等。性别公正与妇女保护在法学领域也是一个重点问题。对性别公正与妇女保护问题,可以从基本法理、国际人权法,中国妇女保护法律制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怎样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洁 《中国妇运》2005,(9):38-44
“我们以各国政府的名义特此通过和承诺执行以下《行动纲要》,确保在我们所有的政策和方案之中体现性别观点。”(《北京宣言》第38段)“我们各国政府在新的千年开始之际,重申我们承诺克服在执行《北京行动纲要》和《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加强和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社会性别理论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指出,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理论与实践的需要;文章论述了这一比较研究的意义和可行性;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社会性别理论的相同之处和差异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提到发展的时候,我们往往比较关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概念也只是在八十年代之后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视角来关注发展问题的两个基本概念,实际上,当代发展的概念已经包含了经济、社会以及其他方面的含义。那么,在发展的过程中,性别的问题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  相似文献   

8.
魏敏 《理论月刊》2010,(1):123-125
我国妇女就业面临很多问题,就业平等权是关键。《就业促进法〉对女性就业给予一定关注,但也暗示着男女就业的不平等。从社会性别视角解读《就业促进法》,提出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决策过程,完善现有相关规定,营造妇女平等就业氛围,以保障女性就业平等权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养老金制度中的社会性别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国内理论界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分析劳动力市场的男女分工及性别平等,但对由此而引发的养老金制度中的社会性别倾向少有涉及。实际上,多数国家的养老金制度都存在退休年龄、待遇水平乃至权利享有等多方面的性别差异。本文拟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定义并度量养老金制度中的社会性别倾向,为中国相关问题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李老师:我是一名妇联干部,到农村搞调研时,经常有农村妇女反映,结婚后村里不分给土地,这样的问题很普遍。土地对于农民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想请您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杜 泓 土地是农民的命脉,我国土地政策力争把握确保整体公平的基本原则。但占农民总数约一半的女农民是否对土地公平和平等地拥有权利了呢?事实证明,假定保障全体农村人口平等获得土地并不意味着公平在农村社区的真正实现。最近,性别与发展学者林志斌对全国17个省的22个村土地分配中的性别公平问题进行了实证调查。 调查发现:(1)土地分配政策本身是性别中性的…  相似文献   

11.
李小云 《中国妇运》2001,(10):33-33
李老师:最近常从报刊上看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提法,想请您谈谈什么是“社会性别主流化”?社会性别主流化都包含哪些内容?它与社会发展的女权化有何区别?谢谢!刘亚妮社会性别主流化是目前国际上倡导的社会发展的一个具体的框架。最近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妇女领导人会议上就有一个专题讨论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性别主流化”呢?首先把性别区分为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是妇女学研究、妇女运动、性别与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假设,这一假设的含义是男女在生物学上存在着一系列的差异。现代性别理论认为性别的生物…  相似文献   

12.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妇运》2005,(10):12-18
前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女性约占13亿总人口的一半。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人类的进步有着特殊影响。促进男女平等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断得到保障,妇女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中国政府将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及舆论等多种措施,努力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  相似文献   

13.
王凤华 《湖湘论坛》2003,16(2):86-87
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是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行动纲领》中提出的基本主题 ,也是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从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决策、立法、教育、传媒等方面全方位地促使性别意识主流化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要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冬玲 《中国妇运》2005,(8):42-47,29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社会性别主流化被各国政府赞同为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从此,“社会性别主流化”被载入许多国际文件之中,成为世界发展、人权和妇女解放运动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国际和国家机构在这一战略下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进程,采取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5.
赵秀荣 《人民论坛》2011,(7):108-109
从社会性别理论视野审视我国《婚姻法》和司法解释关于事实婚姻的法律规定及其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实行婚姻登记与结婚仪式双轨制,在强调结婚登记的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承认仪式婚的法律效力;改变非婚子女的称呼,把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都改为子女。以期寻求处于弱势地位女性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社会性别研究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反思、质疑、颠覆社会性别刻板印象。这本身便是对多元的性别气质的包容与支持。但是,仅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反思仍然不足以实现对性别平等的追求。"性别多元"正在成为西方性别研究的新热点,它颠覆了男性和女性的二元性别划分,致力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追求"性别平等",而不仅是"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17.
社会性别的分析方法对于法学研究而言,极具启示性与颠覆性。社会性别研究方法有助于揭示性别平等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有助于从“有性人”的视角考量法律文本的性别平等,启示人们从“行动中的法”的角度重新考察现实生活中的性别平等;社会性别研究方法弥补了传统法学关于妇女权利研究方法的不足,更是对法学研究领域中传统的阶级分析方法的修正。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府与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五周期国家方案由五个子项目组成,覆盖全国30个省的30个县。社会性别平等倡导项目(以下简称P03项目)是国家方案的项目之一。P03项目的目标是使妇女能够平等获得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领域的资源和服务。项目的目标人群是国家级和省级政策制定者和项目管  相似文献   

19.
民族和性别平等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权利之一,关注少数民族妇女贫困问题是实现民族和性别平等的基本要求。少数民族妇女贫困问题叠加了民资妇女和贫困概念,有着特殊的表现形式,产生缘由减贫机制。本文论述了少数民族妇女多维度视角下的贫困,从国家和相关部门整体的扶贫规划和实践出发,评价了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贫困区域的扶贫政策,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和措施中的贫困问题进行了评述和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彭玉 《中国妇运》2002,(1):30-3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获得了历史性的解放。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妇女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状况明显改善,妇女地位明显提高,男女性别差距进一步缩小,广大妇女的聪明才智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等方面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但是,由于传统和现实的诸多因素影响,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