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梁衡 《求贤》2009,(4):52-52
近读《中国档案报》社编辑出版的一本《解读尘封档案》,其中详细记录了“文革”中,《毛主席语录》的编写过程,思考良多。1959年9月.林彪接替彭德怀任国防部长.提出军队要掀起学毛著高潮.并说训练、生产都不能冲击学习。1961年4月又提出“毛主席有许多警句,要把它背下来”,《解放军报》要登语录。于是军报开始在头版登语录。  相似文献   

2.
近读《中国档案报》编辑出版的一本《解读尘封档案》,其中详细记录了“文革”中《毛主席语录》的编写过程,思考良多。1959年9月,林彪接替彭德怀任国防部长,提出军队要掀起学毛著高潮,并说训练、生产都不能冲击学习。1961年4月又提出“毛主席有许多警句,要把它背下来”,《解放军报》要登语录。于是军报开始在头版登语录。1965年8月1日,64开本《毛主席语录》发行,每个战士一本。地方上起而效仿,1964年5月到1965年8月,军队为地方代印《语录》1200余万册。  相似文献   

3.
近读《中国档案报》编辑出版的一本《解读尘封档案》,其中详细记录了“文革”中《毛主席语录》的编写过程,思考良多。1959年9月,林彪接替彭德怀任国防部长,提出军队要掀起学毛著高潮,并说训练、生产都不能冲击学习。1961年4月又提出“毛主席有许多警句,要把它背下来”,《解放军报》要登语录。于是军报开始在头版登语录。1965年8月1日,64开本《毛主席语录》发行,每个战士一本。地方上起而效仿,1964年5月到1965年8月,军队为地方代印《语录》1200余万册。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语录》的封面大多选用的是红色塑料皮,因此大家又习惯地把它称为“红宝书”。据有关梢案资料介绍,仅“文革”开始的几年之内,同内外就出版了用50多种文字印成的、总印数达50余亿册的《毛主席语录》。在当时全世界30多亿人口里,男女老幼人均达到了1册半。  相似文献   

5.
刘海飞 《唯实》2010,(6):25-29
《毛主席语录》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语录》本身包含了许多为实践检验了的正确的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毛主席语录》的编发有学习异化、教条化、庸俗化的消极作用,但也有武装全党、教育群众的积极作用,因而无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考察《毛主席语录》的编发对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语录》在“文革”前,只在部队内部发行。“文革”期间,全国各地都在印刷发行各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甚至一个学校、一个机关、一个工厂也可以印制语录本。印制的数量之大,版本之多,是难以统计准确的。追根溯源,《毛主席语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纂出版。后来《毛主席语录》的其他版本,也都是以总政治部编印的版本为标准版的翻印本。但是,不论何时、何地、何单位翻印,《毛主席语录》的书名权、版权始终不变。各种翻印的语录本封面、书名页、版权页,都标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印”。笔者于1963年入伍…  相似文献   

7.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在纽约的“革命书店”里,人们能看到《毛泽东诗词》《毛主席语录》等和毛泽东有关的许多书籍。这家书店专门出售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著作以及一些关于第三世界国家革命的图书,向人们传递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和理论。  相似文献   

8.
“红宝书”就是“文革”时的《毛主席语录》。它是20世纪发行量最大的书籍。据不完全统计,《毛主席语录》曾被国内外翻译成50多种文字、印成500多个版本,总发行量达几十亿册。最早提议编辑出版《毛主席语录》当首推林彪。1961年4月,林彪在部队视察时说:“为了使战士在各个时期、各种情况下都能及时得到毛主席思想指导,《解放军报》应当经常选登毛主席的有关语录。”随后,《解放军报》开始在报纸上刊登一些毛主席语录。在这个过程中,《解放军报》的一些编辑提议编辑出版《毛主席语录》,并很快得到总政的批准。1964年5月,《毛主席语录》在军内…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语录》史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主席语录》(以下简称《语录》)是“文革”十年这一特殊时期,最具时代特征、最有影响、最权威、最盛行的“红宝书”。“文革”结束后被冷落多年的《语录》,现在又以“文革”文物的面目在收藏品市场出现,备受收藏者和研究者赏识,成为越来越走俏的文化藏品。《语录》的成书和出版《语录》的成书、出版与宣传、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高潮分不开。早在延安时期,出版界就曾大量印制、出版发行了毛泽东的论著,广大读者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论著的热潮。建国后,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连续几年,全国从中央到地方的报刊杂志,对《…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人人每天都要高举并且诵读《毛主席语录》,同时声讨、批判“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可是鲜为人知的是,1967年至1968年在香港以至东西方很多国家却广为流传着1本与《毛主席语录》开本、封面、版式大体上一模一样的《刘主席语录》,辑录了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的一系列重要言论。不过其内容并非都是中国大陆所批判的刘少奇的“机会主义”、“修正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语录》在“文革”前,只在部队内部发行。“文革”期间,全国各地都在印刷发行各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甚至一所学校、一个机关、一个工厂也可以印制语录本。印制的数量之大,版本之多,是难以统计准确的。追根溯源,《毛主席语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纂出版。后来《毛主席语录》的其它版本,也都是以总政治部编印的版本为标准版的翻印本。从这些语录本的出版时间、装帧形式以及内容的增删修改等方面来看,《毛主席语录》前后共排印过5种版本。  相似文献   

12.
《毛主席语录》是毛泽东著作中名言警句的选编本,发行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圣经》)。因为最流行的版本用红色封面包装,又是红色领袖的经典言论,所以文化大革命中被普遍称为“红宝书”。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无不知晓“红宝书”。那时,人们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但“红宝书”不可不带,连结婚送礼也必少不了一本“红宝书”。  相似文献   

13.
50年前的5月1日,《毛主席语录》正式出版,因大多采用红色塑料封皮,被人们称为“红宝书”。50年来,“红宝书”经历了从内部发行到风靡全球,从走上神坛到走进拍卖会的巨变。如今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更好地思考现实和未来。  相似文献   

14.
刘岩 《党史博览》2009,(1):10-14
1973年10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在庆祝国庆二十四周年发表的社论《认真学习,继续前进》中,公布了毛泽东主席的一条新语录:“要办好工农兵干部的学习班,每期三个月,一年办四期,一面读书,一面参加工作.”这是在举办第一期“中央读书班”后,毛泽东发表的最新指示。遵照这一指示,读书班又陆续举办了三期。由于从第二期开始部队学员占到每期学员总数的将近一半。所以军队领导机关也派人参加了读书班办公室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语录"出版揭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中国发行了一本小红书———《毛主席语录》,它的发行速度之迅猛,发行量之大,近乎一夜之间攀居世界之首。据报载,仅“文化大革命”几年之内,国内就出版了30多种文字,500多种版本,总印数以亿计算。以“毛主席语录”为主体,在中国大地掀起的浩瀚的红色海洋呼啸澎湃。大街小巷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里里外外必须悬挂大红色的“毛主席语录”牌。军队是红海洋的源头,《毛主席语录》的发源地,因此,对毛主席表示虔诚的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四无限(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热爱毛主席,无限信仰毛主…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论语》辞约义富,是记载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修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2014年3月25日,《论语》当选“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之一。  相似文献   

17.
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可谓家喻户晓,可鲜为人知的是,在“文革”初期的1967年,香港自联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刘主席语录》,该书的编撰者是定居美国纽约的海外中共党史专家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8,(10):29-30
1977年7月,在党内老同志叶剑英、李先念等人的多次提议下,73岁的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当时,我国结束十年动乱不到一年,由于思想领域人们受极左思想影响时间太长,所以尽管粉碎了“四人帮”,但阴霾仍未散净。这年2月,《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还联合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继续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向社会宣扬个人迷信和极左思想。社论向全国明确发出号召:“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相似文献   

19.
1963年2月F旬,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以后,全国青年乃至全国军民热烈响应,迅速掀起了学雷锋活动的高潮。在毛主席题词之后,总政首长亲自向中共中央其他常委写报告,请求题词,在《解放军报》上刊登。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同志陆续题了词。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大陆,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可谓家喻户晓。可是鲜为人知的是,1967年,一本由香港民间编撰、发行的辑录刘少奇言论的《刘主席语录》也曾广为流传,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刘主席语录》一书的编撰者是定居美国纽约的海外中共党史专家司马璐。在“文革”初期,司马璐读了传到香港的《毛主席语录》后,认为毛、刘二人思想观点有同有异,有些观点毛未必对,刘未必错。所以就设想并动手编选了这本《刘主席语录》,热销香港及海外,一再重印,先后约印5万册。并且被人译为英、法、日多种文字出版,还在日本引起轰动。1968年11月,在中共中央第八届十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