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法律援助制度,也称法律救助、法律扶助或法律服务制度,是世界上150多个国家所普遍采用的、对于经济困难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并减、免收费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这一制度已成为各国维护弱势群体合法利益的重要措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法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1994年,我国开始建立法律援助试点。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我市与全国各省市一样,法律援助工作基本完成了初创阶段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律援助机构模式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司法部1994年提出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设想,至1996年发出《关于迅速建立法律援助机构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后,全国各地纷纷订立了有关法律援助的试行办法或规定,并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援助机构模式。其中,较有代表性和影响的为北京、广州、株州三种主要模式。“北方模大”京牛痤立7个国首家市幼法律援助基金会。“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有较完善的《章程),是独立社团法人和非盈利性组织。基金会的经济来源为国家财政拨款\北京律师协会的法律援助专项资金、基金行息、社会团体或个人的捐助等。《北京市法律援…  相似文献   

3.
自1994年司法部提出我国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构想,至1996年在立法上被正式确立以来,全国各地政府、社团、高校及民间法律援助组织相继成立,形成以国家司法部和司法局系统为主导、以民间及高校为补充的法律援助体系。于1995年正式成立的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是我国第一家专业从事妇女法律援助服务和研究的公益性民间组织。“中心”按照“厉行法律援助,保护妇女权益、维护法律公正,推动国家法律援助和妇女权益保障事业发展”的宗旨,开展了大量旧有成  相似文献   

4.
亚利 《西部法苑》2003,(4):30-31
法律援助制度,它集合了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的功能,是实践“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国家为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原则而实行的具体措施,是与司法制度相衔接的法律制度。同时是一项在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协调下,由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社会自愿人员为经济困难及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免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新形势下,作为法律服务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建立起来的。为了推动和引导法律援助工作的健康发展,司法部于1996年3月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筹备组,着手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筹备事宜,推动全国法律援助试点工作的迅速开展。陆续颁布的新(刑事诉讼法)、(律师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继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框架作出了明文规定,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从而大大加快了有中国特色的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项对生活困难的当事人依法给予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或法律服务费用的法律制度,旨在通过保障出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需要的生活困难者同样能够向法院提起诉记或得到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法律服务,从而为切实实现“法律面前入太平等”和“公正的审判”提供保证。里在19世纪,许多资本王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就已经建工了法律援助制度,到20世纪五十年代,发达国家的法律援助制度已经相当完备,连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于六、七十年人纷纷建二起了法律援助制度。目前,法律援助制度早就成了世界各国民主与法制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7.
杨勇 《中国司法》2008,(4):73-76
一、研究法律援助人员概念的必要性 构成一个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要素有:法律援助法律制度、法律援助机构体系、法律援助资源,包括法律援助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其中法律援助的人力资源是法律援助制度体系中“活”的因素,无论是法律援助理论的研究、法律制度的设计、机构体系的构建,还是资金的使用,都离不开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建立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几点思考严军兴,王立中一法律援助制度是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司法社会救助。从法律援助的本质来看,是受国家法律保护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一种国家义务行为,同时这些行为的提供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而且必须是实际和有效的。一句话,法律...  相似文献   

9.
现代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项直接以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为自身使命的法律制度,它以国家行为面貌出现,国家掌握着本国法律援助的机构设置、制度安排、经费拨付和人员配备等重要方面。决定着本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现代法律援助制度的这一特点,预示着法律援助将可能成为国家控制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几年来,漳州市监狱在省监狱局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现代法律援助制度为目标,深化监狱体制改革、推进狱务公开、大力加强执法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公正,文明,和谐的法制环境,确保了监管安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之管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之管见严本道法律援助,也称法律救助、法律扶助。它是指国家对某些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费用或者义务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建立法律援助制度,既是一个国家保障法律平等、公正实施的重要措施,也是一个国家重视保护人权的...  相似文献   

11.
刑诉中法律援助制度的模式与类型□熊秋红法律援助最早是由西方国家提出并采用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1996年5月颁布的《律师法》明确提出了在我国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要求。本文拟对刑事诉讼中法律援助制度的模式与类型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略作展望。...  相似文献   

12.
《律师法》草案的第六章是关于法律援助的规定。这是我国探索从立法上确认法律援助制度的开瑞,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新起点,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社会成员都有可能实现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通常是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或以其他有组织的方式.组织律师为那些确实需要获得律师帮助而无力负担相应费用的当事入.提供无偿的或低偿的法律帮助。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是法制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现代国家国民经济发达、法律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文明与…  相似文献   

13.
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化、制度化的形式,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或减费的法律帮助,以保障其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它旨在防止贫困的公民在诉讼或其它法律活动场合中,因贫穷而失去有效的司法保护,因困难而损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它是为了缓和法律的形式理性同实质理性之间的张力而建立的。因此,法律援助的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制是否健全、司法人权保障机制是否完善的标志,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尺。在西方,法律援助制度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援助体系。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虽…  相似文献   

14.
法律援助,是指对需要专业的法律帮助而又因经济困难致无力负担诉讼费用、律师费用的公民予以救助,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已为世界上140多个国家的宪法和一些国际公约确认作保障公民权利的一项基本原则。一、从法律援助的制度价值看在我国建立这一制度的现实意义法律援助在我国是近两年来才被提起和有所重视,而回顾这一制度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却是有五百年之久了。自十五世纪起源于英国,法律援助观念和制度的演进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把法律援助视作是对穷人的施舍\慈善行为上升到公民的政治权利\国家责任乃至法…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法律援助制度刘南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日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状况,很多人处于贫困状态,但又需要法律的帮助,因此开始实行法律援助制度,并逐步完善起来。经过几年的筹备,到1952年成立了专门实施法律援助的机构———“财团法人法律扶助协会”(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6.
法律援助,又称法律救助、法律扶助,是国家通过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对某些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采取依法减免诉讼费用或者义务,而使其得到必要法律帮助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现在,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作为国家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军队内部是否适用国家法律援助制度?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否需要结合军队的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变通性规定?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军队内部符合法律援助对象条件的当事人应当如何得到必需的法律帮助?一、军队实行法律援助的意见分歧目前,关于军队是否…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法律援助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胜 《中国司法》2010,(12):92-94
法律援助制度是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宪法原则,保障公民享受法律公正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否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制是否健全,司法人权保障机制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尺。同时,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意义重大,我们应超越个人利益、阶层利益的局限,站在时代、历史、发展、民族振兴的高度来看待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8.
段伟  王潇 《中国公证》2012,(12):30-32
一、公证法律援助制度的初步建立1997年5月20日司法部发布《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通知上第一次明确了公证法律援助,将公证处作为提供法律援助的机构之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在本地区法律援助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实施法律援助”.并且明确了“公证证明”是法律援助的主要形式之一。2001年1月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云南省法律援助办法》,办法提到法律服务机构包括公证处,法律援助人员包括公证员.法律援助形式包含公证证明。2003年7月16日国务院公布的《法律援助条例》对我国法律援助的性质、任务、组织机构、范围、程序、实施和法律责任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具体的规定。《法律援助条例》的实施使得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新阶段。但是该条例是以律师为出发点起草的.例如.第10条“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  相似文献   

19.
完善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任何一种法律制度下,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初衷是要使经济困难的公民能够享受到政府出资聘请的律师为他提供的法律服务。但是,政府对法律援助的资助永远是有限度的,政府提供的法律援助资金不可能使所有人及其所有法律事项都能获得免费的法律服务。因此,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已经建立起法律援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都在相应的法律援助法律或者条例比较显著位置设定相应条款,规定哪些人有权或有资格申请法律援助,明确哪些人不属于法律援助的受援对象;“经济困难”正是确定法律援助对象资格的首要条件。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是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法…  相似文献   

20.
赵宏伟 《中国司法》2013,(11):55-57
一、中国特色法律援助法基本内涵和立法的时代意义法律援助法作为一部社会基本法是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各国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前提是有一部完善的法律援助法,这已经是现代法律援助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世界上最早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英国,是目前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则方面最完善的国家。早在1949年就通过了《1949年法律援助与咨询法》,1998年又通过了《1988年法律援助法》,随着时势的发展,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范法律服务,1999年又通过了《获得司法公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