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区法坛》2006,(6):48-49
吸毒者主动揽罪 7月12日,重庆市公安局巴南区分局以涉嫌贩卖毒品罪将犯罪嫌疑人叶某移送巴南检察院审查起诉。  相似文献   

2.
沈峰 《政府法制》2010,(11):35-35
今年4月30日,被同村人赵作海“杀害”十多年的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老王集乡赵楼村村民赵振裳突然回家。此时,赵作海已经服刑11年。5月9日上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赵作海一案的再审情况,认定赵作海故意杀人案系一起错案。已派人赶赴监狱,释放赵作海,并安排好其出狱后的生活。河南省人民法院纪检组、监察室同时启动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四川泸州遗产继承案与德国相关案例对比分析,着重论述了我国继承法存在的法律漏洞及法律漏洞的填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填补法、完善法律体系的几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法律漏洞略论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法律的规定总会存在一些漏洞,从而弱化法律的实施效果。我国的法律体系总体而言是较健全的,但漏洞亦不少。从我国现行法律状况来看,法律漏洞有自始漏洞与嗣后漏洞、(法律)部门漏洞与部门间漏洞、概念漏洞与规范漏洞、单一漏洞或多个漏洞与“漏洞群”、冲突漏洞等多种类型。对此,立法实践部门和理论界应予高度重视,寻求多种途径和方式以减少和弥补法律漏洞  相似文献   

5.
法律漏洞中的法律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拉丁法谚云:“法律必有漏洞”(Nonestregulaquinfallet)。德国学者赫克先生认为,这是因为立法者的观察能力有限,不可能预见将来的一切问题,也不可能在立法上完全表现。当司法活动中遇到法律漏洞、又不能以法无明文规定而拒绝裁判时,应当如何进行法律发现,以正确适用法律呢?所谓法律发现,是指发现处理案件的法律依据的活动。对法律漏洞的法律发现,体现为漏洞识别和漏洞补充两层内容。一、漏洞识别(一)法律漏洞的概念我国台湾地区学者王泽鉴先生认为,关于某一个法律问题,法律依其内在目的及规范计划,应有所规定,而未设规定,便构成法律这堵墙…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生活》2014,(8):55-55
正新闻影像2014年3月18日中午,《中国娱乐报道》节目的一剂猛料炸响了各大媒体的娱乐版:因选秀节目一夜成名的某光头歌手卷入吸毒事件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后经媒体证实,这名光头歌手是在第一季《中国好声音》节目中走红的李代沫。当天下午4点43分,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发布微博称:2014年3月17日,北京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会同北京朝阳分局一举打掉一个吸贩毒团伙,共抓获8名嫌疑人。当天晚上,警方在位于北京市  相似文献   

7.
法律漏洞的概念已被各国广泛接受和认可。法律漏洞是由多方原因造成的,具有自己的特征,并存在多种类型。在法律适用中,法律漏洞的认定及其补充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其意义尤为重要,本文将阐述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收受"坐牢补偿费"现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认为腐败官员出狱后收受原行贿人的巨额钱款,具备受贿罪要件,构成受贿罪。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老有所养,印度2007年12月6日通过一项法律,遗弃年迈父母者将被判处3个月监禁,且无权上诉。印度社会公正和权利部当天在联邦院(印度议会上院)说",依据这项法案,如果遗弃父母,子女将入狱3个月。这条处罚条款是一种威慑",而且受罚者不得上诉",因为他们拥有大量老年人没有的资源,却故意不赡养父母"。  相似文献   

10.
法律漏洞与司法适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漏洞是客观现象,其可分为必然漏洞和偶然漏洞,公法漏洞和私法漏洞,真漏洞和假漏洞,公开的漏洞和隐藏的漏洞四大类。面对法律漏洞,司法者应分清类型,采用不同的处理规则。  相似文献   

11.
美国游说产业欣欣向荣 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美国经济遭受到两次大衰退,第—次由网络泡沫爆破引发,第二次由房地产泡沫爆破引发。实际上前一次衰退还未恢复,后一次已到来,因此这十年的美国经济总体上很不景气。但是,有一个行业却是一枝独秀,逆风而上,丝毫不受经济衰退的影响,这就是美国的院外游说产业。  相似文献   

12.
吕斌 《法人》2010,(5):60-62
2010年4月8日,云南昆明储户梁云诉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下称“中国人寿云南分公司”)、昆明市分公司及中国工商银行昆明市正义支行(下称“工商银行正义支行”)一案,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  相似文献   

13.
论人格权独立成编的理论漏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尹田 《法学杂志》2007,28(5):7-11
主张人格权在民法典上独立成编的理论全面套用民法有关民事权利以及法律关系的基本原理,对人格权进行了理论阐述,但产生了诸多理论漏洞.自然人的"人格"是一种法律现象而非一种自然的社会客观存在,基于人格而产生的"人格关系",应属法律关系,不可能由法律予以调整.而"一般人格权",非为对既存的各种具体人格权的概括抽象,其创设目的亦非为各种具体人格权的创设提供基础和依据,二者为互不包容、互不隶属的权利类型.生命权、健康权等具体人格权非如有关理论所言"具有支配性质",人格权仅具有消极保障权能,并不具备民事权利的特性,不适用民法有关民事权利得失变动、权利行使的基本规则以及民法典总则的一般规则.有关理论无视法人人格权的单纯财产属性,强行将之与自然人人格权在性质上视为同一,但无法解释法人何以不得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更无法解释法人之所谓"一般人格权"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4.
法律漏洞填补的司法论证包括认定论证和填补论证两个部分。根据法律漏洞的两个构成性特征,认定论证由规则缺失论证和圆满性论证组成,对此可分别提出论证型式α和论证型式β。法律漏洞一旦根据论证型式得到认定,论证目标即指向漏洞的填补。法律漏洞填补在司法上有两条路径:规则引入(有规则填补)与规则创设(无规则填补)。填补论证分为引入论证和创设论证两种类型,对此可分别提出论证型式Ⅰ和论证型式Ⅱ及其附属论证型式。这两种论证在法律漏洞填补上存在竞争关系,最终还需确立一条填补论证原则P,以避免选择之难题。  相似文献   

15.
丁岚 《中国审判》2011,(6):72-75
中年妇女李小娣婚后甘当贤内助,全力支持丈夫董洪斌离家外出创业,希望有一天全家人能够过上富足美满的生活。随着丈夫的生意日渐兴隆,李小娣期盼的好日子似乎越来越近。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相似文献   

16.
姚煜 《法制与社会》2010,(2):134-135
法律漏洞之司法填补意指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对法律体系之漏洞采取的相关司法手段。然由于对于其性质认识不一,填补方法的边界难以准确界定。本文拟从法律漏洞性质出发,采用微观的分析方法探讨司法填补之边界,并简要剖析当前司法封闭性对于司法填补工作之妨害。  相似文献   

17.
李伟 《山东审判》2007,23(4):73-76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和"法律规定之间存在冲突"是法官经常面对的现实.法律存在漏洞与冲突,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上,各国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历程.衡平原则对于弥补因法律漏洞、法律冲突而产生的空缺与矛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原静 《研究生法学》2002,(4):108-112
间接实行犯是一个不久前才“被创造出来”的概念,德国1976年才最早确认了它在法律上的存在。可以说,间接实行犯的概念还十分年轻,对它的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研究都还未及深人,且存有颇多争议。  相似文献   

19.
法律规范存在多种类型的漏洞.为了正确地适用法律,就必须对法律漏洞进行弥补,因此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20.
张樊 《法人》2006,(2):24-24
各家搜索引擎服务商的纠纷从来就没有停止过,8848与百度、搜狐、中搜在线等网站之间的一系列的官司2005 年12月26日刚刚一审审结,而中搜诉雅虎的不正当竞争案还在进行中。这类恶性竞争的现象如此普遍,而且还将继续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