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差序格局”理论的家庭和社区信息化应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棠煜 《学习与实践》2009,(9):117-125
“差序格局”概念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精辟概括。随后,费孝通先生自己或是其他学者对此进行了补充和研究。在信息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此概念在应用层面仍需要系统地诠释和研究。本文试图从“差序格局”理论的演化过程出发,结合实践,勾勒出中国家庭和社区信息化的应用框架,为社会信息化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创造性提出差序格局来概括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新时期,国内许多学者纷纷围绕这一概念作进一步厘清和阐释,揭示了该概念工具的学术生命力。研究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差序格局对中国社会学发展的理论贡献,即社会学本土化理论建构中理想类型的大胆尝试;类型比较与历史多样性方法的运用;对中国传统方法论精髓的巧妙融会。并由此说明,差序格局概念工具的理论贡献,无论是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实地调查抑或理论建构均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以血缘关系、地缘关系、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中,我国的社会信用结构是一种特殊主义信用结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具有"差序格局"特点。"差序格局"导致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出现公共利益"私人化"、利益关系"圈子化"、公共权力"特权化"、国家法律"人情化"等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4.
李丹 《前沿》2015,(1):120-123
本文从社会学行动与结构的关系视角出发,以差序格局超越了社会结构的范畴内化为一种内在的文化价值观念为理论依托,探讨分析了差序格局对阶层固化的影响:重视血缘导致社会流动机制受先赋性因素干扰;自我主义引发特殊主义,弱化法律;公私、群己的不分导致个人权利的膨胀,以公谋私,并从观念与制度两个维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产品在城乡之间形成了公共产品的城乡差序格局。虽然改革开放后这种趋势有所变化,但这些变化不足以撼动已经固化的格局。当前供给格局存在主体模糊、性质不分、需求表达渠道不畅、财政供给体制及基层政权体制的偏向性等问题。为了使农村获得均等化、均衡化的公共产品,国家必须把县域作为一个基本的供给区域或单位,以提高供给的效率、回应性、差异性,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而且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县域供给已经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有在省直管县、扩权强县及县域经济发育基础上在全国推行的现实逻辑。农村公共产品的县域供给,需要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性质分类区分供给责任主体,加强对县域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使县域财政成为公共财政,培育县域经济,实现县域直接民主,反映农民的公共需求。  相似文献   

6.
于永海  陈敬宇 《前沿》2013,(22):80-82
家长式领导在华人企业普遍存在,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式领导存在但并不仅仅局限于华人企业,在集体主义和高权力距离文化特征存在的区域也存在家长式领导.对此,将家长式领导置于差序格局下进行探讨,对中国企业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在中国背景下,家长式领导及其带来的员工归类显著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形成了领导者——下属差序关系.在此基础上,以群体层面的组织公平感知和组织层面的企业文化为中介变量,分析了差序格局下家长式领导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对以往的家长式领导研究进行了中国情境下研究的修正.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需要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五大模块分别融入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实践教育三类课程,充分发挥道德引领、知识浸润、素质拓展的育人功能,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格局。通过差序化开辟思政课程建设“主战场”、打造行为世范的教师队伍“主力军”、拓展智能化时代课堂教学“主渠道”等创新路径,可持续赋能课程思政教育提质增效,与时俱进培养拥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有为青年。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将社区文化建设等同于文化娱乐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国传统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论述较多,对消极作用关注不够。通过对一个县城社区文化建设的实地调查,以"差序格局"和"农民善分不善合"为理论框架,分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效果不理想和小区失治失序的内在根源。"差序格局"的特征使人们合作讲感情不讲规则;"善分不善合"使社区问题久拖不决,最终造成社区失序失治。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既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又要克服其内在缺陷,从而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差序—协同”:基层治理主体间关系的意涵与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玉成  臧文杰 《求索》2022,(1):184-195
基层治理主体间良性互动是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治理主体的关系互动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境。从认知层面归因,关系互动困境源于主体认知偏误和关系认知偏误,由此导致对治理主体间关系的界定偏差。这种偏差包括界定内容不全面和界定所涵摄主体类型不完整两种情况。对此,可整合元治理、协同治理、网络化治理以及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核心理念,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依据,萃取"差序"这一本土社会文化概念,将基层治理主体间关系界定为"差序—协同"关系,阐述其特征,诠释其生成互动逻辑,并提出相应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0.
乡镇政府行政行为的逻辑在于国家意志、乡村社会利益和自身官僚利益的实现和维护。在现代国家建构的不同阶段,乡镇政府这三种行政行为逻辑即三种利益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在现代国家建构的初级阶段即民族——国家阶段,强调的是国家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和整合,乡镇政府更多的是代表国家意志,而在第二阶段即民主——国家阶段,乡镇政府应该更多地代表乡村社会利益。当前,中国正处于民主——国家建构的阶段,就征地而言,乡镇政府应更多地维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这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必然,更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现实要求。但由于目前征地的相关制度的缺陷,导致了现实中乡镇政府的角色偏位,被征地农民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必须通过相关制度的完善,以使乡镇政府的角色正位,更好地维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
弹性政府:风险社会治理中的政府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政府模式因社会需求的变化应表现出不同的形态。风险社会所赋予政府的新型责任要求政府改变自身予以回应,这种改变除了范围上的扩张、角色调整之外,在政府模式上也应有相应的变革。弹性政府在组织设置上更具灵活性,在行动中更具自主性并更加注重效率,因此应成为风险社会治理中政府模式的当然选择。当然,弹性政府并非完美无缺,运行中依然存在某些弊病,这需要道德的引导和激励、法律制度的规范与约束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12.
黄乔松 《桂海论丛》2007,23(1):16-19
乡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能否对乡村社会和广大农民的需求做出积极、负责任的回应,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因此,提升乡镇政府回应能力就要改革压力型行政体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把握好回应指向;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健全乡镇政府回应机制和注重对乡镇政府回应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估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责任实现的障碍及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党和国家政策最直接的落实者,乡镇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承担着无可替代的责任。然而,在履行责任过程中乡镇政府受到来自政府财政、体制职能以及政府同乡村治理关系等方面问题的困扰,由此乡镇政府必须围绕基层政府体制结构,围绕同村委会关系做出相应改革调整,才是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公共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当 ,有可能转化为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把公共资源的分配完全交由市场处理 ,其外部性则会导致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因此政府应该在公共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魏崇辉 《中国发展》2011,11(2):39-42
该文指出,行政权力的配置是指行政权力在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调配,行政权力的配置与行政授权不同,行政权力的配置包含"下放"和"外放"双重含义。处理好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合理配置行政权力的应有之意,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互动又会推动行政权力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6.
政府与政府职能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文丽 《思想战线》2003,29(5):11-14
政府是一个受制于有限理性和代理人机会主义双重约束的集体行动者。这一性质决定了政府的存在既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政府的职能主要有维护法律和秩序,纠正市场失灵、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界定产权等。开放经济与转轨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执政需面对特殊的制度约束。  相似文献   

17.
彭忠益  李奇 《桂海论丛》2005,21(2):31-34
政府合法性是政府存在、持续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体现为社会和民众对政府、政治制度及其运行过程所构成的政治体系的自觉服从与认同。面对全球化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挑战,中国政府合法性基础正经历着考验。而新宪政论作为新兴的政治科学理论,对于政府合法性具有较透彻的解释力,并为政府合法性的维系与巩固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即民主选举、有效政府、执政党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宪政秩序是一个常用的概念,而对它的理解却多有不同。文章试从“宪政”和“秩序”的概念入手加以分析,进而对宪政秩序的内在含义进行初步探究,从而对宪政秩序的概念进行初步解析。  相似文献   

19.
现代政府建设的方向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红 《桂海论丛》2004,20(1):41-43
在新一轮政府体制改革中 ,政府职能转变是被当作主题和重点凸显的。在新的形势下 ,如何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塑造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现代政府 ,这是一个需要进行深层研究和探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梁琴 《桂海论丛》2007,23(2):65-67
地方政府决策者要实现决策的成功,必须充分发挥群体的聪明才智,实现地方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必须遵循科学决策的原则和程序,实现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必须把决策置于法律的监督制约之下,实现地方政府决策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