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侯爱兵 《政府法制》2012,(29):39-39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年轻时曾是一名法官。一次,一个青年喝醉酒后跟人打架,被告到法庭。培根负责审理这个案子。  相似文献   

2.
《江淮法治》2009,(4):38-38
1608年的某一天,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在宫中闲坐无聊,便打算到皇家法院去看看,审审案子,解解闷儿,也顺便体察一下民情。  相似文献   

3.
最后的辩护     
尊敬的法官大人,陪审团的先生们: 我们就要结束本案了。这个案子是一个冗长、沉闷、乏味的案子,作为陪审员的你们,可能经历了案子审理过程中最无趣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范国平 《天津检察》2009,(4):73-73,72
水生是二十年前我办理的一个贪污案子的被告人,这本来就是个不起眼自勺小案子,区区只有不到三万元的案值.然而此案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接到反贪局(当时还叫经济科)的案卷后,和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阅卷、录制笔录。期间,出现了这么一个小插曲,发案单位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纪检委的老洪拿来了一封请愿书,上有一百多名干部群众的亲笔签名和各自的血手印。请愿书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水生的婉惜之情,恳诘对其从轻处理。一个小小的工程队长,  相似文献   

5.
政府的承诺     
政府的承诺差不多两百年前,美国最高法院审理了一个十分有名的案子——达特毛瑟学院诉乌德华案。这个案件通过一个普普通通的教育机构的命运,表明即使是政府,作出了承诺也不得反悔。1769年,也就是美国独立之前,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核发了一份特许状,准许达特毛瑟学...  相似文献   

6.
一个“小”案子 2007年10月,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李庆承接了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一个案子:琼海市2路公交车线路经营权承包合同纠纷案。这是一起法律关系简单、标的额不大的“小”案子。庭里立即组成了合议庭,李庆任该案的审判长。  相似文献   

7.
政法憩园     
《法制与社会》2011,(1):63-63
忠告 有一个案子审到一半时,被告固执己见地不肯让步。法官宣布休庭十分钟,乘机对被告的律师说:“给你的当事人一点忠告!”  相似文献   

8.
于晓明 《检察风云》2007,(20):30-32
一个不惹事的女孩失踪了   一般来说,纽约市每年就有6500人失踪,多数是逃走了,也有人是自杀.对此,警察部门直言不讳地讲,这些案子通常也就不了了之了.但纽约市警察对这一案子却放不下,那便是35岁的玛丽亚·克鲁兹的失踪案,她于4月一个星期天午后失踪,这案子让警察颇感蹊跷.……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年初以来,吴英这个名字就成了国内各大媒体的热点。作为她的律师,我已经记不清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被多少媒体采访过。记者们都想从我这里更多地了解这个传说中的神秘女子。2009年4月16日,吴英的案子一审开庭,三个多月过去了,案子还没有结果。这段时间里,我在反复审视自己辩护观点的同时,也在想着这样的问题:吴英是怎样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10.
案子是司法的载体,无案则无司法。案子使法律生动起来,案子于法就象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可察法之精髓,也可窥法之不足;案子蕴涵法理、浸透人情。折射着社会。“围绕办案说检察,展示司法新境界”是《中国检察官》的宗旨。本刊特辟“案中法理”栏目,希望通过对一些经典案例的解剖、分析、阐释、提炼,能够揭示案子背后所蕴涵的法理、人情,同时也展示中国检察官客观、公正、平和、清廉、谦抑的品格。本期特刊登刘佑生同志撰写的“和解司法经典案例五题”一文,作为一个范例供大家参考,同时也希望广大检察官踊跃投稿,将你在办案中面对人世、人性、人生、人情、法理和情理的心灵感悟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1.
国庆期间,假期中的四毛想找点事情做,于是决定去拜访张 律师,看看这段时间有什么新鲜的案子,顺便也充实一下自己的 法律知识。 四毛高高兴兴地来到张律师家中,张律师一开门笑着说: "四毛老弟,今天你可来巧了哦,我和朋友们正在探讨一个不算 特别,但又很特殊的案子。" 四毛跟张律师的朋友一一打过招呼之后,充满好奇地说道: "是吗?那快给我讲讲这案子的详情。"  相似文献   

12.
李国富身穿黄色军大衣,神情沮丧地坐在被告席上。在他的身后稀稀拉拉地坐着两三排旁听者,大多是他的亲友。作为河南省人大办公厅副主任,一个副厅级高官,他的案子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开庭时竟然冷冷清清,这一点大概出乎他的意料。  相似文献   

13.
王文昌 《检察风云》2010,(15):32-32
江苏老人高荣梅打了一个“火车是不是机动车”的案子,几经波折,大有深意。  相似文献   

14.
王宇 《中国律师》2005,(10):61-61
我是1996年下半年开始做律师的。刚做时从诉讼业务学起,因为诉讼业务是律师业务的基础,同时也是要求技巧最高、综合运用最强的业务形态。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努力多做案子,每个星期都要出庭三到四次,对每个案子准备得都很认真。刚刚入行,自己的同学、朋友都在法院做着最基础的书记员工作,不像现在的律师有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当时的我真是“白丁”一个,没有任何因素可以借力,只能靠着对事实、对证据、对论证逻辑的把握,在法庭上据理力争为自己的客户争取最大利益。我就是在这种心态下认真地做每一个案子。诉讼对抗性强,我脑子里天天想案子,刀光…  相似文献   

15.
接到一个案子,如果掌握涉案的电话号码,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调取该号码通信资料。针对调取的通信资料,使用Excel对该号码案发前后等特殊时间段的通话对象、通话频率、通话时长进行分析,以此确定其嫌疑程度以及团伙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一桩“黑社会”案子,让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洪塘镇龙西村将近四分之一的家庭牵涉其中。九名被控“涉黑”的青年,全部姓纪,其“势力范围”也仅限于龙西村——一个因土地被征收而生计改变的村庄。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人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纸诉状将某某起诉到法院。但事实上,去法院立案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什么案子可以立,什么案子不能受理;什么案子可以诉前调解,什么案子须走诉讼程序,是有一定规矩的。2013年,本刊推出《立案手记》栏目,特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全国模范法官宋鱼水为您讲解立案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18.
金满 《江淮法治》2012,(24):25-25
两年前,我正式进入人民检察院上班,当日即被分配到公诉科。成为了业务线上的一名检察干警。 说起基层检察院的公诉工作.熟悉的同志都会有一个同感,那就是:小案子居多。轻伤害案、一般交通肇事案、涉案几千元的盗窃案……办多了就会觉得倦怠.毫无挑战感。其实,一个案子在手,嫌疑人避重就轻,被害人渴望严惩,司法机关需要公正,国家、人民要求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9.
北京正合律师事务所的孟律师曾接手过这样一个案子:两家企业为了一笔债务纠纷官司,闹了一年多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案件审理阶段,原因是两家企业不是一个地方的,双方为了案件的起诉地点一直不惜血本地争来争去。这个案子背后所蕴涵的东西是意味深长的:同一个案件,在不同的法院、由不同的法官审理,其法律后果是截然不同的。这鲜明地折射出当今中国在司法领域“诸侯割据”、法制不统一的现实。贺卫方形容这种现象是“主客场意识”,就像踢足球,在本地好打一些,到了外地,人生地不熟,就难了。这是肖扬所称的“司法权力地方化”的一个注释。马怀德从…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监察》2011,(15):53-54
“对于纪检监察干部来讲,敢于办案就是德,等于办案就是能,多办案子就是勤,办好案子就是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