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排污权与环境权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并表现自己的基本条件。人享用自然环境条件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在人类社会初期.人类是大自然中的平等一员,人享受、使用自然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即是一种自然权利。但是随着产业革命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规模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
谭俐莎 《求索》2008,(7):170-172
作为自然观念的文化表征,自然纪录片既表现了人类自然观念的现实状态,又影响着人类自然观念的未来发展。以批判的眼光对当代中国自然纪录片在创作空间、创作手法和创作伦理上进行省思,使我们得以发现其创作中的缺失与不足,为我们从影视创作领域重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消除人与自然的隔膜、构建二者的对话平台、促进生态和谐开启了一扇反思的窗口。  相似文献   

3.
汪爱芝 《长江论坛》2003,(4):56-57,63
以天人合一为最终追求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充分地表现出了中国人的生态意识。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视自然万物为人类的平等伙伴历来是中国文化的美好情操与永恒时尚。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人类生态意识的占老家园,其中蕴藏着十分丰富、无比珍贵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4.
可以说,生产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正是这种生产活动造就了人类,造就了人类文明,造就了人类历史。人类的这种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体现为人类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人类采集、渔猎、用火、耕织到冶炼、采矿、造屋、修渠、铺路、架桥,一直到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对自然从依赖、汲取到利用、再到加工、改造,人类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文明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干预自然、改变甚至破坏环境的程度也越来越深,人类受到自然和环境的惩罚也越来越多,人类文明正受到来自人类自身行为、特别是生产活动所带来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
基本精神之二———物我一体,人天同构的“天人合一”精神把人与社会、自然视为一个整体,坚持以“天人合一”整体趋同思维,这是中国思想文化表现出的又一基本精神。我们的先人认为人类的自身的存在与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在大自然...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与道家生态美学的契合与共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柏胜 《求索》2010,(1):180-182
道家生态美学是我国古典美学领域内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以老子的“道论”为基础,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竭力追求天、地、人所构成的整个宇宙系统的自然朴实与生态和谐。深受道家生态美学影响的沈从文,其审美观一直突出地表现为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崇尚和追求。他的“皈依自然”和“供奉人性”的审美思想在其诸多作品中多有体现,特别是他的代表作《边城》以优美的人类生存图景给我们诗意言说了“道法自然”、“恒德不贷”、“上善若水”、“见素抱朴”等诸多道家生态美学理念,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人类未来美好生态图景的凝眸和憧憬,为我们解决当前世界生态危机、构建和谐社会勾勒了美好蓝图,提供了宝贵的生态启迪和拯救理路。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人工自然是指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将天然形成的自然材料予以变革、加工、创造出的自然界原先根本不存在的各种自然物。科学技术是人工自然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人工自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并可以主要地由“人与自然”的关系状况来表征。我们可以大致地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人类社会产生近代科学技术以前,这是人依附自然,受自然界的奴役的阶段。由于仅能制造、使用极为简单的工具,对自然只能进行极微小的改变,故而基本上保持了自然的环境,这一阶段的人工自然属于原始型;第…  相似文献   

8.
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天人合一是最基本的一个文化观念,这种观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崇尚自然精神,对自然的热爱构成了她的小说人类之爱的重要内核,也是她的小说人类之爱的原始动力;和合精神,对人的物性的体认以及珍惜生命、关爱万物的观点,都是和合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黄伟 《求索》2008,(12):195-196
西方文学的动物叙事源远流长,代有佳作,在社会伦理、宗教伦理、生态伦理三个维度上对人类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索。在社会伦理的维度上,它涵盖了西方的社会伦理探索的全部过程;在宗教伦理、生态伦理的维度上,它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人类的道德自我完善。西方文学的动物叙事成为人类德性之路的启示录。  相似文献   

10.
王喜年 《中国减灾》1997,7(1):32-36
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自然灾害中,通常把发生在海洋上和滨海地区的、由于海洋自然条件产生异常或激烈变化而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它主要包括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等海洋自然灾害以及人类活动导致海洋自然条件改变所引发的人为海洋灾害或人为海洋自然灾害。本文从台风灾害谈起,重点论及伴随台风而来的风暴潮灾害及其预报与防御对策。1台风风暴潮灾害热带气旋依其强度可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与台风四个等级。在外海,热带气旋灾害主要表现为由它引起的风与浪所造成的灾害;在近岸则表现为风、…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不同的社会历史文明时期,对应着不同的文明观。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基本上是以顺应自然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的。人们视天为畏物、为神,畏天、敬天。在中国古代老子哲学中,称为“天道自然”。在古希腊哲学中,赫拉克利特则称之为“逻各斯”,认为人的本性就是顺应自然,服从自然。这个时期是人类顺应自然生活的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对自然界认识和改造的能力加强,人类的自我意识观念也不断强化。这时,开始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状态。人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开始改造和利用自…  相似文献   

12.
图腾崇拜是原始人类依赖自然的象征;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自然的愤怒与报复使人们认识到了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循环经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人是自然的产物,但人类的发展却是在毁灭自然中进行的。地球诞生至今约46亿年,地球生命出现至今约35亿年.人类的出现不过300万年历史。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文明不过6000年。在300年以前的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人类与自然基本上能够和谐相处,但在工业革命以来的300年,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已经接近自然对人类生命的支撑极限。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14.
刘伟 《前沿》2009,(11):F0003-F0003
人类是从混沌的自然中走出来的,最终仍要回到自然中去,但那已是深情的、充满灵性的自然了,这一切都缘于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山水文学的诞生。今天,人类该如何协调与环境生态的关系,对山水自然采取何种态度,从而求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对待自然环境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态度和理念,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相处的历史进程和思想境界。它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有效结合;强调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强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和道路。  相似文献   

16.
人们往往将客体具体区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这种区分有一定道理。对这三种客体的把握体现了人类的基本智慧。有人认为,“人类的智慧表现在许多方面,一般来说,可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征服和利用,也可表现在人类社会的建立,没有社会就没有真正的文化,社会就是人和人的协调,以达到分工合作的目标。最后可表现在人性自身的净化和提升,以及人类潜在创造力之发挥。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17.
秦光荣 《创造》2009,(12):8-13
自人类在地球蛮荒的原野诞生,自然的演化就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原始文明,先民对大自然顶礼膜拜,人类屈服于宇宙的神奇威力。农业文明,随着智力的发育和对宇宙认知的增加,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入工业文明,人定胜天的骄傲心态侵蚀了人们的神经,  相似文献   

18.
《内经》是中医学第一部书籍,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医学创造方面的总结,是初步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书籍。它反映了人类与自然斗争、与疾病斗争的经验,但由于社会历史的限制,不免泥沙俱下而夹杂着不正确的部分。医学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应该导源到人类的起源时期。在奴隶社会时期,因为人类对自然界某些事物的出现不能理解而归之于“神”,继而产生了“巫”,此间在医学上就存在了唯物与唯心两种思想。先秦时期及其以前的奴隶起义,表现了不“畏天命”,既推动了社会发展,也是《内经》中唯物观点的产生渊源。历来的奴…  相似文献   

19.
晓沙 《台声》2009,(10):71-82
人,象征着礼会力量,马,象征着自然力量,人类骑上了快马,马便成为人类的千年知已。在中国古代,当人类从马的体态、习性中发现了种种美感;当人类赋予马一些被人格化了的精神与品性;  相似文献   

20.
《公安研究》2010,(7):96-96
曹孟勤、顾超在《理论探讨》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蕴涵着深刻的反思与批判现代性社会的价值,预设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现代性社会是一个反自然的社会,而其反自然的逻辑后果是酿造了生态危机的发生,并致使人类社会本身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境地。解构现代性社会这种自我毁灭的性质,须终结其反自然的本性,建构对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型社会,使人类像善待自己那样善待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