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建中 《今日浙江》2001,(18):40-42
在马鞍山西麓的三都乡,方圆60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36个村村寨寨,都留下了一位老科技工作者的坚实脚印,他就是省优秀乡镇农技员、县优秀共产党员,被全乡男女老少尊称为“白头财神”的乡农科员叶昌发同志。叶昌发1975年从部队退伍,1979年参加工作,今年已经53岁了。22年来他一直都在偏远贫困的山区乡三都,担任乡农科员,翻开他的人生档案,一连  相似文献   

2.
从警15年,台州市椒江区公安分局白云派出所所长戴式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一位新时期共产党员勤政为民的无私情怀。今年41岁的他,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光荣称号。责任为重1986年,戴式之从部队转业到椒江交警大队当上了一名人  相似文献   

3.
正在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庙乡,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共产党员,他虽然只有1米46的个子,却以数十年平凡岗位上的默默付出,成为群众眼中的"巨人"。他,就是清洁工蓝荣立。从1983年至今,蓝荣立先后在学校和乡街道做勤杂工、保洁员。多年来,虽然工资微薄,他毫无怨言,经常起早摸黑给学生做饭和打扫卫生。担任保洁员后,在乡街道上,经常能看到他勤勤恳恳清理垃圾的身影。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好作风,蓝荣立多次被东庙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4.
“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鲜明地昭示群众,带领群众前进。敖汉旗克力代乡大哈布齐拉村三道沟党小组长陆振贵同志,以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精神,无偿地为村民服务,组织群众养鸡致富,带出了一个养鸡专业村,小康村。村民信服地称他为“总队长”,组织上则给他命名为产业化养鸡路上的一面旗帜。陆振贵同志今年49岁,1974年加入共产党,自入党那一天起,他一直是走在群众前头的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到户经营。但由于没有粪肥,粮食产量总也上不来,以他家为例,6口人的耕地,只打粮3000斤。政策好了,但仅仅是解决…  相似文献   

5.
《世纪行》2011,(9):43-43
2009年9月,中宣部等11部门联合组织评选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今年2月9日起至6月13日,新华社陆续播发173位“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中央主要媒体和各省区市党报、主要都市报联合推出了大型人物专栏“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本刊继续选登“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事迹。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11,(7):37-37
2009年9月,中宣部等11部门联合组织评选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今年2月9日起至6月13日,新华社陆续播发173位“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中央主要媒体和各省区市党报、主要都市报联合推出了大型人物专栏《“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本刊继续选登“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事迹。  相似文献   

7.
《世纪行》2011,(3):21-21
2009年9月,中宣部等11部门联合组织评选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今年2月9日起至6月13日,新华社将陆续播发173位“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中央主要媒体和各省区市党报、主要都市报联合推出了大型人物专栏《“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本刊从本期开始选登“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事迹。  相似文献   

8.
《世纪行》2011,(10):31-31
2009年9月,中宣部等11部门联合组织评选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今年2月9日起至6月13日,新华社陆续播发173位“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中央主要媒体和各省区市党报、主要都市报联合推出了大型人物专栏《“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本刊继续选登“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事迹。  相似文献   

9.
在山西省曲沃公里村乡,当人们提起蒙城福利冶炼厂厂长王学亮时,熟悉他的人都说:‘小王有副‘菩萨心肠’,他是里村乡的‘民政厂长’,在他身上,有讲不完的民政故事。”今年35岁的王学亮,1992年办起了全乡第一座福利冶炼厂。经过他4年的苦心经营,冶炼厂由小到大;经济效益可观,王学亮也成为乡里的“知名人士”,存款额上升到六位数字。但此时的王学亮并无半点“大款”气派,不讲排场,不比阔气,而是对全乡民政对象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1994年春节起,他连续3年,每年都拿出1000元,给全乡73户军属每户送上一份慰问品。从建厂至今,共…  相似文献   

10.
在阿克陶县玉麦乡,有一位派出所长,他衣着朴实、生活简朴、心慈面善、作风严谨、心系群众。当地群众都习惯地称他是“为民”所长。他叫刘启。他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民警”称号,2004年被自治区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7年,组织上任命他为玉麦乡派出所所长。玉麦乡派出所曾是个管理不善、民警士气低落的烂摊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年五月十七日,在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上,邓小平同志说:“刘少奇同志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共产党员。”“他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对广大党员提出的党性锻炼的要求,自己都以身作则地实践了。”的确,刘少奇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人民作出贡献的一生,也是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修养的一生。他是那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并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他是那样热爱人民,热爱同志,他是那样严格要求自己,改造自己。他无愧于“品德高尚的共产党员”这个评价。在党号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学习刘少奇  相似文献   

12.
绿色的甘蔗林,在大通湖边随风起伏,在这一眼望不到边的“青纱帐”里,人们却能经常看到一位年近花甲的科技人员,出没在甘蔗林中,一会儿量株高,一会儿测糖度。他就是大通湖农场农科所甘蔗研究室主任、共产党员余松泉。20多年来,他潜心于甘蔗科研,为湖南选育出了三个新蔗种,人称“育种迷”。今年“五·一”前夕,他被评为全国劳模,光荣赴京出席了全国劳模表彰会。 余松泉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场技工,虽然只读过三  相似文献   

13.
王军 《思想工作》2007,(7):23-23
今年38岁的百灵庙镇派出所所长乌拉,荣获了“2007年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的荣誉称号。这是他警界生涯中永远的骄傲与自豪。在乌拉从警的20多个春秋岁月里,因为他的工作突出、无私奉献、敢于创新,他已经多次获得过各种表彰和奖励。仅2006年一年,他就先后获得了“包头市十大杰出青年”、“包头市优秀共产党员”、“内蒙古自治区杰出青年卫士”等荣誉称号。乌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通过他的所作所为来走近他、认识他。  相似文献   

14.
沈涛是江浦路街道陈二小区的一位老干部,看似普普通通却令人深深敬佩。他自1992年离休以来,在社区文化的沃土上勤勤恳恳地播撒一片春绿,曾多次获得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志愿者”及“老干部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他的座右铭是:“只要有群众,就有我服务的地和天”。  相似文献   

15.
12年来,在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会泽县大海乡大山深处,行走着一名普通村医,他就是该乡大垴包村的党员村医陈金正,他用自己的行医长征路演绎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大山情怀。大海乡素有滇东北“小西藏”之称,在会泽县有“六最”之称,是全县海拔最高、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经济最落后、生活最贫困、工作最艰辛的乡。但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村医陈金正从医12年、行走2万多里山路,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铁脚村医”。  相似文献   

16.
《春秋》1998,(6)
今年“七一”前夕,在昌乐县委召开的“基层党组织十面红旗、共产党员十名标兵”表彰大会上,有一位英俊的农民小伙子,倍受人们注目。他,不是别人,就是潍坊市政协委员、河头镇食用菌开发中心主任王孟良。1988年夏天,刚满20岁的王孟良,以优异的成绩从县职业中专毕业了。他毅然辞了县城里一份不少人羡慕的工作,回到了白浪河畔的老家——昌乐县河头镇荣阳村。他发挥在校学习的一技之长,种起了受城乡人欢迎的食用菌——平菇。一个冬春的操劳,便收入了8000多元,这在当时可说是一条“爆炸性新闻”。后来,他还带头搞起了猴头、黑木耳、灵芝  相似文献   

17.
许明宇  周海波  彭东 《政策》2004,(11):57-58
在“野人”探迷地附近——房县桥上乡杜川村,热情好客的村民在向游人讲述神迷“野人”故事的同时,也在传诵一位共产党员带头致富、带领村民致富的先进事迹。十多年来,他用“爱”播种希望,浇灌幸福,把一个昔日的贫困村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绞股蓝产业第一村”和生态旅游村,使这里长期处于贫困的农民收入大增,得到了实惠,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2002年,他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今年,又被推荐为“湖北省乡土拔尖人才”。他,就是杜川村党支部书记戚祖兵。  相似文献   

18.
论工作性质,他不直接从事“三农”工作;论经济收入,他并不富裕。但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国家干部,凭着对家乡父老的深厚感情,倾尽所有积蓄,用满腔的热情在万亩荒山上舞起致富龙头,带领乡亲们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2004年1月,我们慕名来到临桂县四塘乡武明示范农庄。看到黄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远远望去,如同片片黄锦铺在万亩荒山上,好一幅美妙的田园山水画,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冬天的寒意。今年41岁的临桂县环保局副局长徐代弟就是这万亩荒山的拓荒者。他采用“党员干部+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在该乡新村创  相似文献   

19.
张凝 《人权》2004,(1):33-35
8年前,河南省栾川县一位共产党员以“党义”的名义救助濒临失学的儿童,在他的帮助下,先后有14名学生重新走进了校园。一次偶然的机会,“党义”的真实身份被公开了,山城栾川的人们不禁为这位共产党员的事迹感动。  相似文献   

20.
今年56岁的安乡县编委干部马生之,人们都亲切地称他“老马”。他参加工作30多年来,处处冲锋在前,事事严于律己,曾2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4次被评为市县优秀共产党员,最近他又被常德市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同志们感慨地说:“老马真是一匹只知奔跑不图索取的‘好马’!” 使劲拉车不知累 老马参加工作后先后在公社管委会、卫生院、县编制委员会等8个单位工作过,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只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